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喝懂了武夷岩茶、普洱茶、紅茶、綠茶,就能喝得懂白茶?未必!

喝懂了武夷岩茶、普洱茶、紅茶、綠茶,就能喝得懂白茶?未必!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案例。

說,有一個人,平時很喜歡吃康師傅速食麵。

就是桶面,紅燒牛肉味的,燒開水倒進去,合上蓋子泡5分鐘就可以喝的那種。

這種氣味是最容易引起「火車記憶」的,上學的時候坐長途火車,到了飯點,滿車廂都是這個味兒。

各大軟體園裡,也數這種面賣得好。加班的IT宅,最喜歡這種面,寫代碼寫到凌晨,來一碗桶面,面里提供的熱量,就夠他們再支撐到凌晨。

也許大家正在使用的微信里某一個功能,就是碼農加班到深夜後,從一桶速食麵里得到的靈感。

這種面流行了多年後,康師傅家出了新品,一種類似於「武漢熱乾麵」的拌面。

在這裡要多嘴一句,這些速食品行業,最值得學習的一點是,它們特別捨得花大力氣研究市場,在麵條的口味上,盡量貼近當地人的口味。

比如泡麵,村姑陳就發現,有一種梅菜扣肉面,只在蘇杭地區才有銷售。而西紅柿雞蛋泡麵,在北京才能買到。與此相似的是,在成都能買到麻辣火鍋味的泡麵和魚香茄子味的泡麵。

那麼,由此可以推斷,這種新產品「拌面」,也是為了迎合湖北地區市場而推出的。

熱乾麵,干拌面,名不同,實相似。

跟康家原來的桶面一樣,這次的拌面外面,也有一個紙碗,在外包裝上有食用方法,清清楚楚寫著,用熱水浸泡麵條,泡發泡軟之後,倒掉水,把料包倒進面里,拌勻了吃。

這食用方法寫得非常詳細,按理說吃它的人,只要事先看過,總歸是不會吃錯的。

《2》

然而,就偏有人吃錯了。

有一位桶面的忠實粉絲,吃了好多年的桶面了,一看有新產品,二話不說立馬掏錢支持,買了一碗回來。

他燒開水,把面泡進去。再把佐料包倒進去,過了五分鐘,把面打開挑起來吃。

然而,這個新產品的味道,非常的淡,他把所有料包里的東西都倒進去了,仍然感覺很淡很淡。

但他從沒有聯想過是產品不對,只認為是自己上火了,嘴巴沒味道。

第二天,他又吃了一碗干拌面。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每天都吃不出什麼味道來。

於是,他在豆瓣上留言,痛批了一番康師傅干拌面:什麼新產品,一點味道都沒有,像吃清湯一樣。

剛發出去沒多久,就留言者眾。

大批的為干拌面平反的人迅速趕來,留言一邊倒地挺面:

很好吃啊,有我們大武漢的味道。

干拌面,很筋斗,好吃!!

又辣又香,夏天吃一碗,爽歪歪~~

這位兄台怒了,跟網友互懟起來。一時間戰火瘋長,硝煙瀰漫,唇槍舌劍,刀光劍影。

最終,他卻敗下陣來。

因為,他的泡法錯誤了!

他用泡泡麵的方法,在泡拌面。

他以為方便都都是要泡了,都是要喝湯的,所以,泡過拌面的湯,他沒有倒掉,把用來拌面的調料,倒湯里了,那麼大一碗湯,稀釋了調料的味道,吃起來就是寡淡無味的。

鬧了個天大的笑話。

《3》

這世上的很多事,都是如此。

用舊的方法去解決新的問題,解決不了,就責怪別人。

習慣了中國車的左駕駛,到了國美,一看,咦,駕駛位在右邊,開始大罵:這什麼破車。。。

習慣了亂扔垃圾,到了日本,一看,人家垃圾是分類的,馬上嘀咕,這小日本,扔個垃圾還這麼矯情。

習慣了中國男人都穿長褲,到蘇格蘭一看,人家都穿格子裙,嚇死,這什麼男人,這麼娘炮....

喝習慣了普洱,紅茶和綠茶,一下子喝到白茶,舌頭沒適應這清新淡雅卻內質豐富的茶湯,只當人家沒味道,直接diss:什麼破茶,這麼淡......

喝久了熟普,聽人說生普的青味是工藝不好才形成的,於是買白茶時,專門交待,一定不要有青味的...硬生生把高山白茶的鮮爽味,理解成了青味!

活脫脫把普洱茶的標準套用到白茶身上,還張冠李戴得十分理所應當。

更有甚者,以為老普洱熟茶,是黑乎乎的,於是以為所有老的茶,上了年紀的有年份的茶,都是黑乎乎的。

所以當他在挑選老白茶的時候,自動去選擇那引起黑乎乎像巧克力一樣顏色的茶餅,殊不知,按這個標準選到的,全部是做舊老白茶。

一不小心,就掉到坑裡了。

《4》

大多數不懂白茶的人,跟第一次吃干拌面的兄台一樣,擁有一個習慣性思維:把舊的經驗,套到新的事物身上。

吃久泡麵,吃到干拌面的時候,以為跟泡麵的吃法是一樣的,根本不想費一分鐘的腦細胞,去認真看看食用方法。

喝久了別的茶類,喝到白茶的時候,以為判斷白茶好壞的標準,跟判斷別的茶類一樣,要殺青,有青味都是因為工藝不好!

村姑陳不厚道地笑了。

六大茶類里,只有白茶不殺青。

除此之外,紅,黃,綠,青,黑,五種茶,採下來之後第一個步驟就是殺青。

當然每家茶的殺青方法不同,綠茶是炒青,用鍋炒的方式,去掉茶葉中的青味——阻止茶多酚繼續氧化,通過高溫使一些具有低沸點的香氣揮發,散發茶葉中的青臭味。

如果這幾大茶類里,誰還有青臭味,那肯定是殺青工藝不好,不到位所致,是技術上的缺陷,這茶也必定不是好茶。

但白茶不一樣。白茶不殺青。所以,不能以有沒有青味,或者青味重不重,來武斷白茶的工藝和品質。

用白茶里不存在的標準,來做為判斷白茶好壞的標準,這簡直是強盜邏輯。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就像黑人選美,必然不能以皮膚白晰為標準,人家黑人就是黑,這是基因決定的,你要想在黑人里挑個白皮的人出來,那是千難萬難,挑到眼花也枉然。

只能徒留笑柄。

《5》

有一些茶友,原來不怎麼喝茶的。

跟六大茶類里的所有茶,都不怎麼熟,這樣的人來喝白茶,學白茶,很快就學懂了。

而那些原來喝過某一種或者某幾種茶的,比如喝過普洱的,喝過紅茶的,喝過綠茶的,並且喝了不短時日的,並且自認為喝得很懂,很通透,很專業了的茶友,喝起白茶來,卻總是喝不懂,總是在一些極為簡單的問題上各種糾結。

半年過去,一張白紙般的新人,把白茶喝得透透的。而一些從別的茶轉過來的所謂「老茶客」,卻還在門口徘徊。

白紙般的新人,從未對任何茶類產生過興趣,也就不具有任何有關茶葉的知識,這樣的0基礎,雖然看似什麼都不懂,很吃虧,其實,卻很受益——什麼都不懂,更容易接受新知識,新觀念。接受得快,自然進步得快。

而一部分原來在別的茶類里浸淫過多年,甚至可以當半個專家的老茶客們,擁有了其它茶類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專業知識」,時不時就出自本能地用這些專業知識來衡量和判斷白茶。

這部分茶客,看似很懂茶,其實,卻因為他們所懂得的這些茶葉知識,阻礙了他們對白茶的認識和熟悉——用普洱的標準來選擇白茶,必然與好茶失之交臂。

從其它茶類轉來的茶客,要想快速喝懂白茶,只有一招——自廢武功。

把原來學會的、關於其它茶類的知識,全部忘記,一點不留。把自己當成一張白紙,從頭開始學習白茶。

用謙和的心態,用空杯的心態。

只有把原來畫上去的圖案擦乾淨了,才能重新繪製出更加美好的畫捲來。

《6》

很多時候,懂得,並不是一件好事。

反而是什麼都不懂得的人,更加容易懂得。

有茶葉基礎知識的人,學得慢,反而是零基礎的人,學得更快。

有底子的人,要學會忘記,忘記舊的知識,學會接受新的知識,學會接納一種新茶類的新標準,新要求,才會真正毫無芥蒂地弄懂這款茶。

放下,才能更好地前進。

人生如此,喝茶亦如此。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干茶香、蓋香、茶湯香、葉底香,分享喝白茶時的聞香小技巧!
圖解白茶沖泡三大方式,教你這樣沖泡白茶,順滑香甜,太好喝了!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