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專家呼籲儘快在煙盒包裝上使用警示圖片

專家呼籲儘快在煙盒包裝上使用警示圖片

中國日報11月13日電(記者 王曉東)11月13日,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在京召開「煙盒包裝使用警示圖形研討會」。與會專家一致呼籲,為更有效地警示煙民認知吸煙的危害,增強戒煙願望,遠離煙草,應排除煙草企業干擾,儘快在煙包上印製警示圖片。

煙草危害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我國是受煙草危害最為嚴重的國家,捲煙消費量佔全球的43%以上,現有吸煙者3.16億,還有7.4億人受「二手煙」、「三手煙」的危害,每年死於煙草相關疾病者達120萬人以上。據了解,目前全球已有118個國家和地區的煙盒包裝印製了警示圖片。

會上,資深控煙專家許桂華研究員指出,在中國使用煙包警示圖片獲得絕大多數公眾支持,據今年中國控煙協會在北京、天津、鄭州和唐山四個城市對5230名公眾的調查顯示,有77%的人認為印有健康警示圖形對告知吸煙危害更有效;69.3%的人不會將印有警示圖形的捲煙作為禮品贈送;65.5%的人不願意接受印有警示圖形的捲煙禮品;77.2%的人支持我國煙盒包裝使用警示圖形。表明使用警示圖片是大多數公眾的願望。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原主席左偉國教授介紹了香港煙包文字警示的相關規定,指出在香港煙包健康警示圖片的面積必須占煙盒表面積85%,警示圖從6種增加至12種,輪流更新使用。香港居民的吸煙率已從1982年的23%下降到2017年的10%。

澳門特區戒煙保健會副主席黃浩彪介紹,澳門1983年就規定了在煙包上必須印製健康忠告,2012年又出台了《預防及控制吸煙制度》(新控煙法),明確規定煙草製品的標籤及包裝上,必須印有衛生局提供的警示圖片, 且要求占煙包上正反面的50%,並同時印有中文和葡萄牙文。目前正在爭取修法,力爭將煙包警示圖片面積達75%以上。

台灣董氏基金會煙害防治辦主任林清麗介紹,台灣於2009年規定煙包上使用警示圖片,並正努力爭取修法,進一步擴大煙包圖形警示面積。

中國控煙協會會長、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指出,煙盒包裝上使用警示圖片是不需要經費投入,效果又最好的控煙措施,也是被世界各國證明了的最好的控煙方法之一。可以想像,吸煙者如果每天抽20支煙,每次打開煙包時,看到的都是因為吸煙導致的肺癌、口腔癌、陽痿、臉部老化、胎兒畸形、心腦梗死等圖片,對吸煙者的心理衝擊一定很大,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新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吳宜群教授說,中國捲煙年產量約為2萬3千餘億支。如果在煙包的正反面印上不同圖形警示,就等於印發2300餘億份免費的煙草危害告知書或健康教育宣傳畫。中國控煙專家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從2008年開始就呼籲、建議圖形健康警示上煙包。現在10年過去了,我國煙盒包裝至今也未能印上警示圖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李克強同比利時首相米歇爾舉行會談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