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京中華門西街地區發現西周環壕遺址

南京中華門西街地區發現西周環壕遺址

原標題:南京中華門西街地區發現西周環壕遺址


南京有著近2500年的建城史,歷史上,在南京建造的第一座城池便是越城。公元前472年,范蠡在瀕江臨淮的長干里築越城。一直到南朝,越城都在,但此後神秘消失,只剩傳說。中華門外西街地區,被認為是越城遺址所在地。果真如此?


11月12日,中國古代都城考古新發現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舉行。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陳大海做了《南京西街遺址考古發掘與初步認識》的報告。他說,從2017年進場考古至今,尚未找到2500年前這裡便是古越城的直接證據,還有待更深入的考古研究。


西街地塊示意圖


最古老的「南京城」就在西街地塊?


南京西街地塊,地處中華門外,東至雨花路,南至應天大街,西至中山南路,北至窯灣街(新建小區以南)。2017年3月,南京市政府為提升城南整體風貌,啟動「西街地塊」的建設開發工作。由於地塊屬於南京15個地下文物重點保護區之一,根據文物法,必須先考古,後做規劃用途。於是,一輪考古啟動了。

「這個地塊,名字叫長干里古居民區及越城遺址區。」陳大海說。


從名字便可以看出,在人們眼裡,這裡便是越城遺址所在。南京早年的考古調查也認為,越城遺址就在項目地塊之內。


越城被視為南京建城史的開端。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越國盡得江南之吳地,今南京地域也在其中。出於軍事考慮,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命上將軍范蠡在「瀕江臨淮」的長乾地區築城,作為攻防楚國、爭霸中原的重要屯兵據點。這座城池便是「越城」,也叫越王城、范蠡城,俗稱越台、越王台、范蠡台……這是南京主城區有明確記載的最早的古城。


然而越國終究沒能稱霸中原,公元前333年,越國被楚國所滅,南京成了「金陵邑」。


西周時期的環壕 文物圖片均由陳大海提供


挖到西周文化層


六朝和宋代出土文物最豐富


當冷兵器時代遠去,那些曾經的軍事防禦「基地」,都被埋入地下。


從公元前472年算起,今年南京「2490歲」了。如何來還原歷史?考古便是最好的手段。

陳大海帶著團隊,在西街地塊考古已有一年多。「這裡屬於複雜疊壓型遺址,從西周一直跨越到明清、近現代。光地層來說,共有9層:最上方為近現代,最下方為西周,甚至有比西周更早的壕溝。」會後,陳大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西街的文化層,最主要的是六朝和宋代。


在不斷疊壓,互相打破的地層中,陳大海他們清理出大量文物,包括3道環壕、13條溝、79口井、173個灰坑、7座墓葬、4座窯址,等等。其中,有30多口井為六朝時期的,30多口屬於宋代,最深的一口達8米深。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金屬器及骨角質地小件遺物520件,陶瓷、磚瓦等各類遺物標本上萬件。陳大海介紹,出土文物最豐富的當屬六朝和宋代。


西街遺址時代跨度大,遺址性質職能複雜,考古學家們無法一下子還原一個又一個朝代在這裡發展變遷的景象。簡單來說,包括西周時期環壕聚落、六朝長干里越城遺址和唐宋明清平民生活區等。


出土遺物 文物圖片均由陳大海提供


古越城的實物證據


還有待進一步考古發掘


大家關心范蠡築的「越城」真的在這裡嗎?陳大海說,西街一帶變化太大,從歷史文獻的角度來看,應該就是的,但目前考古尚未發現直接證據。


歷史上,越城一直存在到南朝末年。公元前333年,楚國滅越國,在南京設置金陵邑,但越城並沒有廢。史料記載,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叛亂,兵敗之後,曾退保越城,後逃到丹徒。因為越城「扼淮控江」,形勢險要,到六朝依然是攻守建康(南京)城南之重要堡壘,具有較為重要的軍事價值。專家們推測,越城作為城池的使命,可能在隋滅陳後才徹底終結。


儘管越城很重要,但它的規模其實很小,根據記載,「周回二里八十步」。也就是說,周長約合今991.44米,不足1公里,和後來的石頭城、冶城等南京地區的城堡相比,規模小很多。


這次考古發掘出多個壕溝。陳大海說,壕溝是城池的見證,但最早的一個壕溝,年代比越城更久遠,為西周時期的。


那麼,有沒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陶片?陳大海他們特意把出土的器物拿去做碳十四檢測,年代和越城吻合。


「考古最重要的證據是文字,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陳大海說,先秦時期,西街地塊西臨大江,北濱淮水,與文獻記載的越城位置、形勢吻合。西街遺址發現的遺迹遺物是尋找古越城的重要線索,只是現在還缺少實物證據。他表示,西街考古依然在持續,不排除有新發現出現的可能。


(作者:胡玉梅 阿里亞  文章來源:現代快報 原文標題:尋找南京城的老祖宗 )


圖文轉自:現代快報


編  輯:張小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徐龍國:山東大型胡人石雕像與歐亞文化交流
【新書介紹】吐魯番古代紡織品的保護與修復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