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這一戰機地位遠超殲20,俄:一夜間技術進步30年

中國這一戰機地位遠超殲20,俄:一夜間技術進步30年

圖為殲-11B戰鬥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2699期】近日,據媒體報道,關於中國主力戰鬥機是哪款的話題在軍迷界一直爭論不斷,最近有人給出了答案,這款戰機就是殲11系列,果然不是殲20。對於這個結果,許多軍迷都表示出乎意料,為何中國空軍最強主力戰機是它呢,殲11戰機的地位是如何遠超殲20的呢?對此,有專家給出答案,雖然殲11戰機是在俄蘇27SK戰機的基礎研發的國產型號,但這款戰機在中國的改進下,性能已經提升了一大截,再加上這款戰機的裝備數量,絕對是中國的主力戰機。得知這個消息後,俄直呼後悔當初將蘇27SK賣給中國這一決定,正是有了它,讓中國一夜之間戰機技術進步了30年。

殲11對於中國空軍來說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它是第一種國產的重型三代戰鬥機,依靠殲11優越的續航能力和作戰半徑,可以承擔起中國的大片國土防空作戰任務,加上優秀的氣動布局帶來的機動性能,使殲11成為了中國空軍的當家花旦,而改進後的殲-11B戰機在性能上更是得到了提升,說到殲-11B的前輩,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發的蘇-27家族,那可就太有排面了。從當年「巴倫支海手術刀」的驚鴻一瞥,到震驚了整個世界中蘇「906工程」蘇-27軍售案,蘇-27及其龐大的家族和相關改進型也見證了中國空軍力量騰飛的全過程。

圖為殲-11編隊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2699期】殲-11B作為雙發重戰,繼承了前蘇聯最傑出的空優戰鬥機蘇-27的完美氣動布局和其可令對手都要「扣6」的逆天機動性。外加它的超大載彈量和超遠作戰半徑,簡直就是為中國遼闊國土的防空重任提供了一個最完美的答案。這也就是為何中國在二十多年前就算砸鍋賣鐵也要將其引進的最大原因,可以說蘇-27的到來不但為中國後來仿製的殲-11系列提供了完美的藍本,同時也就此逆轉了中國空軍力量與同時期各強國之間對比的劣勢。

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將蘇-27SK的火控和航電系統進行了整體的升級改進,安裝了國產最先進的綜合火控系統和電傳操縱系統,全玻璃化座艙和先進的雷達告警系統也被應用在最新型號的改進上。這些都使殲-11B更加適應現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現代化戰場,按照國際標準來算,殲-11B的戰力已經達到了四代半的水準。這已經和「官方」發布的改進型蘇-30MKK和蘇-35「超側衛」的強度不相上下,甚至在航電和火控雷達等軟體上,殲-11B還有著明顯的優勢。

圖為WS-10「太行」發動機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2699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殲-11B的重要意義可能並不局限在它是一架戰鬥機這一簡單的定位上。眾所周知,中國國產軍機的發展長期受制於高性能發動機的欠缺,以至於中國後期進口蘇式飛機就是為了AL-31F這一強勁的「俄國芯」。但是換髮國產WS-10發動機之後的殲-11B機動表現更為優異,無疑給中國的國產軍用飛機發動機的研發和製造工作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殲-20、殲-31和殲-16這一眾國產新銳戰機雖然未來前途無量,可短時間內中國的領空還是會更為依賴殲-11B傳承蘇-27家族優良血統鑄成的紅色鐵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葛小徹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為何想租借中國航母?結果卻被一口回絕,原因出人意料
一艘海試,一艘大修!中國航母不在戰位,殲15飛行員如何訓練

TAG:諸葛小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