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1000元一次的VR體驗到底怎樣? | VR陀螺

1000元一次的VR體驗到底怎樣? | VR陀螺

原標題:1000元一次的VR體驗到底怎樣? | VR陀螺


想要了解更多的VR遊戲資訊 一定要關注VR陀螺!


文/VR陀螺 案山子


在我們的認識中,體驗一次VR不過數十元,即便是大空間的VR體驗也不過100-200元一次而已。


而此次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中心限時體驗的法國先鋒沉浸式VR劇場《最後一眼》售價卻高達1000元/場。受主辦方設計互聯邀請,陀螺君去體驗了一場來自法國的沉浸式劇場。

1000元一次的「住院」經歷

周末晚上9點,陀螺君按時到達現場,當時一名「護士」正在登記「住院」信息,現場一起的還有數名和我一樣的「病號」。


「請在這張表格上籤個名」。「護士」遞給我一張住院登記表。



從內容來看,我即將進行一場器官移植手術,將自己的雙眼捐贈給別人。


「護士」一直非常嚴肅,甚至有點凶,登記完後大家老老實實按照她的指示出發去「病房」。



穿過劇院,來到等候區,「護士」示意大家先坐下等候,隨後便對所有人進行了點名。


大家互相看了看對方,安靜地等待著。


突然,另一名護士攙扶著一位瘦弱的、雙眼蒙著紗布的外國女生從一扇門中走出來,她穿著病號服,光著腳,看起來面色蒼白,頭髮凌亂,似乎精神狀態也不太好。


來到我們旁邊坐下後,她突然開始抓狂,撕心裂肺般看起來極其痛苦。大家一時間有點不知所措,想做點什麼但是又不敢動。


此時,一名穿著黑色西裝的男子出現,他似乎是這位女生的主治醫生,為了讓她鎮定下來,對她吼了幾句(法語)……


終於,現場再次安靜下來。此時,我們都在猜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是不是也會變得跟這個女孩一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護士」示意我們跟著她去「病房」。


穿過一條昏暗的走道,乘著嘎吱作響的貨梯,上樓。



盥洗室內紅色的燈光烘託了恐怖的氣氛,另一名護士正在洗手,似乎在為下一場「手術」做準備。兩名護士交接後,我們被剛洗完手的這名護士帶到「病房」。



空曠的場地中擺放著10張「病床」,還是昏暗的紅色燈光,床上放著一雙鞋套,一台Gear VR和一副耳機。

  • VR體驗

在「醫生」的指示下,我們躺在床上,自己戴上VR眼鏡和耳機,靜靜等待即將出現在眼前的虛擬場景和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在虛構的未來,被判刑的囚犯可以選擇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以換取自由。而我,就是那名躺在病床上,決定用雙眼換取自由,等待進行手術的囚犯。


「我的妻子」在身邊陪伴著安慰我,護士時不時也會來問候幾句;


夜幕中,那個即將接受我的眼睛捐贈的女生摸索著走到我的床前,希望我不要接受手術,她怕我後悔再要求將眼睛要回來;


而另一位用眼睛換取了自由的囚犯,卻鼓勵我做出同樣的選擇,並將一個橙子放在我床邊……




一切故事都圍繞「我」進行,醫生說在手術前會讓我去看一眼最想看的風景,在劇情中,我似乎選擇了大海(非自主選擇)。


這是我的「最後一眼」,「妻子」在海邊嬉笑著,漸行漸遠,而我看著一望無垠的大海,結束了整場體驗。


VR體驗時長大概20多分鐘,由於技術原因,VR中的畫面並不是很清晰,可以明顯感覺到紗幕,而頭顯的重量壓在臉上,讓我始終難以完全沉浸在故事情節中。體驗中沒有交互,只能「無奈」地觀看。

雖然有很多不足,不過從真實場景到虛擬場景中的過渡銜接得非常好,將劇情串聯起來,藉助VR帶來的沉浸式體驗,讓人對這部影片有了更深的理解。

虛實結合的高成本「劇場」體驗

影片由法國著名劇作家 Laurent Bazin編寫,他說曾經把這個體驗帶到監獄中,讓真正的囚犯觀看這部影片。「他們很有感觸,對於這些被『困住』的囚犯來說,他們很難看到遠方,最後看到那一片大海時,彷彿得到了釋放。」



Laurent Bazin認為,沉浸式戲劇和傳統戲劇不同之處在於模糊了演員與觀眾的身份設置,將舞台空間衍生至觀眾席,觀眾能和演員在舞台空間中自由移動甚至影響劇情。而VR內容多少都帶有沉浸式戲劇的特質,人們在觀看VR內容的時候就像身處另外一個舞台時空一般,能四處觀看甚至移動。


為了拍好這部影片,Laurent Bazin曾經多次去醫院,試圖感受那些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的心境。他最深刻的感受是,深夜中在醫院的那種孤獨感,任何一點聲響都會讓人高度警覺,難以入眠。


在Laurent Bazin看來,聲音在VR中的表現極其重要,所以這場體驗中,全景聲效果所呈現出來的竊竊私語的效果、深夜守衛靠近時步伐的聲音都非常真實。


其二,Laurent Bazin需要一個非常真實的故事,並構建出真實的場景。


「一個好的故事、場景會讓你去思考,而且這種故事不會過時,我們更希望讓故事深入人心,而不是純靠技術手段來達到酷炫的效果。」


《最後一眼》這部影片耗時2年多完成,團隊一共十多人。


與其他VR作品不同的是,這部影片並沒有直接被放到線下已有的體驗店中,而是每一場都以「劇場」的形式呈現,搭建真實的場景和演員,用虛實結合來達到最好的體驗效果。而場地也選在了極具藝術氛圍的海上世界文化中心。

此次體驗活動一共2天,每天4場,每場只限10個人體驗。


由於場地、人數,以及「演員」參與到其中,就決定了這樣的體驗難以複製,而且成本也比我們平時所體驗的VR電影要更高,這也是為何會定價1000元/次的原因。


而體驗者對於這種沉浸式體驗究竟感受如何,我們從現場還是收集了一些很有趣的反饋:


一位自身也是編劇的人提到,他看完之後,覺得這個作品製造出了一種很迷人的矛盾感:在現實的空間製造出了虛擬的體驗,而在虛擬空間製造出了現實的影像。在後台、貨梯、過道這些本來是很平常而且你很難去改造的環境中,卻製造出了一種很超現實、充滿幻想元素的沉浸式表演。但VR影像本來就是一個可以讓人自由發揮的虛擬空間,卻做出了一個觀眾在裡面不能自由探索、也不能對話、交流,徹底被動的、強制性的視角。他覺得 這種反差帶給他非常大的啟發性。


而另一位設計師表示,在體驗VR的時候,她感受到了一種無助和憤怒,因為她在故事裡,雖然代入了主角的視角,但自始至終並不能代替他做出最終的選擇,也無法干涉這個結局的走向。


一般影視作品中,觀眾就是觀眾,演員就是演員,角色的命運都是他們的,跟自己無關。而用VR代入了主角的視角,就彷彿看著自己的身體不由自主地做出了自己不想要的選擇,她在這個故事裡感覺到了自己彷彿一個「失語者」。


這讓她感受到了人生中其他的時候,也會有這種無力感。好像大家都覺得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然後整個大環境也在推著你去做出合乎大家期待的決定。她只是看起來是自由的,實際上並不是。


很多人希望影片中能夠有交互,有更多的選擇權。但故意不加入交互,反而才是導演真正的用意,他想通過這樣的虛實體驗想讓大家更真實地感受到何為「自由」和「不自由」。


在陀螺君看來,與市場上追求刺激、恐怖、新鮮的VR體驗相比,這場體驗想要給人留下的是「思考」。而這種區別於大眾市場的體驗,就像歌劇一樣,只屬於小部分人,其高成本也註定難以市場化,但或許正是因為如此,這場體驗才會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陀螺 的精彩文章:

谷歌宣布YouTube VR正式登陸Oculus Go
韓國Skonec推《Beat Saber》線下專用街機,將在中韓同時發布

TAG:VR陀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