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戰爭有為地、為利、為女人,而漢武帝卻為一匹馬

古代的戰爭有為地、為利、為女人,而漢武帝卻為一匹馬

原標題:古代的戰爭有為地、為利、為女人,而漢武帝卻為一匹馬


今天再跟大家講講關於大宛馬的故事。


漢代的大宛(dà yuān)就是現在烏茲別克費爾干納盆地的大宛國包括周圍的一些附屬國。


公元前128年,匈奴冒頓單于勢力擴張,不斷侵略漢朝及周邊小國,漢武帝聽說西部的大月氏(dà ròu zhī)也有仇視匈奴之意,就派張騫qiān前往西域聯合大月氏一起夾擊匈奴。


然而,張騫迷路了... ...


誤打誤撞來到了大宛。

(張騫的艱辛和後來大月氏的糾紛我們等以後再說)


大宛國國王早就聽聞漢朝富饒想來結交,但是交通閉塞,見到張騫來了非常歡迎。張騫回去後向漢武帝說明情況,漢武帝很高興便開通了兩國的來往。



接下來快進20多年到公元前103年


漢武帝最想要的就是大宛的良馬,大宛馬抗疲勞,蹄堅硬,其中有良駒據說可以一日跑五、六百公里,流出來的汗像血一樣,故命名為汗血寶馬。

當時漢朝與匈奴正在作戰,急需良馬來改良品種。漢武帝於是命使者帶千金及一匹黃金鑄成的金馬去大宛國都求換汗血馬。


可是大宛國王毋wú寡也是個愛馬之人,他以汗血馬為大宛國寶而拒絕了,漢朝使節就當著毋寡的面破口大罵,又把金馬擊碎掉頭就走。大宛國王毋寡惱羞成怒立即殺死使團,奪走金銀財寶。


漢武帝知道後也生氣了,就派大將李廣利發兵數萬遠征大宛。


不過打仗歸打仗,這一萬多人的吃喝要李廣利自已解決,李廣利只好一路向所經西域諸國和城市要水要糧,可是這些小國都一點都看不起李廣利部隊紛紛拒絕。


於是李廣利就採用「不給就打,打不過就繞道」之法,一路消耗極大並且行軍緩慢。到達大宛東境郁成城時,部隊僅剩數千人,而且個個人困馬乏,根本打不下郁成城。李廣利想連郁成城都打不下來何況大宛都城呢?於是就上書請求撤兵。

李廣利這一去去了兩年,僅存的兵還不到原來二成,漢武帝表面上惱怒李廣利這幾年真是白乾了,心裡卻大致了解到了西域各國的實力,就下令正在撤兵的李廣利不得通過玉門關,李廣利只好屯兵敦煌。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


上圖大石後的城門近照


當時朝中有人堅持大漢首要當集中兵力對付匈奴,可漢武帝覺得如果連大宛這樣的小國都治不了,有損大漢在西域的威信。於是就動用全國力量募兵到了近10萬人,其中還包括囚徒、小混混等在內,接著交給李廣利讓他再次攻打大宛。


公元前101年,這次李廣利吸取教訓,不再與郁成城守軍糾纏,繞過該城,直襲大宛都城貴山城,首先切斷其水源,然後將貴山城包圍,日夜攻打連續40日。


大宛統治集團內部終於發生內訌,其很多貴族埋怨大宛王毋寡當初拒給寶馬、殺漢使,於是他們就殺了毋寡向漢使求和。


大宛方趕出所有馬匹,任漢軍隨意選取,同時還供給漢軍大量糧食。漢軍取其寶馬數十匹,中等以下馬3千餘匹。又立大宛貴人中親漢派的昧蔡為大宛王,與他盟誓後,然後撤兵東歸。從此大宛服屬西漢。


大宛附近盛產葡萄,當地人還喜歡把葡萄釀成美酒,漢朝使者從大宛把葡萄、苜蓿的種子和種植方法引入漢朝,只是漢朝很長時間沒有大面積種植,葡萄和葡萄酒在大漢就成了一種很高檔的奢侈品,所以說曹丕愛吃葡萄沒有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7度2漫畫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真正的東吳大都督——周瑜

TAG:37度2漫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