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火人不火的唐朝詩人,他的兩句詩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他卻被遺忘

詩火人不火的唐朝詩人,他的兩句詩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他卻被遺忘

輝煌一時的大唐盛世,在維持兩百多年的統治後,終於難逃歷史輪迴,步入一片哀歌的晚唐時期。兩百年來積累的內憂外患、危機矛盾,都在此時來了個總爆發,內有宦官擅權、權臣爭鬥,外有藩鎮割據、農民起義,唐朝曾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天朝強國,此時已經江山殘破,風雨飄搖,一派凋零景象。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始工」,唐朝詩人們面對波瀾動蕩、危機四伏的時局,憂國憂民感時傷身,把胸中鬱悶與感慨形諸筆墨,使得晚唐時期再度成為唐詩創作史上的一個高峰。李商隱、韋莊等唐朝詩人中的大家,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個詩人,他的很多作品流傳千古,有的詩句至今仍被很多現代人掛在嘴邊,他卻詩火人不火,知名度比起李白杜甫天差地遠,普通人對他知之甚少,幾乎被世人遺忘。

此人就是晚唐大詩人羅隱。羅隱是杭州人,生於唐文宗大和七年,死於後梁開平三年,一身跨越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國初期,全程經歷見證了巍巍大唐的垮塌崩潰。他的一生,正好把唐朝最後的七十餘年囊括在內。換而言之,唐朝太平盛世的好日子他是一天沒趕上,唐末的危邦亂世時期他是一天沒拉下,可謂生不逢時,時乖命蹇。

羅隱最初也像唐朝其他讀書人一樣,幻想通過科舉之路飛黃騰達,一展抱負。《唐才子傳》記載,羅隱「少英敏,善屬文,詩筆尤峻拔」,是個才華橫溢的才子。然而晚唐時期,朝局已經成為一潭污泥濁水,黑暗而腐朽不堪。科舉考試這條平民唯一的上升通道,也已成為達官貴人的斂財工具,毫無公平可言。正如唐朝大臣王泠然所說:「今之得舉者,不以親,則以勢,不以財,則以交」,沒財沒勢沒關係的普通讀書人,即使品行端方才華出眾,也沒有出頭之日。

羅隱就是這批不幸者中的一員。他雖胸懷錦繡、腹有珠璣,但因出身貧寒,無力「打通關節」,結果在科舉考試中屢屢受挫。他一直不死心,前後參加科考達到十幾次,一度創下「十上不第」的紀錄,連續參加十幾次卻次次名落孫山,一直到死也沒能圓了他的金榜題名之夢。

備受打擊的羅隱,逐漸從一個滿懷熱情的才子,變成憤世嫉俗、滿腹牢騷的老「憤青」。他的詩風也為之一變,成為晚唐時期獨樹一幟的諷刺詩人。他見到唐朝詩人孟浩然墓,只是一個低矮荒涼的土丘,臨近的豪門世族的墓園卻高大豪華,於是憤憤不平寫道:「數步荒榛接舊蹊,寒江漠漠草萋萋。鹿門黃土無多少,恰到書生冢便低」。他聽說唐昭宗養了一隻猿猴,還封猴子為五品供奉,自己滿腹經綸卻報國無門,提筆寫道「何如學取孫供奉,一笑君王便著緋」。對當時的很多現象醜惡世態進行了辛辣諷刺。

羅隱懷才不遇,對唐朝文壇而言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唐朝少了一個普通官吏,卻多了一個曠世詩才。羅隱的知名度遠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但他同樣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傳誦千年的名句。如《籌筆驛》中的「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被後世編入啟蒙讀物《增廣賢文》,流傳百代。《魏城逢故人》中的「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閑雅悠然,意味雋永,是唐詩中一流佳作。

羅隱最為大眾熟知的,莫過於這兩首詩。一是《蜂》:「不分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二是《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為誰辛苦為誰甜」,和「今朝有酒今朝醉」,被很多人掛在嘴邊,但卻少有人知這正是羅隱的大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徐達英雄一世,他兒子卻賣主求榮,被18個大臣圍住狠揍一頓
明朝一大臣得罪皇帝,武士用金瓜砸他17下,錦衣衛出手救他一命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