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最大科學獎出爐:首期10億元,為青年科學家「雪中送炭」

中國最大科學獎出爐:首期10億元,為青年科學家「雪中送炭」




編者按


從2019年度獎勵50人共3000萬元,連續五年,到第五年年度頒發獎金總額將為1.5億元,新的「科學探索獎」將成為我國年度獎金總量第一,這是騰訊公司馬化騰先生在《知識分子》主編、北京大學教授饒毅建議後,與多位科學家討論,得到國家科技方面領導支持,與楊振寧等科學家共同發起的科學獎,它的一大特點是獎勵4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今天,騰訊基金會發布消息,科學探索獎首期投入10億元。




撰文 | 李曉明



責編 | 陳曉雪


 


 

 




馬化騰和饒毅交流,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




《知識分子》編輯部熟悉主編饒毅不時有一些創意想法,北大及其他與饒毅工作的單位也了解。不過我們並未預料到2018年5月3日他在深圳與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會面的結果。半年之後,11月9日,騰訊基金會宣布設立首期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



一個旨在為青年科學家雪中送炭的獎項,就此誕生。


 


支持中國的青年科學家,能夠有力地推動中國出現卓越的基礎科學、先進的應用科學,為中國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原動力,為造福人類提供共享的智慧結晶,這是馬化騰和饒毅達成的共識。




今年下半年,騰訊股價高位跳水,大跌40%,又有內部架構大調整,但馬化騰調研、諮詢、討論科學探索獎一事始終未停下。「馬化騰不是忽悠型、而是實幹型企業家,他真心關心中國的發展,相信科學對中國的重要性」。饒毅感慨說,「他對青年科學家的支持,自始至終沒有絲毫動搖過,獎金的數量也沒有因為騰訊市值縮水而有任何減少。」




此刻,已經有一大批科學家站在「科學探索獎」的身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清華大學教授毛淑德,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高文、謝克昌、程泰寧,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施一公、潘建偉,著名數學家張益唐,美國科學院院士謝曉亮,擔當發起人;徐匡迪、王志珍、徐冠華、潘雲鶴、許智宏等院士專家,出任科學探索獎顧問。




還有一批科學家,即將加入九個科學評審組。每個評審組五位常任評審專家、每年另外兩位年度專家,將有逾60名專家為提攜支持科學青年捐獻時間和專長。



他們,科學家和企業家聯手,正在以慈善的方式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發展基礎研究和前沿核心技術,目標是對中國科學有益,對國家有益。






一、餐桌旁的一個建議



 


「國家對科學人才需求很大,但人員經費有限制,企業和基金會能否與國家互補,不同角度支持青年科學家在國內安心工作?」




5月3日,深圳,騰訊集團總部38樓。饒毅在餐桌上認真地向馬化騰建議,發揮民間力量的優勢,支持青年科學家。



當天的晚飯吃了兩個小時,馬化騰才知道,連北大、清華等條件看似優渥的一些青年科學家也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他仔細向饒毅詢問,如果設立一個支持青年科學家的獎,該怎麼做,支持什麼樣的科學家,什麼年齡、學科,等等。




他最後說:「這件事情我來想一想,找團隊跟進。」


 


饒毅曾撰文介紹全球迄今最成功的慈善家之一——美國的洛克菲勒,他一生捐款資助了很多大學和科研機構,從今天經濟學世界第一的芝加哥大學、諾獎密度最高的洛克菲勒大學,到北京的協和醫學院,對科學推動特別給力。




中國從歷史上缺乏自然科學傳統,也缺乏慈善資助科學事業的傳統。在過去一百年的時間裡,中國的現代科學系統,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建立起來了。




在饒毅看來,如今國家前所未有地重視科學和技術。在國家管理體系中,科技從教育事業中剝離、獨立出來,意味著需要科學技術真正貢獻於國家發展,這是很大的一個變化。與此同時,國家已經發展到了人才密集時期,優秀人才回國發展是趨勢;而民營和國營經濟,都處於需要通過真正的科技創新進一步發展的時候。



而馬化騰對於科學的興趣,廣為人所知的,已經不僅是小時候擺弄天文望遠鏡想當科學家的故事,近年來,他先後參與了捐贈未來科學大獎,承諾3年捐贈科學突破獎

(Breakthrough Prize)

900萬美元,以及捐贈西湖大學。此次饒毅的提議,正趕上國內熱議核心技術「卡脖子」,讓他對科學有了更深的感觸。




 


二、中國基礎研究面臨巨大挑戰



 


在5月26日的未來論壇深圳峰會上,馬化騰公開談到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移動支付再先進,沒有手機終端,沒有晶元和操作系統,競爭起來的話,你的實力也不夠。現在這個時候,大家要更加關注基礎學科的研究。




過去,大家更關注實用主義,但是我想所有人都清楚我們不能再抱有僥倖心理,一定要投入更多資源去做基礎科學研究。」




馬化騰深圳演講後,騰訊團隊很快開始向科技界諮詢設獎的建議。




7月6日,關於騰訊設獎的座談會上,與會的14位科學家來自北京、上海、西安、杭州、深圳、南京,專業背景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天文、計算機以及交叉學科等,年齡分布從35歲到76歲。




馬化騰的思路基本明確。「其實,錦上添花的時候可能是大家並不需要的,我感覺反而是雪中送炭——早期、針對人才、特別是有潛力的青年科學家,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這方面可能更重要。」




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韓啟德院士,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等科學家,對設獎支持青年科學家大為讚賞。




「從歷史的角度思考問題,駐南使館被炸,炸醒了我們的軍隊國防現代化。」賀福初表示,最近中國關鍵核心技術遭遇各方挑戰,也將成為中國科技的歷史性拐點,自此之後,中國社會上下,大家都知道必須要靠創新驅動發展,而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教授表示:「民間資金支持中國科學,這個動議,在中國社會的發展歷史和中國科學的發展歷史當中,都是很重要的突破。」




原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中國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科學院化學所研究員郭傳傑認為,這將是我國科技界近年的「象徵性大事」之一,企業支持科學在中國是「開創性」的工作。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朱邦芬認為,該獎項「將對中國科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則表示:「非常感動騰訊在取得階段性成就後支持科學,這一舉措正當其時。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獎的設立,引領中國未來的科技創新,為國家戰略創造條件和氛圍」。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前所長李國傑評價道:「這一獎項能夠起到帶頭作用,促進更多民間企業家支持科技創新和科學發展,能實現這個目標很了不起」。






三、青年科學家的痛點



 


「回國後,到底是什麼東西限制了你們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地投入到前沿的、自由的、甚至是冒險的研究里去?」




2018年7月5日,80後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把問題拋給了11位自己相熟的青年科學家,他們來自北京和上海的大學和國立研究所。




「我希望他們給出一個真實的痛點,最終反饋的信息,還是讓我有點吃驚。」第二天,王立銘飛到北京,在上述座談會上分享了自己的調研結果。他是唯一受邀的青年科學家。




馬化騰也來了,他側過頭來,認真聽這位語速很快的年輕人發言。




「痛點還真不是缺少研究經費。我採訪的這批人確實在各自領域做得不錯,五年內基本上可以拿到1000萬左右的經費,支持他們做前沿的冒險研究」。王立銘說道。




「實際上一個非常真實的痛點是,安家在一線城市導致的生活壓力。我把每個人付了多少首付,拿到多少安家費統計了一下,算出來平均缺口大概在200萬元左右。尤其是面臨這三五年的房價,是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




王立銘繼續說道,「特別大的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跟科學研究是有矛盾的。如果你每天走進實驗室,跟學生聊的時候,腦子裡還在想這個月房貸怎麼還,或者小孩去哪裡上小學,這個本質上是無法甩開負擔去做前沿的、冒險的研究的。」




「高校確實不太缺錢,科學院其實也不缺錢,它缺人員的費用。我也舉個例子。中國的『天眼』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

建設經費十幾億元,但是沒有一分錢人員經費。」國家天文台前台長嚴俊也在發言中提到。




「買得起馬,配不起鞍」,中科院院士崔向群2016年就曾向《人民日報》訴說:「為啥國家花了這麼多錢建設大科學裝置,卻沒有配套的人員管理、薪資發放機制?」 




而就在上周,一則FAST十萬年薪難招人的報道刷屏,再次印證了類似的困境在中國的科研體制里並未得到根本改善。




在座談會上,馬化騰對此深有感觸,他談及一次和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潘建偉的談話,得知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的團隊有一波青年人才很難留得住,卻又不知道該用什麼模式合作。一方面國家科研機構和高校建設的科研平台,青年人才不能完全脫離開,平台的科研經費很多,但另一方面,對人才的薪酬又無法突破。






四、評獎由科學家們「說了算」



 


從2019年開始,每年將有50位不超過45歲青年科學家獲得科學探索獎,每人獎勵60萬元,連續5年。




「這筆費用由獲獎人自由支配」。10月19日,科學探索獎第一次發起人會議,與會科學家最終形成共識。「年輕人可以放心使用,不要再被忽悠捐出去」,一位科學家大聲地補充道。




經歷半年時間的調研、諮詢和討論,這次會議上也明確:科學探索獎獎勵的領域將主要集中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包括數學物理、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技術、前沿交叉技術九大領域。




與會專家都希望科學探索獎做出自己的特色:不獎項目,不獎成就,就是獎勵人,而且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讓有能力有興趣的人,心無旁騖地投入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的研究,幫助中國未來科研發展。




馬化騰說,應該更加關注更底層的、更基礎性的、可能市場上不感興趣的基礎研究和前沿核心技術,大家覺得頭幾年可能根本沒法轉化成商業價值。這些領域恰恰就是現在被忽視的地方。而且也是一個痛點。唯其如此,這個獎才能真正讓青年科學家沉下心來做自由的探索,從而幫助到中國科研,幫助國家創新發展。




科技部前部長徐冠華當場給馬化騰點了一個大大的贊。他說,中國企業家過去支持教育,像香港的李嘉誠已經成為範例,但是給科技的錢很少,特別是給基礎科研,給前沿核心技術的更少,因為這是沒有利的。馬化騰開了一個好頭。科學探索獎將帶動全社會關心科學的發展,這對我們國家和民族是很大的貢獻。希望更多的企業家能夠有遠見來支持這樣的事業,把錢用來支持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大事上來,而不一定非得解決應用。




留給科學家們的問題是:怎樣才能選對人,讓獎勵真正發揮作用?




在中國,這遠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我們中國的評獎太複雜,每年耗費了多少人力和物力,包括申請人、評審人和組織者,如果為了堵住漏洞搞得很繁瑣,就又陷入到中國評獎的泥沼里了,很難辦。」一位科學家坦言。




在第一次座談會上,王志珍院士就疾呼:應該要堅決反對、堅決摒棄我們當今社會裡頭評獎、評項目當中需要走後門、搞小團體、搞桌子下面那些很不好的事情。好像不去做那些事情,不低下頭來,你就拿不到一樣。我們要能夠做出一種新的、真正講究科學的獎勵來。




候選人從何而來?是通過單位或者社會機構提名推薦,還是個人申報?




一位科技界管理者直言,不要高估單位、行政部門或者是學會、協會的「權威度」,因為這種部門傾向越來越嚴重,都想推自己的人上去。如果通過行政部門推薦,則很可能讓這個獎變成了一頂新的帽子,而且容易論資排輩,搞平衡,從而失去意義。




一番激烈討論後,提名的標準並未敲定,但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學者個人推薦,不管是院士,還是對青年人更加了解的院系主任、科研院所所長,都應該是他們作為學者身份的個人推薦。




因為,提名的核心就是,誰提名誰負責。這意味著,提名人將用自己的聲譽為候選人背書。




「但是也應該允許個人報名。科學探索獎不是甄選院士,是選拔年輕人,而不是到了一定程度再去遴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提出,而且年輕人不一定都認識院士,如果只是提名制,很可能把一些有潛力、知名度不高的人排除在外了。




「個人報名可以,重點要看proposal,寫一個好的proposal是最高的門檻。」美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講席教授謝曉亮表示,一個proposal里的idea很重要,但是一些年輕人的idea很可能是以前跟著別人做的,這就需要甄別,對評審要求就變得非常高。




另外,大家一致同意,對於出現學術道德問題的候選人或者獲獎人,都將一票否決。




最終的評審細則將在匯總各方專家意見後,於2019年1月初正式公布。




為保證整個獎項運作,科學探索獎的評審最終突出強調,評審機制、流程和結果,真正由科學家們「說了算」,匯聚學者的智慧、品格、專業眼光和判斷,不唯出身、不唯帽子、不唯派系,才能選出正確的獲獎人。




11月9日,作為科學探索獎的發起人,饒毅、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施一公、高文、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科學探索獎顧問委員會主席徐匡迪,分別寄語青年科學家,為國家的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為國家引領世界作出重要的貢獻。








更多精彩文章:





物理學家30年前遭遇的問題,至今沒有改善


 



專訪CRISPR發明人:基礎研究也能帶來創新性應用










▼▼▼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知識分子書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怎麼說你才會聽?如何在親密關係中提建議
比爾·蓋茨:貧困是一種必然嗎?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