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開在一億年前的「神秘花朵」被我國科研人員發現,意味著什麼

開在一億年前的「神秘花朵」被我國科研人員發現,意味著什麼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團隊在《科學報告》上報道了一件命名為「靜子花」的化石。該化石發現於9900萬年前的緬甸琥珀中,為被子植物在白堊紀中期大量出現提供了一個新的證據。

140年前,達爾文對於被子植物在白堊紀中期突然大量出現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按照他的理論,一切類群都應該有一個從少到多的發展過程。經過了上百年的研究,人們發現在達爾文所關注的時代之前的早白堊世,甚至侏羅紀都有被子植物,其起源時間應當更早。

開在一億年前的「神秘花朵」被我國科研人員發現,意味著什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王鑫團隊發現的化石保存精美、完整,具有被子植物完全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是十分典型的核心真雙子葉植物的五瓣花。這個化石連同時代相近的其他真雙子葉植物的花、果化石一起告訴人們,在大約1億年前的時候真雙子葉植物突然大量出現在地球上。

雖然真雙子葉植物三溝型的花粉表明其早在1.25億年前就已出現,但它們當時在植被中並沒有形成氣候。經過了大約2000萬年的演化,真雙子葉植物才真正站穩腳跟,在大約1億年前的早晚白堊世之交(俗稱中白堊)大量出現,伴隨著這個變化的是買麻藤類和本內蘇鐵的大幅衰退。

王鑫指出,當年達爾文在化石記錄中看到的並不是「被子植物起源」,而很可能是這次真雙子葉植物的大爆發,而被子植物的起源則另有其時。(記者沈春蕾)

相關論文信息:DOI:10.1038/s41598-018-35100-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吃貨的力量:十年前瀕危的滇池金線?,被養殖到了誰都能吃
《自然》(20181101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