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英特爾Core i5-9600K評測:適合遊戲玩家的處理器

英特爾Core i5-9600K評測:適合遊戲玩家的處理器

自從Intel在第八代酷睿升級處理器核心之後,四核四線程的Core i3其實就能滿足大多數遊戲的需求,然而想要玩得爽的話還是六核六線程的Core i5會更加好,再往上堆核心和線程其實對遊戲幀數的提升並不大,提升頻率的作用反而更大一點,所以帶K的Core i5其實是遊戲玩家性價比比較好的一個選擇。

我們已經測試了Core i9-9900K和Core i7-9700K這兩塊Intel新發布的第九代酷睿,而現在要帶來的是Core i5-9600K的測試。

說真的Core i5-9600K和Core i5-8600K的規格其實是相當接近的,兩者都是六核六線程,都是9MB L3緩存,TDP都是95W,只是前者的頻率高一點,它的最大睿頻能到4.6GHz,而Core i5-8600K的最大睿頻只能到4.3GHz,然而這兩顆處理器都是不鎖倍頻的,默認頻率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

真要比默頻的話,Core i5-9600K單核睿頻4.6GHz,雙核銳龍4.5GHz,四核睿頻4.4GHz,六核睿頻4.3GHz,而Core i5-8600K單核睿頻4.3GHz,雙核睿頻4.2GHz,其他的都是4.1GHz,它們的全核睿頻真的差不遠。

那麼它們兩個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呢?其實是CPU內部的導熱材料,第九代酷睿處理器把導熱材料換回無釺劑焊,導熱效能會比用硅脂第八代酷睿大幅提升,再也不用自己開蓋換液金了,所以把Core i5-9600K看作Core i5-8600K的官方開蓋版也是挺有道理的。

第九代酷睿的頂蓋與第八代酷睿比起來也有些不同,已經換回六代之前那種設計了

應該有不少人會好奇Core i5-9600K到底是原生六核還是從八核那裡屏蔽下來的,我們翻轉CPU來看的話就會發現Core i5-9600K背部的元件數量與布置和Core i5-8600K是不同的,和八核的Core i7-9700K完全一致,所以我們推測它應該是從八核屏蔽下來的,而不是原生六核。

還有一點就是第九代處理器的PCB回復到過往水平,比第八代的厚一點點

測試平台與說明

這次要測試的是Core i5-9600K,基礎和辦公應用測試比對象是上一代的Core i5-8600K和AMD的Ryzen 5 2600X,遊戲測試會加上Core i7-9700K、Core i7-8700K和Ryzen 7 2700X,Intel平台的會使用華碩ROG Maximus XI Formula主板,AMD平台則用X470 AORUS GAMING 7 WIFI主板。

內存採用兩條8GB的芝奇SNIPER X DDR4,頻率為3200MHz,時序為14-14-14-34,顯卡使用NVIDIA GeForce RTX 2080 Founder Edition,散熱器使用九州風神堡壘240,SSD是一個浦科特的M9Pe 512GB加一個OCZ的VX500 512GB,電源是安泰克的High Current Gamer 850,系統是Windows 10 64位bulid 1803,已經把最新的補丁打好了,顯示使用NVIDIA GeForce 416.16 WHQL Game Ready。

測試時所有CPU都會保持其默認頻率,測試性能時系統電源計劃會設置為高性能模式,進行溫度與功耗測試時會改成均衡模式。

基準性能測試

基準性能測試都是些考驗處理器運算能力的項目,全部都是Benchmark。

Sandra 2018的處理器計算測試可以測試出處理器的運算能力,處理器整數能力其實和他們的頻率整正比,頻率最高的Core i5-9600K最好,Ryzen 5 2600X的SMT同步多線程並沒有發揮出作用,不過在浮點運算項目中SMT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性能大幅領先Core i5-9600K,處理器多媒體測試Intel處理器明顯在指令集方面有優勢。

SuperPi比的當然是單核的頻率,最好的自然是Core i5-9600K,不過和Core i5-8600K差別很小。

wPrime的單線程結果和SuperPi一樣,不過多線程明顯就是有SMT多線程的Ryzen 5 2600X更強。

國際象棋的測試性能三顆處理器的結果都非常接近,Ryzen 5 2600X的得分是最高的,不過和Core i5-9600K差距很小。

由於WinRAR的測試對內存相當敏感,所以即使Ryzen 5 2600X有翻倍的線程數,但它的內存延時相當大,結果墊底,Core i5-9600K性能最佳領先Core i5-8600K 3%多點。

7-Zip壓縮測試Core i5-9600K表現和Ryzen 5 2600X差不多,領先Core i5-8600K大概9%,解壓縮測試Core i5-9600K領先Core i5-8600K 11%,落後Ryzen 5 2600X 32%之多。

X264 FHD Benchmark這個視頻壓縮測試明顯就是線程越多優勢越大,所以Core i5-9600K明顯不敵Ryzen 5 2600X,落後了12%,比Core i5-8600K則快10%。

Corona 1.3 Benchmark是一個渲染測試,線程數在這個測試中比較重要,Ryzen 5 2600X比Core i5-9600K快了55%之多。

Pov-Ray軟體內自帶的Benchmark工具,單線程自然是頻率最高的Core i5-9600K最好,多線程的話Ryzen 5 2600X會比Core i5-9600K好一點點,然而差距不大。

Blender這個渲染軟體的測試,Core i5-9600K的單線程性能是最好的,然而多線程表現不如線程數更多的Ryzen 5 2600X。

CINEBench R15渲染測試,單線程自然是Core i5-9600K最好,然而多線程則比Ryzen 5 2600X落後22%。

總的來說Core i5-9600K的默認性能就比Core i5-8600K好10%左右,而多線程性能明顯不如線程數更多的Ryzen 5 2600X。

辦公應用測試

PCMark 10的測試Core i5-9600K的表現最好,比Core i5-8600K和Ryzen 5 2600X都好10%。

PCMark 8的應用程序測試,基本上也是Core i5-9600K表現最好,除了PPT這項被Ryzen 5 2600X超過了之外。

遊戲性能測試

3DMark的物理測試是可以充分利用CPU的核心數和線程數的,而兩者都不佔優的Core i5-9600K在這裡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表現,不過在實際遊戲中又怎麼樣呢?

遊戲測試都是把解析度定在1080p,畫質開到最高,除了《守望先鋒》外其他的都是運行內置的測試程序,要注意的是《文明6》 的CPU測試出來的結果是回合時間,單位是秒,所以那項測試的結果是越低越好,其他的項目的結果都是幀數。

其實在大多數測試中Core i5-9600K和Core i5-8600K沒啥本質差別,他們與Core i7-8700K和Core i7-9700K差距不會超過10%,基本上都是由頻率差距所造成的,核心和線程數的優勢在《刺客信條:起源》中才有較為明顯的提現,然而這些處理器都是帶K的,只要你願意其實把他們超到4.8GHz或者5GHz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與Core i7系列產品比起來Core i5系列要便宜相當多,所以玩遊戲的話Core i5-9600K或Core i5-8600K都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溫度與功耗測試

這個測試是在默認頻率與電壓環境下進行的,所有平台統一使用九州風神堡壘24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會測試桌面待機與使用AIDA 64 Stress FPU負載兩種情況下的溫度與功耗 ,兩個Core i5處理器測試過完全按照Intel TDP規範和開啟華碩多核優化解除TDP限制的兩種情況,實際上完全沒有區別所以就放一個結果算了。

待機時Core i5-9600K和Core i5-8600K的溫度與功耗都差不多,Ryzen 5 2600X的待機頻率比較高所以待機功耗偏高。

說真的默認狀態下Core i5-9600K用釺焊導熱的優勢顯露不出來,沒有超線程的Core i5溫度都很低,頻率高了200MHz而溫度只高了1℃這也算是釺焊的作用吧,而Ryzen 5 2600X由於有SMT多線程,再加上電壓也高所以溫度功耗都比較高。

超頻測試

相對於那兩個八核,只有六核而且沒有超線程的Core i5-9600K超頻時溫度控制容易得多,240一體式水冷輕鬆壓制,超起來也簡單不少,只是也只能穩定5.1GHz。

把全核頻率超到5GHz並沒有什麼問題,只需要把核心電壓加到1.274V就可以了,AIDA 64 FPU烤機測試時CPU的核心溫度也就70多度,並不算太熱。

超5.1GHz也就是把核心電壓調高一點點就可以了,過AIDA 64 FPU烤機時核心溫度也不過80度,然後想超5.2GHz就很難了,核心電壓逐步加至1.4V也不行。

全文總結

其實說Core i5-9600K是Core i5-8600K的官方開蓋版沒啥毛病,它們兩個太相近了,都是六核六線程,只是Core i5-9600K內部的導熱材料換成了無釺劑焊,導熱性能好了很多,而且Intel也把CPU的頻率提升了些,兩者的默認性能差距在10%左右,不過鑒於兩顆都是帶K的處理器,所以這點差距隨便改下頻率就能彌補。

由於沒了超線程技術,所以Core i5-9600K在多線程的應用上很多時候都比不上Ryzen 5 2600X,特別是在視頻製作和渲染類應用上,不過它有著頻率高的優勢,所以在遊戲里的表現相當之好,在加上目前大多數遊戲都對CPU的線程利用數有限,六核六線程的Core i5-9600K的遊戲表現沒差核心和線程數更多的Core i9、Core i7多少,其實遊戲玩家選Core i5就完全足夠了,核心數更多的處理器更加適合內容創作應用。

至於Core i5-9600K和Core i5-8600K選哪個,前者2699元後者2299元,其實如果不打算大幅度超頻的話省下400元選Core i5-8600K是完全沒問題的,因為Core i5的發熱量不大,從散熱測試就可以知道在溫度較低時CPU內部是釺焊還是硅脂是沒多大差別的,但如果想長期超4.8GHz或以上使用的話就請買Core i5-9600K吧,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導熱材料的差距就會顯露出來,這是明顯是釺焊更讓人放心,當然你打算買Core i5-8600K回來自己開蓋就當我沒說過這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冷靜之龍,華碩發布ROG Ryujin龍神與Ryuo龍王系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3DMark即將支持光線追蹤測試,NVIDIA能否壟斷新技術優勢?

TAG:超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