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阮玲玉傳》② | 你會遇見誰,早就註定了

《阮玲玉傳》② | 你會遇見誰,早就註定了



文 | 方子心  · 主播 | 阿嗚




回顧:




昨天,我們讀到了小鳳根短暫而幸福的童年時光,也隨著她感受到了失去至親的悲痛無助。

 


阮用榮的逝世,將妻女何阿英與小鳳根推至生活的暴風驟雨下。相依為命的母女二人不得不艱苦地跋涉在漫漫人生路上。


 


為了照顧年幼的女兒,何阿英決定帶著小鳳根去給大戶人家做幫傭。邁入深宅大院的她們,會有何種遭遇?母女二人的前路,又將通向何方?讓我們一起開始今天的共讀。





庭院深幾許


 


坐落於乍浦路的張家公館,在上海頗有名氣。公館主人張老爺早年沉浮於政壇,辛亥革命後又投身向商海。




其老辣的手段與精明的眼光,為張氏一族夯(hāng)實了深厚的家底。


 


都說「虎父無犬子」,張氏一族便是如此。張家共有四位公子,老大張慧沖,老二張晴浦,老三張慧民,老四張達民。


 


大公子張慧衝天資聰穎,早年從事航海事業,而後投身電影行業。




更堪稱讚的是,迷戀東洋魔術的他,在多年的努力下竟將愛好練至極致,最終成為了海派魔術的創始人。


 


若要概括張慧沖的特質,那便是「做什麼,成什麼」。

 


二公子張晴浦與三公子張慧民皆從事電影事業,他們雖不及長兄耀眼,但也都是有志之士。




而四公子張達民雖生得白凈斯文,可卻徒有一副好皮囊,內里空洞虛張。




 


在大公館做傭人,無疑是極為勞累的,對於才遭家庭巨變的何阿英來說,更是如此。家務瑣事累身,喪夫之痛累心。可身心俱痛的她,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進入張公館的頭幾個月是最為要緊的,稍出差池,就有被解僱的危險。何阿英每天起早貪黑地幹活兒,不為活得好,只求活得了。


 


轉眼過了一載,何阿英終於在張家立住了腳跟,並且為女兒掙來了上學的機會。





阮家有女初長成


 


「玉英」這個名子是進入私塾前改的。陌上人如玉,英姿綽約生。何阿英雖沒有大學識,可為女兒取的名字卻極為相稱。


 


玉英先在私塾學習了一年,後因不適應私塾的傳統課程而轉到了崇德女子學校。




崇德女子學校由教會創建而成,不但教學內容偏向「西洋化」,而且不收貧困學生的學費。


 


這樣的機會,本可滿足玉英對新課堂的嚮往,也不會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但何阿英卻顧慮頗多,心事重重。


 


在一個將人分為三六九等的社會,窮意味著低賤,而低賤便會被他人肆意踩踏。




在浮世冷暖中多番沉浮的何阿英早已對這些麻木,可她卻不想自己的女兒再受旁人的冷眼。


 


玉英在正式入學前,何阿英曾語重心長地告訴女兒,千萬不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是傭人之女的身份。那將是「不能見人」的難言之隱。


 


令何阿英料想不到的是,這番叮囑竟會成為女兒一生的桎梏。





 


崇德女子學校與時俱進地開設了英語、舞蹈等課程。從小頗具藝術天分的玉英很快就在學校的各個活動中嶄露頭角。




小學畢業後,玉英又如願進入了崇德女子學校的初中部。


 


也許是從小便與殘酷的人生直面相向,年僅十來歲的玉英,舉手投足間總會不經意地顯露出超越同齡人的早慧與成熟。




這使她小小年紀便散發出一番獨特的韻味。


 


真可謂是「亭亭長成,瓊葩吐艷,郎朗照人,雖荊布不飾而韻致嫣然」。(聯華公司出版小傳描寫)


 


生活漸為順遂的玉英不知道的是,生活給予的饋贈從不會白給,一切早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命運的交織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玉英是傭人之女的消息,不脛而走。




從前那些只敢涌動在暗處的流言蜚語,一時之間便猶如叫囂的利劍般刺向她。


 


生性敏感、內斂的玉英不敢與人當面發生衝突,唯有獨自掩起猙獰的傷口。


 


興許是命之所至。在玉英最脆弱之時,張達民出現了。


 


他對她的生活殷勤備至;他對她的母親尊重有加;他對她的興趣了如指掌。他們在一起時,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好似丟失多年的另一個自己。


 


可玉英不知,那些默契,那些偶遇,那些情深,不過都是有心人設計的劇情罷了。


 


料不到,算不到。演戲的人了無真情,看戲的人卻動了心意。


 


玉英自進入張公館後,曾與張達民有過幾面之緣。但那時,他們一個是低賤的僕人之女,一個是高高在上的小少爺。




縱使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二人的生活還是猶如平行線般,毫無交集。


 


直到張達民十八歲的那年,他們的生活才真正交纏在了一起,這一纏便是一生解不開的結。





 


每當提起與張達民的初識,成名後的阮玲玉總是有意地修飾著說辭。


 


少年時期,母親的囑咐與同學的冷眼都深刻地教會她,僕人之女是難以啟齒的事情。她曾表示,自己是在十六歲時經同學介紹才認識了張達民。


 


這一說法曾得到了媒體的信服與傳播,直至多年後才從導演蔡楚生的文章中真相大白。


 


「她在十六歲時即被一個浮浪狂的官僚子弟所佔有。」


 


混到大學文憑的張達民畢業了,同時他也主動「失業」了。不願被工作束縛住的他,就此過起了遊民生活。也是此時,玉英的美貌引起了他的注意。


 


張達民沒有想到,老宅中竟有如此佳人,傭人之女鳳根轉眼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僅就一眼,便攝走了他的魂魄,偷走了他的心。


 



情之所起


 


為了接近玉英,張達民先從何阿英那裡找到了突破口。他改掉了以往的少爺口吻,轉而對何阿英和顏悅色起來。


 


每當何阿英出現在他面前時,張達民便有意無意地與其搭話,並打聽起玉英的喜好。


 


通曉人事的何阿英,怎會看不出張達民的心思,但倘若女兒真的能得到少爺的垂青,又何嘗不是一條好出路呢!


 


自此之後,張達民便總會「偶然」出現在玉英的生活中。


 


張達民知道玉英從小缺失父愛,在學校又被人看不起,因此他便抓住了這兩點,開始向涉世未深的玉英展開攻勢。





 


在生活中,他對玉英極盡體貼與照顧。在精神上,他又絲毫沒有高人一等的少爺架子。


 


這既讓玉英感受到了關懷,也讓她得到了尊重。


 


玉英喜歡跳舞,張達民便經常主動與其探討舞蹈的藝術。玉英欣賞鄧肯,張達民便特意買了《鄧肯自傳》送與她。


 


就這樣一步步地瓦解了她的防備與戒心。單純的玉英很快將張達民視為知音,並義無反顧地投向了那甜蜜的牢籠!


 


可愛情縱使甜蜜,也不能化解生活中所有的苦澀。名門公子與僕人之女的故事,也絕不會就此順遂。




 【結語】




今天,我們隨著玉英的腳步一同踏入了張家公館,目睹了下層人生活的艱辛。




一同踏入了學校,看到了學校生活的多姿多彩,也感受到了人心的涼薄。


 


我們知曉張達民的別有用心,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玉英向他靠近。


 


他們的愛情故事會就此順遂嗎?




陷入熱戀的二人,又要面對哪些外力呢?

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今日話題】


 


雖然張達民不是玉英的良人,但在其追求玉英的過程中,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那麼你在追求愛人時,曾經做過哪些事?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故事,歡迎轉發給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我們明天見,晚安。






簡單1步,完成打卡




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參與到共讀打卡中來啦


現在點擊下方打卡按鈕


一鍵記錄你的共讀成長


每晚9:30,我們不見不散!



▲共讀打卡,記錄成長




-領讀-



方子心,一個愛吃美食,賞美景,讀美文,想美事兒的美女子。微博:包仔心。



-主播-


阿嗚,遊走在舊世界的大齡兒童!微博:弓長一業li,郵箱:386257357@qq.com.




編輯:任之




正在共讀《阮玲玉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男子違章15次被準新娘退婚 | 細節,才是檢驗男人的試金石
李亞鵬給李嫣的教育,每個父母都該學學

TAG:十點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