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開國少將,一生「三次」長征,多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這位開國少將,一生「三次」長征,多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在現在的很多文學作品中,作家們習慣將人生比喻成一場「長征」,其中的艱苦讓人刻骨銘心,但在「長征」之後,便是苦盡甘來的美好日子。其實,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長征,有苦有甜,有苦難也有希望。

很多人認為,一生就只有一場長征,而我國的開國少將賀振新,一生則經過三次「長征」,每一次都事關生死,險象環生。

賀振新1916年出生於江西永新,1930年,年僅十四歲的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加入到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二年他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當時的他僅僅只有十五歲!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位無產階級鬥士。

他從一名普通的戰士做起,歷任副排長,分部長,政治委員等職務。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之後,他作為第十九團政治處總支書記,營教導員參加長征。在進入貴州的時候,第十九團遭遇到白匪軍的主力部隊,損失慘重了,賀振新在突圍的時候,和部隊失散,他帶著幾個戰士,幾經周轉,才重新找到了隊伍。

一路上,賀振新指揮部隊戰鬥,精神處於高度集中的狀態。等到紅六軍團達到甘肅,宣布長征勝利的時候,賀振新才卸下疲憊的身體,足足睡了三天三夜,這才緩過勁來。中央紅軍和各部隊在陝北會師之後,賀振新進入到紅軍抗日大學學習。

全面抗戰爆發之後,他擔任八路軍120師771團營教導員,前往華北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在和日偽軍的戰鬥中,他被一顆子彈擊中肩胛骨,一下子昏迷過去。戰士們都嚇壞了,以為他要犧牲了,在後方醫院治療了很久之後,他又回到了部隊中,繼續堅持戰鬥。

賀振新的第二次長征,是在抗日戰爭進行到最艱苦的時候。根據中共中央的精神,要建立「南下支隊」,在廣東等地建立抗日根據地。賀振新被臨時抽調,組成南下支隊的骨幹,穿越大片的敵占區和不友好的國統區前往廣東,一路上諸多困難。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賀振新圓滿的完成了任務,率部返回延安。此時國民黨反動派已經開始對十八集團軍有了想法,所以在賀振新回延安的時候,他們圍追堵截,讓賀振新的部隊損失慘重,等回到延安的時候,他所帶領的數百人部隊,只剩下不到90人,可謂慘烈。

而賀振新的第三次長征,也是最兇險的一次,是在解放戰爭尾聲的時候。新疆的國民黨部隊宣布起義,中共中央在研究之後,決定派遣第二軍和第六軍進駐新疆。當時正值冬季,前往新疆的路上不但寒風肆虐,而且人跡罕至,部隊戰士徒步行軍,異常艱難,和死神擦肩而過。

作為第二軍第五師副師長的賀振新不停的鼓舞戰士們,維護部隊的士氣。在每一個風能吹起石頭的夜晚,賀振新都會給組織大家唱軍歌,講故事,緩解氣氛,增強戰士們的信心,為解放軍順利進駐新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55年授銜的時候,賀振新被授予少將軍銜,後來擔任裝甲兵學院副院長,繼續為共和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賀振新作為一位共產黨員,面對三次事關生死的「長征」,義不容辭,沒有抱怨過,也沒有掉一滴眼淚。他是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鬥士,是所有堅持奮鬥的共產黨人的真實寫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晨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他意外抓到敵方軍長,卻遭到陳毅怒罵要求放掉,10年後方才知錯
中國歷史上最剛烈的三位女子,挑戰封建禮教,1將1妓1俠

TAG:小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