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白海泉:多問幾個為什麼再決策

白海泉:多問幾個為什麼再決策

■鄉村校長·內蒙古興安盟篇③

「白海泉到哪所學校,哪所學校就會很快改觀。」在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教育局工作了20多年的副局長包賀林說,「大家都說他工作有高招兒。」白海泉現任巴彥呼舒第三中學(下文簡稱「三中」)校長,參加工作24年來,轉戰6個單位,先後在4所學校任職校長。那他的高招兒都有啥?「就是凡事都要刨根究底,找到產生問題的根源,再想辦法解決。」化學教師出身的白海泉如是說。

把教師的事兒特別當回事

「校長,節日快樂!」在今年的教師節表彰活動中,白海泉意外地收到2300餘名師生員工異口同聲的祝福。

「這是籌備組設計的一個保密環節,沒有任何排練預演。」表彰活動主持人閆春靜回憶說,「因為白校長總是把教師的事兒特別當回事,上任一年多為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教師節也是他的節日,我們也想給他過個節,對他說聲謝謝。」

閆春靜所說的那些難題,是白海泉去年教代會向教師們承諾要解決的5個問題,也是他上任之初列在自己「問題清單本」上的幾個問題。

找問題、列清單、追根源,是白海泉多年來的工作習慣,也是他認識一所學校的基本方式。每到一所學校,他都會在校園裡走幾圈,每個角落都要仔細看看,並不停地拜訪老教師、與年輕教師座談,把看到的、聽到的問題和意見逐條列出來,再一遍又一遍分類歸納整理、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後再把問題擺到校長辦公會、教代會上,集體決策。

建校初壘砌的旱廁沿用至今,既不衛生也不安全;全校教師上百輛車沒有停車場,還與行人走同一道門;家屬樓排污管道沒有接入大網;最關鍵的是,學校與外界相通的是一條「天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這些看似是教師們對日常瑣碎生活的抱怨,但都上了白海泉的「問題清單」。

最終這些都通過教代會列入學校年度重點工作,一次性解決不了的,就列個月度、季度、半年等分期目標,只要承諾了就要解決。

隨著一個又一個問題的解決,教師們的心熱乎了起來。白海泉接著就開始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打破學科、職級、年齡等限制,公開選聘20位名師,承擔教師評優、學科發展等工作;對於年輕教師,在考核中加大學習培訓權重,開展「師徒結對」活動;要求每個備課組都要申報校級科研課題,並指導教師開展職業生涯規劃。

教會學生怎麼學更重要

從職業高中到旗教研室,再到農村初中、旗縣初中、普通高中,隨著工作單位的變動,白海泉對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的關注點也因需而變,但有一個點他始終緊盯不放,就是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必須得改,這不是行政指令,這是教師適應時代發展的基本職業要求。」每到一所學校,他都會在這方面有所作為。不過,來到三中後,他卻遲遲沒有動手。

「要改,但不能亂改,得找准問題。」白海泉解釋。上任後的第一個學期,白海泉聽了100多節課,「全校的公開課和高一、高二年級所有教師的常規課他基本都聽過。」教學副校長德光明說。

隨著對課堂教學的深入了解,白海泉發現,學校在現行「三環導學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展示都不錯,但一考試就不行。根源在哪兒?「學生可能做了『假預習』。很多答案不是自己生成的,而是從資料中抄來的。」

於是,他組織團隊提出「九大學習行動策略」,將教學改革的關注點從課堂向兩頭延伸,加強了對學生課前、課後學習的指導和監管,從學生學習目標制定、課前預習步驟、聽課管理、複習方法,到作業、錯題、難題管理等各個環節,制定了詳細的指導策略,探索改變學生「偽學習、假努力」的學習狀態。

「課堂,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教會學生怎麼學更重要。」白海泉說,「會學習、愛學習的人以後幹啥都差不了。」

閱讀是一件嚴肅的事兒

翻開副校長尹鐵峰的微信朋友圈,會發現她每天至少會發一條朋友圈,其中有一條主題相同,就是「巴三中『和諧校園書香致遠』讀書活動之美篇佳作欣賞」,從去年10月至今約300條,都是師生讀書心得感悟的文章。

在三中,閱讀是一件嚴肅的事兒,不動筆的讀書不算讀書,並且要天天讀,節假日也不能間斷;在三中,閱讀還有一個隆重的儀式,那就是3月15日舉行的讀書活動啟動儀式和「校長杯」書香班級、書香教師以及書香學生的頒獎儀式。而這個日子,也是白海泉精心挑選的。「我們要引導師生『真讀書』。」他說。

重推師生閱讀,是白海泉來到三中後開出的一劑「治校良方」:「閱讀能力是一個人學習的基礎能力,這是應對新高考和培養終身學習者的基礎,等不得也慢不得。」

學校實施閱讀常態化管理,用制度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師生形成良好閱讀習慣。開展晨讀活動、專設閱讀課,並要求師生同讀。擴展閱讀活動外延,每周填寫讀書成長記錄,定期召開讀書交流活動,利用校報和微信公眾平台,及時刊載傳播師生讀書感悟,逐步提升師生表達能力。同時,注重將學校德育工作與閱讀深度融合,開展經典誦讀,用優秀傳統文化滋潤學生身心。

「學校,是一個允許學生犯錯的地方,學生犯錯不要著急處罰,多問幾個為什麼再決策。」白海泉以這種方式認識學校、改變師生、解決問題。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用這樣的方式看待教育問題。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14日第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小規模」不應是低質量的代名詞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導讀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