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式管理的道、勢、術

中國式管理的道、勢、術

前人研究《道德經》和《孫子兵法》, 總結了「 道、勢、法」 這三條。本章上述各點, 在應用當中都不出「道、勢、法」, 這可以說是中國人為人處世, 亦即中國管理學的起手式。孫子因為要教人打仗, 所以說得淺顯和實用許多, 他認為: 「道者, 令民與上同意也, 故可以與之死, 可以與之生, 而不畏危。」「勢者, 因利而制權也。」「法者, 曲制、官道、主用也。「「道」 在這裡就形而下地成了目標和方向( 但這目標和方向最後都不能有違天意), 「勢」 則成為有利於目標和方向結果的外部形勢和自然法則, 而「 法」 者,是執行的組織、制度、手段、措施等。道、勢、法(術) 是中國管理的套路:明道(清楚目標和方向)、造勢和乘勢(創造及利用有利條件)、用術(運用執行手段) 成為我國做人處世的「三道板斧」 基本架勢。

中國式管理的道、勢、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與西方認為人是世界的主宰, 相信人定勝天的傳統不同, 中國人認為宇宙萬物都要服從於基本的規律, 亦即道。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最高, 也只能「替天行道」, 或者「參天地造化」, 而不能挑戰道。認識這世界和有關的規律, 是改造世界的第一步, 違背了道, 則註定要失敗。中國人認為, 通過獲得各種修養, 最後能達到「天人合一」 「從心所欲, 不逾矩」。因此, 我們對管理階層都有較高的倫理道德標準, 「 未做事, 先做人」, 「 半部《論語》治天下」, 就是這意思; 個人沒有修養好, 掌握不了道, 或者不能與道一致,就不可能成大事, 起碼干不出好事。

中國式管理的道、勢、術

接下來, 便是觀察事物的發展, 並適當地運用有關的規律, 這就是勢。勢往往是不得不如此的規律。孫子云: 「 激水之疾, 至於漂石者, 勢也。」 而勢更多是指形勢的發展, 如「 大勢所趨」 「 大勢已去」。我們的傳統智慧認為, 「千計萬計, 不如乘勢」。請注意, 這裡人也是渺小而被動的, 所謂「順勢者昌, 逆勢者亡」, 人只能乘勢、順勢, 逆勢而行, 肯定要吃虧, 以失敗收場。在個人層面, 勢就是運氣, 「 得運一條龍, 失運一條蟲」。「 時勢造英雄」, 大勢大幹, 小勢小干, 無勢不幹。運勢未到時, 人只能安心等待, 要耐得住寂寞, 所以姜尚八十未遇, 空竿垂釣於渭水。諸葛亮高卧隆中, 門邊掛對聯「淡薄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 來自勉。《中庸》有雲: 「君子居易以俟命, 小人行險以徼幸。」 只有修養不足的人, 才會不顧形勢, 躁動, 鋌而走險做賭博。人主要靠乘勢, 利用有利條件, 當然也可以造勢( 創造有利條件),但人為創造的條件充其量只可能起短暫和局部的作用。中國人講求「 盡人事而聽天命」, 自強不息之餘, 最後都相信「 時也, 運也, 命也, 非吾之所能也」 這不易之理。

有道、有勢, 戰略上就已處於有利地位, 如何執行落實, 就是術的範疇。西方管理學其實是從這裡才開始, 捨本逐末, 於造勢, 用術著墨。這裡要著重指出的是, 中國人講的法, 是上述有關執行的組織、制度、手段、措施, 即規章、制度和法律等。時下流行講法治, 奉為至高無上的金科玉律。我國傳統認為, 「法律不外乎人情」, 法最好只是軟性的規範。若作為剛性的約束, 行為的底線, 法由於沒有積極的作用, 則越簡單清楚越好,讓人人都知道, 易記, 從而容易切實執行。劉邦入關時的約法三章, 2 000 多年之後仍被奉為典範。「政簡刑清」, 永遠都是我國管理的理想。

本文選自《中國與西方的管理學比較》,劉迺強著,中信出版集團,新書本月已上線。

中國式管理的道、勢、術

《中國與西方的管理學比較》,劉迺強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