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名醫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

古代名醫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

說到古代名醫,往往被廣為傳頌的多是他們年少時博聞強識、刻苦學習,學成後救治眾人、妙手回春的故事。其實很多古代名醫光鮮亮麗的背後還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也許正是這些坎坷的經歷讓他們走上了醫學之路。

提到醫聖張仲景,很多人會想到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這是一部中醫臨床經典之作。翻開這本書的序言,我們就能看到這位名醫當年經歷的辛酸故事:仲景出生於一個二百多人的大家族,可謂人丁興旺。

然而東漢末年戰亂四起,疫病流行,他的家族也未能幸免於難,在不到十年時間裡,家族中去世的人就有三分之二,而死於傷寒的又「十居其七」。張仲景「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於是開始著書立說傳醫道。

還有一位名醫生於戰亂頻發的南宋時期,他就是李東垣。據《元史》記載,李東垣出生於名門望族,家境富庶。然而他沒有像那些紈絝子弟一樣吃喝玩樂、不務正業,而是先後拜師接受儒家正統教育,結交的朋友也都是有學問有品德的人。

無論是從家世來看,還是從自身條件來看,好像李東垣這一生註定要順風順水。然而人生無常,母親王氏突然罹患重病,李東垣為了照顧母親,經常是「色不滿容,夜不解衣」,還「厚禮求治」於當地很多名醫。

母親不停吃藥,史料記載「百葯備嘗」,然而病情不見好轉,最後在病痛中去世。遺憾的是,直到母親去世,李東垣和他的家人也沒弄清楚母親到底是患了什麼病,何以不治?

李東垣想來想去,母親從生病到去世一直忍受病痛的折磨,而自己卻不能為母親分擔些什麼,這能稱得上「孝」嗎?於是,他立志學醫,四處打聽當時的名醫,不惜重金求教,最後找到當時的易水學派開山祖師張元素拜師學習,終成一代大家。

有人是失去親人後化悲痛為力量,立志學醫;也有人是失去舉案齊眉的伴侶,才痛下決心走上醫學之路。

提到傅青主,就要說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傅青主女科》了。而傅青主專研女科,可能就與當年妻子去世有關。傅青主生於明朝萬曆年間,小時候是讀書過目不忘的神童,成年後入仕途,一路順風順水,二十歲時就小有成就,成了一名廩生。二十二歲時,他娶了妻子張氏。張氏出身於書香門第,知書達理,信奉佛教。二人雖是包辦婚姻,卻過得恩愛無比,羨煞旁人,還生有一子,可謂人生美滿。

但好景不長,沒過幾年張氏病了,經醫生診治後沒有任何好轉,不久就去世了。傅青主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佛恩亦何在?在爾早死也。」妻子一生善良,又信奉佛教,可是佛祖的恩典在什麼地方?妻子的病逝對傅青主來說是人生的巨大打擊,此後,傅青主終生未再娶妻,潛心研究醫學,終成一代名醫。還有名醫是自己從小生病,受盡折磨,而後走上醫路的。

這首先要提到唐朝的藥王孫思邈。關於孫思邈的傳說有很多,其中一個便是說他活了140歲,更神奇的是,他死後過了很久面色不變,舉屍入棺時,猶若空衣,人們認為他羽化成仙,升天而去了。

這些故事無從考證,然而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自訴「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平生數病癰疽」。孫思邈自幼體質就不好,總是生病看大夫,吃藥花錢花到家裡都沒了積蓄,且生平多次患癰疽之病,苦不堪言。用現在通俗的話講,孫思邈就是個「病秧子」。

正所謂「久病成醫」,這樣的經歷使得孫思邈有心潛入醫學之境,救己亦濟人。清代醫家王孟英,幼時經歷比孫思邈還要慘。王孟英自幼家貧,在他出生之前,家裡生過三個男孩都夭折了,他是第四個孩子,好在王孟英只是體弱多病,病得再厲害也沒要命。他很小的時候就患上了泄瀉,並且一患就是一年,在三歲的時候又得了天花,好在死裡逃生。

因有家學淵源,後來王孟英走上了醫學之路,開始焚膏繼晷、夜以繼日地鑽研醫學,終成為人稱讚的名醫。

講了這麼多古代名醫成名背後的辛酸故事,並不是有意歌頌苦難,而是當我們不得不面對人生困境的時候,不妨堅強樂觀、另闢蹊徑。選擇學醫,小則「獨善其身」,大可「兼濟天下」。

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業,必然要經歷困苦和考驗,大夫這個行當更是如此。親自感受過病痛的折磨,更能體諒病患的不易,也更知道「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含義。

感謝閱讀,若您對佛、道、儒、兵、法、史、易、醫、術、數等文化感興趣,特邀您關注雜談(ID:zatan5),與我一起研學!顯諸仁,藏諸用。歡迎添加我的私人號:cangzhuyong(藏諸用)與我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法 的精彩文章:

中醫的七大門派
中醫順口溜,超實用!最好背下來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