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御醫們的醫術,通常都不高明

古代御醫們的醫術,通常都不高明

文 | 楊津濤

自有皇(王)權,即有御醫。

按常理,御醫代表的是國家最高醫療水準。但實際情況是,因為制度原因,御醫們的醫術,通常都不高明。

比如,伴君如伴虎,「獨到見解」常常等同於自招禍端。

據《明史》記載:明仁宗朱高熾做太子時,其妃張氏「經期不至者十月」,御醫會診,一致認為張氏有孕,向太子道賀。唯有一位名為盛寅的御醫,認為張氏其實無孕,而是有病,並開了一副可能導致墮胎的「禁藥」。張氏病情加重,無奈之下要求一試盛寅的藥方。朱高熾遂一面命人將盛寅關押,一面令張氏服藥;若張氏有發生危險,即將盛寅處以「磔死」酷刑。萬幸張氏服藥後痊癒,盛寅也保住了一條小命。

並不是每個御醫都有盛寅這種好運。同治皇帝死後,太醫院院判李德立等,均被「革職戴罪當差」。光緒皇帝、慈禧太后死後,太醫院院使張仲元、御醫全順等,也全被革職。

歷史上甚至還發生過御醫因擔驚受怕而自喪性命者。

嘉靖年間「壬寅宮變」,明世宗差點被宮女楊金英等人勒死。太醫院院使許紳奉命急救,將皇帝從鬼門關拉了回來。明世宗前腳封賞許紳為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後腳許紳就病重將死。許在遺言里說:「吾不起矣。曩者宮變,吾自分不效必殺身,因此驚悸,非藥石所能療也」。意思是:我活不了啦。之前急救皇帝時,自知若救不回來肯定難逃一死,故深罹「驚悸」,已病入膏荒。稍後,許紳就病故了。

客觀醫療環境如此,為趨利避害、規避來自皇權的壓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樂衷於開無風險的補藥,而非治病之葯;樂衷於用「慢治」卸責,而諱言藥到病除)、「從眾診斷」——隨大流,寄望於法不責眾,忌諱發表獨立見解……等,就成了御醫們主修的職業技術。

圖:影視劇里的太醫形象

再如,宮中醫療章程,對御醫而言是「既不任功,也不任過」。

清代民間醫生杜鍾駿,受人舉薦,入宮給光緒帝看病,曾很不解地問內務府大臣:「六日輪流一診,各抒己見,前後不相聞問,如何能愈病?」——當時,共有6名醫生,輪流給光緒帝看病,分別診斷、分別開藥,醫生們之間不許互通訊息。

這種規矩,很明顯是針對御醫「從眾診斷」這一自保之道而設。

針對杜鍾駿的疑惑,內務府大臣的回答是:「內廷章程向來如此,予不敢言」。杜憂心將來皇帝的病治不好,自己可能要負連帶責任,又找到工部尚書陸潤庠發牢騷:

「我輩來此滿擬治好皇上之病,以博微名。及今看來徒勞無益,希望全無,不求有功,先求無過。似此醫治必不見功,將來誰執其咎,請公便中一言。」

陸潤庠的回答是:「君不必多慮,內廷之事向來如此,既不任功,亦不任過,不便進言。」杜鍾駿於是默然而退。

此外,因傳統醫學「千人千方」缺乏規範,用藥決策權最終往往只能歸於「聖裁」。

晚清名醫馬文植,受詔入宮給慈禧診脈後,開下藥方,先「呈內大臣、諸侍醫看過」,再「進呈皇太后御覽」。稍後,李蓮英傳旨,太后認為「馬文植所擬方葯甚佳」,「著大臣議奏應服何方」——要大臣們商議,究竟該用太醫院之前的藥方呢,還是用馬文植的新藥方。

大臣們回奏:「臣等不明醫藥,未敢擅定,恭請聖裁」。慈禧隨後頒布聖裁:「仍用太醫院方,明日同議,著馬文植主稿」——用太醫院的藥方,卻讓馬文植主稿,這「聖裁」,可謂和得一手好稀泥。

御醫無權決定最終的用藥,藥方的審核權在大臣和「聖裁」,尚不是違背醫療規律之最極端者。最讓御醫們手足無措的,是「聖裁」常常親自下手更改藥方。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都曾按照自己經驗,命令更換藥方中的若干藥材。薛寶田等給慈禧太后議定藥方,呈御覽後,慈禧要求將藥方中的「續斷」改為「當歸」。光緒帝改動藥方更為頻繁,曾在御醫開的藥方中,擅自加上「乳香、紫花地丁、白芷」三味葯。光緒不喜歡「杜仲、菟絲子」,「凡醫生有用此二葯者,必圈去不用。」久病不愈令光緒帝對御醫極為不滿,故時常下旨,對御醫進行業務指導他曾指示御醫,「斟酌立方,如生地、元參、菊花、桑葉等清涼養陰之品,每日稍佐二三味,以防浮熱時常上溢」。

圖:子虛烏有的「懸絲診脈」

作為傳統醫學的佼佼者,御醫的醫療水平究竟如何,有很多案例可供參考。

比如,劉聲芳在康熙、雍正兩朝當了30年御醫。有人研究了他留下的醫案,發現經治療後病情好轉的僅7例,效果不明或惡化的案例佔了多數。一名正黃旗二等侍衛和一名宮女,在經劉聲芳治療後死亡,劉因此受到了罰俸等處置。劉聲芳後來被廢黜,是因為被雍正認為「不用心調治,推諉輕忽,居心巧詐」,沒能治好皇帝的病——當時,雍正長期服用丹藥,引起失眠、記憶衰退、神經質、食欲不振等癥狀,相當嚴重。平心而論,這種重金屬中毒,也本非傳統醫學所能診斷和救治。

鑒於傳統醫學的局限,現代醫學自西方傳入後,清廷也開始對太醫院進行改革,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

1906年,太醫院初步制定計劃,設立學堂,招收新生,讓他們先學「中西參用之醫學」,再派到國外深造。1908年,發生光緒帝驅逐御醫事件,因認識到「中國醫理相延古法,並非專門科學」,太醫院加快了選派留學生的腳步。按太醫院的計劃,留學生回國後,「本院醫務逐加改定,分設中西二科,以冀克收完全效果」。可惜的是,計劃尚未落實,清朝就滅亡了。

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宮,中國最後一批御醫們回歸民間,成為普通郎中。此後,這些前御醫們及其弟子,鮮少再有給大人物看病的機會。現代醫學(亦即通常所謂的「西醫」),取代了以「古法醫理」為學術依據的御醫,成為高層政治人物的醫療首選。(筆者註:中醫、西醫乃是一種民族主義語境下的名稱,就學術層面而言,當作「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下文凡涉「西醫」者,均系指現代醫學)

近代政治人物中,孫中山學現代醫學出身,曾開設診所,一生所用皆是現代醫學。蔣介石尊重中國傳統文化,但在醫學上也更相信現代醫學。西安事變中,蔣脊椎受傷,戴笠推薦了杭州的一名中醫,稱「醫傷科,中醫有時實勝於西醫」,但蔣並未採信。他更相信南京鼓樓醫院「西醫」鄭祖穆的意見,「照例醫治脊椎病者,須仰卧或仆卧於石膏模型中數月之久」。

蔣身邊醫官,也都是學習現代醫學出身。如吳麟孫曾在德國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熊丸先後就讀於同濟大學醫學院、華西醫學院。其中,熊丸從1942年起,除了兩次出國外,此後數十年都一直在蔣介石身邊為他治病。蔣信任這些學習現代醫學出身的醫官,「與醫生配合度很高」。

毛澤東去世時,其醫療組全體醫生在護理記錄上簽字,簽名者有胡旭東、陶壽淇、方圻、吳潔、姜泗長、高日新、翟樹職、李志綏、陶桓樂、王新德、薛世文、周光裕、朱水壽、徐德隆、李春福。這些醫生也都是學習現代醫學出身。比如王新德畢業於上海醫學院,是神經病學專家;陶壽淇曾留學美國,是心血管內科學家;陶恆樂是心內科學家;方圻先後就讀於協和醫學院等學校,是心血管病專家;姜泗長畢業於北平大學醫學院,是耳鼻喉科專家。

圖:清嘉慶年間御醫汪必昌《聊復集·怪證彙纂》手稿,被媒體吹噓價值高達2.16億元

注釋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方伎列傳》。

惲麗梅:《清宮醫藥與醫事研究》,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86、83頁。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方伎列傳》。

(清)杜鍾駿:《德宗請脈記》,庄建平主編:《近代史資料文庫(第1卷)》,上海書店出版社,第182頁。

惲麗梅:《清宮醫藥與醫事研究》,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86、83頁。

梁峻:《光緒皇帝與御醫》,《北京中醫》2007年第11、12期。

張田生:《醫療與政治——清代御醫劉聲芳政治沉浮考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

梁峻、曹麗娟:《清末太醫院之整頓》,《北京中醫》2007年第9期。

皮國立:《抗戰前蔣介石的日常醫療經驗與衛生觀》,《中華民國史研究(第1輯)蔣介石的日常生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第302、303頁。

余瑋:《細訴偉人身邊事——訪「紅牆醫師」王新德》,《黨史縱覽》2013年第4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御醫們的醫術,通常都不高明
歷史檔案已公開,共濟會從未操縱世界 | 短史記

TAG:短史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