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跑者如何建立堅實的有氧基礎?

跑者如何建立堅實的有氧基礎?

對半馬或全馬跑者來說,訓練的「基礎階段」(也叫入門或基礎訓練期)是一個訓練周期的第一個階段。這比之後的比賽針對性訓練更具挑戰性。基礎訓練的最高目標是提高耐力——或者說是跑者的有氧能力。

任何基礎階段訓練都應包含3個組成部分:逐步增加的里程、關鍵性的長距離跑和每周至少一次的速度訓練。

更高的里程是關鍵

里程數,或者說是跑者的運動總量,是成功的最佳指標之一。簡單地說,就是你越能跑,你就可能在比賽中跑得越快。

要建立堅實的有氧基礎,逐步增加基礎訓練中的里程數是非常必要的。專註於3個指標:

每1-2周在長距離跑中增加1英里(約1.61km);

每周增加1-2次額外的跑步;

每1-3周在日常跑步訓練中增加1-3英里(約1.61-4.83km)。

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漸進的,逐步增加的里程將有助於提升耐力,防止受傷並提高跑步效率。

長跑健身

全程的長跑幾乎成了耐力的代名詞。要增加耐力,就要增加長跑距離。為什麼?因為好處是明確的:

線粒體更豐富(你細胞的「能源工廠」)

毛細血管網路更密集,以便提供含氧血液輸送

心理韌性與決心

提高肌肉力量

增強跑步效率

能效更高

你會跑得更快!

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老鳥,長期的基本訓練是必須的。保持長跑的配速大體上是放鬆的,每1-2周增加大約1英里(約1.61km)。但每4-5周,減少里程以確保恢復,而不增加受傷風險,是明智的選擇。

速度訓練

基礎訓練不包括速度訓練是個常見的誤解。雖然它不是重點,但它仍然要包含在內,以便保持腿部速度和神經肌肉健康(有能力讓你的大腦與肌肉進行有效溝通)。

而加速跑或山地衝刺在基礎階段(和任何訓練階段都)是很有價值的,另外還有其它的訓練來幫助你提高整體耐力和健身水平。

在整個跑步的過程中逐漸加速,在跑步結束時達到節奏跑配速,這是個很有價值的早期訓練。節奏訓練提高身體耐受力和緩衝乳酸的能力(細胞無氧呼吸的副產品)。換言之,你可以更持久地保持更快的配速。

法特萊克訓練包括加速跑或幾分鐘衝刺加1-3分鐘恢復。這些通常比其它兩個訓練要快,所以在基礎訓練中每2-3周使用一次就好。

基礎訓練中要是不包括速度訓練,跑者就不會發展出幾乎一樣的神經肌肉健康,無法改進跑步效率並無法準備迎接隨後到來的、毫無疑問是更艱苦和更多的比賽針對性訓練。當你把里程提高、長跑距離增加並聰明的訓練後,你就會建立起強大的有氧基礎,這將推動你達到新的個人最好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42195米 的精彩文章:

我在蠡湖,你在哪裡?
跑友最愛說的5個謊言,你曾經說過嗎?

TAG:4219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