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憋屈一人,全天下人都覺得他最冤,不是譚嗣同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憋屈一人,全天下人都覺得他最冤,不是譚嗣同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憋屈一人,全天下人都覺得他最冤,不是譚嗣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被砍頭,這六人分別是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如果把這六個人的知名度,顯然譚嗣同的名氣「秒殺」其他五人。

在人們看來,譚嗣同是英雄式人物,尤其是他的名言,「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可謂家喻戶曉。名氣,譚嗣同排在第一,可他並不是死的最憋屈的。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憋屈一人,全天下人都覺得他最冤,不是譚嗣同

在「戊戌六君子」中,有一個人死的太委屈,以至於全天下人都認為他死的最冤,這個人就是劉光第。嚴格意義上來說,劉光第不是「康黨」,他雖然去保國會聽過康有為、梁啟超的演講,但平時與兩人並沒有過多交往。

與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相比,劉光第在京城為官15年,他在改革方法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劉光第一生憂國憂民,正如譚嗣同評價其,「京師所見高節獨行之人,罕其比也。」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憋屈一人,全天下人都覺得他最冤,不是譚嗣同

當時的官員喜好吸食鴉片、抽旱煙等,劉光第卻不嗜煙酒,唯一的一個愛好便是到琉璃廠逛逛書店。同時,劉光第對廣大貧困老百姓,報之以深深的同情之心。由於飽讀詩書,劉光第的著作頗豐,在很多詩詞中都體現了對貧困老百姓的悲憫。

大家都知道,康有為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反對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史稱「公車上書」。其實,早在「公車上書」前一年,劉光第就寫出了《甲午條陳》,裡面集中體現了劉光第的改革抱負。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憋屈一人,全天下人都覺得他最冤,不是譚嗣同

在《甲午條陳》中,劉光第重點說了四點: 「請皇上乾綱獨斷,以一事權也」; 「請皇上下詔罪己,固結人心也」; 「請皇上嚴明賞罰,以操勝算也」; 「請皇上隆重武備,以振積弱也。」

單看第一條,就已經給劉光第判了死刑,這是要讓慈禧太后交出權力。前面提到,劉光第不屬於「康黨」,可當湖南頑固派曾濂上書惡毒攻擊維新派時,劉光第卻和譚嗣同聯合署名反擊,並表示「願以身家性命擔保康、梁之忠。」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憋屈一人,全天下人都覺得他最冤,不是譚嗣同

正是劉光第以天下為重,讓他贏得了全天下的尊敬。當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抓獲劉光第後,他在獄中從容應對,照舊讀書。臨死前,年僅39歲的劉光第昂首挺胸表達了抗議。劊子手將其砍頭後,「(劉光第)身挺立不仆,觀者驚嘆,咸焚香羅拜,謂劉君不死矣。」劉光第臨死前對探監的妻子說道,「天禍中國,吾等豈惜一死以醒國人!」

參考資料:《甲午條陳》(劉光第)、《憂國憂民的劉光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直擊張作霖統治下的東三省:圖3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圖6為大戶人家
此人是渡江戰役第一人,特等戰鬥英雄,卻自願默默無聞務農50年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