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紐約州長為何要把自己名字改成亞馬遜?贏者通吃!美國城市圖鑑

紐約州長為何要把自己名字改成亞馬遜?贏者通吃!美國城市圖鑑

有人說,在美國,性格能不能決定你的命運倒不一定,但性格多半決定你是生活在東海岸還是西海岸。如果你是個野心家,那紐約絕對能把你吸引地服服帖帖;可若你是個技術宅,那你肯定閉著眼睛都能摸去矽谷。

可是,最近的一些消息,卻似乎預示著城市權力格局的些許變化。據悉,亞馬遜決定將第二總部放在紐約和水晶城(華盛頓特區附近),而谷歌也在紐約大幅擴張。從經濟中心到金融中心再到文化中心,如今的紐約似乎又要頂上科技中心的頭銜了。可以說,在美國再也沒有比紐約更權傾一時的城市了。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總部經濟的紅利當然是甜美而誘人的。以亞馬遜這次的第二總部招標為例,它承諾會為當地提供五萬個工作崗位,投入超過50億美金的建設費用。當然,亞馬遜對目標城市的期待也很赤裸裸:減稅、降費、給補貼。

亞馬遜的「加盟」,對於任何一座城市來說,都會是一注強效的強心劑。亞馬遜總部西雅圖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子:據西雅圖房地產市場研究機構Zillow2016年的調查,七年內西雅圖當地房價上漲83%,租金上漲47%,員工人數擴張了八倍。

於是,北美洲超過200座城市各出奇招,試圖獲得亞馬遜的青睞。比如,堪薩斯城的市長SlyJames就一口氣在亞馬遜上下單了1000件產品,在每個用戶評價上各種安利堪薩斯城,而且全部五星好評;匹茲堡當地的一家餐館則為亞馬遜員工提供了免費吃三明治的福利;而卡爾加里則用最傳統的塗鴉向亞馬遜「示愛」,暗示西雅圖(亞馬遜總部)的員工們:別在天天下雨的西雅圖待了,來我們這兒吧,我們這從1988年開始就用不著雨衣啦。

面對亞馬遜的大單,就連一向傲嬌的紐約市也坐不住了,不僅提供了各種稅收優惠和政策,紐約市還特意讓帝國大廈等所有帶燈的標誌性建築都變成了「亞馬遜橙色」,給亞馬遜做了一個大大的硬廣。紐約州長Andrew Cuomo也豁出去了,稱如果需要,他也可以把自己的名字改成Amazon Cuomo。

最終,亞馬遜還是選擇了紐約。這其中有很多原因,州長改名可能都是最次要的了。首先,紐約有著許多高素質的科技人才。紐約是全球知名的高等教育重鎮,可是長久以來,科技性人才都面臨著紐約還是矽谷的艱難選擇。這其中,一部分人才分流到了華爾街銀行等金融機構,一部分則跑到了谷歌、Facebook等科技巨頭當起了程序員。

隨著科技巨頭的擴張,他們選擇第二總部的觸角自然會更多地伸向高層次人才集中的地方。相對於美國中西部一些鳥不拉屎的地方,紐約對一般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還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隨著紐約在網路安全和VR等新興技術領域的大幅投入,紐約已經形成了在技術領域的良好生態。Etsy,Yext,Tumblr和Wework等公司的成功,也構築起了這座城市在科技上的影響力。到2016年,紐約市從事科技領域的人才已經高達近13萬人。同時,紐約是最靠近市場的地方,也有著最了解市場的人才。而懂得市場,對未來科技產品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不過,這些科技巨頭之所以齊齊布局紐約,更重要的還在於下一輪科技進步的方向:科技不再是獨善其身的存在,未來的增長點必將來自於與既有產業的結合。用中國的話說,就是互聯網+:比如互聯網金融,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而對於這些既有產業,沒有一個城市能敵得上紐約的綜合實力。當這一輪轉向一旦開始,紐約同其他各個城市的距離就會進一步拉大,呈現贏者通吃的格局。

二百多年來,紐約的吸引力一直是個被解了又解的謎。這其中,多元、開放、包容當然是標準答案。不過,紐約對冒險精神的激勵似乎才是它能激發人無限活力的原因,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指向性磁鐵,吸引著無數的野心家們前來,改造和更新著這座城市。

有人說,對亞馬遜員工來說,選擇在西雅圖還是在紐約工作似乎也是一種基於性格的分流:你當然可以在西雅圖陰雨連綿的環境中舒服地過生活,也可以在紐約每日風雲驟變的處境下挑戰自我。畢竟,城市和公司,城市和人,都是相互成就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Media 的精彩文章:

人死了,錢還在?美國社安金迎來6年來最大漲幅是好事嗎?
特朗普警告選民:如果想股票跌,就投民主黨!

TAG:1Med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