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宗仁本有著很大實力,為何自己不當一個土皇帝,而跟隨蔣介石?

李宗仁本有著很大實力,為何自己不當一個土皇帝,而跟隨蔣介石?

提起李宗仁的大名,大家想必是非常的熟悉,作為舊軍閥的代表人物,他雖然在解放戰爭中並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但觀其一生,此人當屬真梟雄,只是時運不濟罷了,先是幾番交鋒之下落敗於蔣介石,又是選擇了一條民心所背的道路。

即便他這一生犯了很多的錯誤,但我們也不能抹去他為中國帶來的榮耀,在台兒庄戰役之前,我軍面對日本軍隊幾乎都是潰不成軍,久而久之,日本軍隊也被我們所妖魔化,未戰便已經有了三分膽寒,但李帥所指揮的部隊在台兒庄地界痛擊日軍,這有有史以來我們在正面戰場交鋒的第一次勝利,在當時大大鼓舞了軍隊的士氣,而李宗仁之名,也被很多人譽為軍神。

其實早在此之前,李宗仁的雄才韜略就已經初見端倪,在局勢糜爛的廣西地界,他作為一股新生勢力,聯合白,黃二人,先後擊潰了當地的舊勢力陸榮延,又大敗沈鴻英,最後真刀真槍的和唐繼堯拼了一場,最終大獲全勝,至此,他也就成為了廣西的統治者。

至於為什麼要加入國民政府而不是安心當一個土皇帝呢,其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國民政府對於舊軍閥的態度是不友好的,之後的幾次北伐也印證了這一點。其二則是因為李宗仁想要的更多,他不滿足於廣西,他需要國民黨這個更大的舞台完成自己的報復。

為此,他在北伐戰爭中出力不少,為其夯實了堅定的基礎,於國於民都做出了大貢獻。此後,他又積極的改造廣西,提出了建設廣西的計劃,為新桂吸引了大批人才,將廣西省建造成當時的」進步發展「省。但看到這大家恐怕就有一個問題,李宗仁累積如此功勛,為什麼沒能登上國民黨最高領導的舞台呢?

其實不能說沒有,在抗日戰爭之後,他也角逐過副總統的位置還成功了,在一九四九年的時候,他甚至還當過短暫的代總統,但這都是在國民黨的」末年」,早年他的確沒有過多的建樹,而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他和蔣介石有著很大的矛盾。

作為北伐道路上的夥伴,兩人本該是把酒言歡共謀大計,但在蔣介石和馮玉祥發生衝突的時候,蔣請求李宗仁發兵支援,可李宗仁斷然拒絕了,他本意是為組織一場內鬥,卻被蔣介石理解為了想要坐收漁翁之利,於是蔣委員長反倒是聯合了馮玉祥,大敗桂軍,將李宗仁趕到了南方。

後來,抗日戰爭來臨,桂軍雖敗卻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但此時的李宗仁一心抗日,並不拒絕和我黨合作,這一舉動又刺激了敏感的蔣介石,他認為李宗仁這是在向國民黨示威,又是對其百般刁難,實在是可笑至極。

李宗仁作為一名軍人,其軍事能力出類拔萃,在民族大義上能分清是非,雖然其政治思想還稍顯保守,但不失為一代名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血洗聚仙樓事件,四個人八條槍,真的能輕鬆解決幾十個鬼子?
趙剛前腳被陞官,李雲龍後腳就不開心,這是為了什麼呢?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