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蘇東坡葬在郟縣看宋代官員的喪葬(上)

從蘇東坡葬在郟縣看宋代官員的喪葬(上)

從蘇東坡葬在郟縣看宋代官員的喪葬(上)

枯木

宋代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四川眉州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客死常州。然而蹊蹺的是,蘇軾既沒有葬在故鄉眉州,也沒有就近葬在常州,反而是葬在八竿子打不著的河南郟縣,而且蘇軾的弟弟蘇轍去世後也葬在郟縣,連帶後世子孫大多在河南生根分枝,開葉散花。

關於蘇軾長眠於河南郟縣,歷來成為疑團,從元代開始至今,歷代不少學者具文討論考證,然而未成定論,歸結起來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制度說。按照宋代的規定,大臣去世只能在距離京城開封500里(一說300里)以內的地方安葬,表示效忠皇帝。清代河南巡撫畢沅拜謁蘇墳,在《祭蘇文忠公文》中首持此「表戀闕之微誠」說。

第二種說法:路途遙遠說。蘇軾命運多舛,晚年被流放到儋州,遇赦北歸,客死常州,扶梓西歸再穿越秦嶺蜀道,均非易事,因此歸葬故里之願望終不獲濟。

第三種說法:貧寒說。同第二種說法相近,蘇軾晚年貧病交加,少無積蓄,子孫盤纏不足,因此葬在河南。元代孫友仁在他撰寫的神道碑陰記中提出此說。

第四種說法:形勝說。元代進士曹師可在《三蘇先生祠堂之記》首倡此說,蘇軾愛郟之山水,稱讚美似家鄉峨眉山,囑其弟在他死後將之葬於此地。遠自明清,近至當代,持此說者最眾,幾乎成為不爭之論。

第五種,遺囑說。源自蘇轍的《東坡先生墓志銘》:「公始病,以書屬轍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銘。」」。

第六種說法,政治原因。與蜀中趙捻一案有關。宋紹聖元年(1094年)進士趙捻任太常博士,元符年間省父返渝,打著蘇軾兄弟被貶的大旗,借除君側之奸的旗號,起事造反。結果趙捻兄弟被誅,父母妻子皆被流放,因此蘇軾兄弟不敢返鄉歸葬,落人口實。

當然還有其他說法,主要以以上六種說法為主。究竟哪一種更符合事實,我們依據歷史資料和現存詩詞書信,嘗試分析一下蘇軾葬於郟縣的謎團。

宋代的喪葬制度,從形式上來講主要有火葬和土葬兩種形式,火葬最早是墨子的《墨子·節葬下》提出,後來隨著東漢佛傳入中國,僧眾以火葬為主,隨著信教民眾的增多,因此到唐朝晚期到宋代火葬在民間比較普遍。

另一個原因是人口急劇增多,人多地少,以前喪葬大多帶有陵園,侵佔耕田,費用昂貴,因此貧寒人家無奈選擇火葬。宋太祖在建國伊始,曾經下詔「禁民以火葬」,但收效不大,到宋朝南渡後更加盛行,因為大多人流落南方,故鄉難返,火葬後暫厝寺廟,等有機會再遷葬祖墳。

然而,針對大多數仕宦或者殷實人家,還是以土葬為主。土葬在中國傳統觀念中根深蒂固,「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入土為安」等觀念直到如今都是深入人心。宋代提倡土葬,然而要求節葬,宋朝「喪葬令」規定棺槨內不得安放金寶珠玉,不準用石板作為棺槨和建造墓室,對墓田的面積和墳的高度、石獸和明器的數量等,都一一依照官員的品級進行限制。

那麼針對第一種說法,所謂的大臣死後要安葬在京畿之地附近,表示效忠有沒有依據?有的提出不少宋朝大臣死後並未葬回故鄉,而是都葬在河南,比如出身廬州合肥的包拯死葬鞏縣(今鞏義),出身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的范仲淹死葬伊川,出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的歐陽修死葬新鄭,出身成都華陽(今四川成都)的范鎮死葬襄城,作為證據。

然而筆者查找不少文史資料,卻沒有發現有此規定以及和此相關的記載。《宋史·禮志》記載了皇帝可以親臨的喪葬官員官品為:「宰相、樞密、宣徽使、參知政事、樞密副使、駙馬都尉薨,皆臨幸奠酹,及發引,乘輿或再往。」(《太常新禮》),針對這些官品顯赫的大臣,也不過是親臨祭奠,厚致賻儀,從祀宗廟,遣使護葬。其中「親臨祭奠」、「從祀宗廟」、「遣使護葬」是最顯榮的待遇,並無賜葬京畿之地的制度和記載。

從歷史記載來看,宋朝大臣得以從祀宗廟的有24人,其中知名的有趙普、曹彬、潘美、呂簡夷、韓琦、富弼、司馬光等人,就連王安石都沒有此榮耀(追配享又被追奪),然而,這些人都得以歸葬故里,比如司馬光歸葬山西夏縣,王安石葬於江寧半山園。以此看來,並沒有什麼大臣死後必須葬於京畿之地一說。

至於范仲淹、歐陽修等人葬在河南,都有其自身原因。就拿范仲淹為例,范仲淹祖籍邠州(現陝西彬縣),後遷居江蘇吳縣,病逝於江蘇徐州,葬於河南伊川。范仲淹兩歲時父親范墉在徐州任上病故,其母謝氏(祖籍河北)將范墉靈柩護送至蘇州並葬於范氏祖塋,但范氏家族對他們孤兒寡母不聞不問。因此范母攜子改嫁時任平江府(今蘇州吳縣)推官的山東人朱文翰,范仲淹改姓為朱,叫朱說。後來了解家世後改回范姓。

范母辭世後,因為改嫁朱姓不能回歸祖墳,而范仲淹改回范姓又不能是朱家媳婦,因此她既入不了范家祖塋,也進不了朱家祠堂,葬回河北正定老家,更是丟臉面的事,因此只好暫時厝葬於范仲淹夫人的老家河南商丘。後來范仲淹守制期間到嵩陽書院講學途徑伊川,拜謁了唐代名相姚崇的墳墓,姚崇和范仲淹有著相似的人生,也是早年喪父、母親改嫁,姚崇官拜宰相後曾問過母親百年以後要不要與父親合葬一處,他的母親回答說:人若有靈,縱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無靈,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後來姚崇就將他母親安葬在了伊川的萬安山下。這給了范仲淹極大的啟發,於是1031年,范仲淹在母親去世5周年後,把母親的靈柩從應天府移葬至伊川的姚崇墓園附近。

1052年范仲淹病逝於徐州,既然複姓自然可以回歸祖塋,然而考慮到范氏家族的冷漠以及母親的孤單無人祭掃,因此留下遺言,一定要葬於伊川萬安山與母為伴。後來,范仲淹子孫一支均葬於此。此處除范仲淹和他母親外,還葬有他的四個兒子,一個侄子,八個孫子和三個曾孫,這裡成了范仲淹一支的范姓祖墳。這裡要說的是如今有的人喜歡抬高自己,標榜什麼先賢之後,比如有人說自己是范仲淹之後,可是范仲淹的後代大多在河南,而原來的蘇州那一枝只能說是范姓,和范仲淹是同一祖宗,並不能說是范仲淹後人,可是偏偏有人整天在那裡誇耀,真是無知。

從上面的論述來看,蘇軾葬於河南屬於制度說或者「表戀闕之微誠」說缺乏事實證據,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第二和第三種說法,有沒有可能?筆者認為,蘇軾即便是屢屢遭貶,然而積蓄還是有的,去世那年,蘇軾遇赦,蘇轍來信邀請哥哥全家到許昌同住,蘇軾便派長子邁、次子迨去宜興變賣田產,準備搬家,自己在真州等待匯合。從這來看,似乎要是歸葬四川,路費還是可以湊集的,況且蘇轍當時復職太中大夫,在潁川有田產,還是可以接濟的,因此不存在路費匱乏之說。

第四種說法,形勝說。似乎比較有道理,郟縣在嵩山之南,地形山水和蘇軾家鄉頗為相似,再加上郟縣埋骨之地也叫峨眉山(蘇轍《再祭亡兄端明文》:「地雖郟鄏,山曰峨嵋。」),因此三蘇都很喜歡這片土地。蘇軾的父親蘇洵就很喜歡在洛陽居住,考慮到四川老家蜀道艱難,往來京城不便,曾經有考慮舉家搬遷到京城附近,曾有詩「經行天下愛嵩岳,遂欲買地居妻孥」。蘇軾也在《別子由三首兼別遲》中寫道:「先君昔愛洛城居,我今亦過嵩山麓」也是證明。後來蘇洵去世後,蘇軾、蘇轍二人官職微賤,蘇軾為登聞鼓院判官,蘇轍是大名府推官,以後的仕途還未知和處,而蘇洵官職最高也不過是校書郎,素無積蓄,因此只好扶柩載舟西歸,安居眉州祖塋。然而蘇洵蘇軾對這塊土地的嚮往之情可見一斑。

第五種說法,是最有說服力的,那就是蘇軾的遺囑,給弟弟明確說葬在嵩山附近,蘇轍寫的《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中說:「公始病,以書屬轍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銘。』」。然而第五種指說遺囑葬在河南,並且沒有明確說明在郟縣。然而同時也有疑慮,蘇轍在同一篇祭文中又說「先壟在西,老泉之山。歸骨其旁,自昔有言。勢不克従,夫豈不懷。」,說明在以前是說好要歸葬眉州故里,長眠父母身旁,只是形勢不允許,至於為何,沒有明說。

第六種說法似乎有點勉強,蜀中趙捻造反案,雖然和蘇軾有關,然而人死歸葬故里,自古常理,他人自然不敢非議,至於藉機排擠子孫,於情於理難以擺上公堂,更是無從說起。因此這只是後人的一點附會之談。

那麼,除了以上六種原因說法,還有沒有更加貼近實施的說法呢?筆者認為還是有的,那就是蘇軾深謀遠慮,做長遠之計。

(待續)

2018/11/13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唐朝首謀功臣劉文靜為何沒上凌煙閣?
秋冬季盆景修剪技術注意事項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