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31到底能不能上艦?總師笑容滿面說了8個字 網友秒懂

殲-31到底能不能上艦?總師笑容滿面說了8個字 網友秒懂

原標題:殲-31到底能不能上艦?總師笑容滿面說了8個字 網友秒懂


近日,官方媒體報道了第12屆珠海航展期間,「鶻鷹」總師孫聰回應關於該型飛機現階段狀態的問題。孫聰表示,「鶻鷹」目前的狀態很好,正按照自己的計划進行改進、升級、試飛、調整,各項工作順利進行。這不禁再次引發了網友關於「鶻鷹」未來「前途命運」的討論。


孫聰總師在回應某媒體關於「鶻鷹」戰機現狀的問題時,露出了神秘微笑


我們知道,航母平台一樣,中國艦載機研製的起點也是非常高的,在對「瓦良格」號航母進行續建和改建之前,中國就開始了艦載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如今的殲-15就是在在從烏克蘭外購的蘇-33原型驗證機T-10K-3的基礎上研發而來的。加上中國獨立自主研製的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殲-15艦載戰鬥機在同類中都是佼佼者。


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目前世界航母艦載戰鬥機已經進五代機階段。甚至即便是與法國的「陣風」M和美國F-18E/F相比,殲-15也不能算得上完全優秀,尤其是在機載火控雷達方面,更是沒有所謂「後發優勢」可言。


一旦中國周邊出現軍事衝突或爆發局部戰爭,潛在對手會首先使用五代機(無論是陸基型還是艦載型)來對抗我們的殲-15戰鬥機,以便在質量和數量上形成絕對的「代差」, 這樣基本上可以限制中國海軍航母及艦載機在這些區域內的活動,這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殲-15艦載機的改進,以及新一代艦載戰鬥機的研發就不得不提上日程。五代艦載機的使用環境及要求與陸基戰鬥機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在同等條件下的研製難度會更大。雖然我們通過殲-20對於五代機的設計、研製、製造及測試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但要想在短短5到7年內完成這一研製計劃還是相當困難的。



而談到中國艦載機的研製,很多人便要爭論是應該中型機上艦,還是重型機上艦的問題,隨之引申而來的就是殲-20和殲-31誰更適合上艦的問題。事實上,中型機和重型機之爭,實際上要看使用方提出的技戰術要求能否滿足,如果中型機可以實現這個目標,顯然就沒有必要選用技術更複雜、難度更大的重型機;但如果中型機實現不了這個目標,重型機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僅就目前中國海軍的狀況來說,中型機上艦可能是最佳的選擇。在11月5日,在航空工業 「逐夢海天」媒體見面會上,「鶻鷹」總師孫聰院士就下一代艦載機回答了記者問。在談到中國下一代艦載機研發的重型、中型選擇時,孫聰回答認為,中型、重型的選擇由任務使命來決定。


殲-31「上艦」想像圖,未來或許將不再是想像

他還稱,作為艦載機,在沒有代差的前提下,航母能放飛的數量越多,它就是越好的一個航母編成。早在2013年3月的兩會期間,孫聰就曾透露,中國下一代艦載機或於2020年前問世,2018年2月,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科研人員也撰文稱,中型多功能艦載戰鬥機是當前艦載戰鬥機的主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特爾博軍事 的精彩文章:

珠海航展有多火?館外矢量殲10大秀肌肉,館內價值千萬模型坐鎮
美國軍艦闖南海,中國艦艇亮劍抗議,場面驚心動魄

TAG:特爾博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