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士人精神與教育使命

士人精神與教育使命

中國古代,讀書人被統稱為「士」。今天的讀書人,有許多被稱為知識分子,他們所受的教育,絕大部分來自學校課堂。教育家梅貽琦曾說:「今日中國之大學教育,溯其源流,實自西洋移植而來,顧制度為一事,而精神又為一事。」

中國歷史上曾有太學、國子監、書院等教育機構,或為官辦或為私塾,性質不同。但正如《學記》所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根本的目標都是影響人、塑造人。明代學者黃宗羲曾在其《明夷待訪錄·學校》篇中明確提出,「學校,所以養士也」。那麼,「士」指什麼樣的人,應該具備何種素質和條件呢?

一個人有資格被稱為「士」,首先要把「求道」「向道」作為自己的第一追求,正所謂「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如果沒有將「道」作為根本目標,其他的學習內容就不過是末節之術,這個人充其量只是承載知識和信息的工具而已。

古人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究竟「高」在哪裡?真正的「高」不是地位和財富,而是德行和精神境界,真正的高是能夠「三年學,不至於谷」,可以「從其大體為大人」。冰心曾說,「中國現代不缺少知識分子,缺少的是『士』」,人們看重讀書人、仰慕讀書人,正是因為他們活出了一個人應有的尊嚴和人格。

除了「志於道」的方向感,士人精神的第二層面意味著一種堅定的使命感。曾子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傳統教育理想一以貫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以孔孟為例,他們放棄錦衣玉食,以「仁」為己任。士人與普通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把「仁」和「道」作為自己的基本品格。士沒有恆產,他們不代表經濟力量,而是「知識勞動者」。然而,他們最可貴的是「恆心」,是孟夫子所說的「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無恆產者而有恆心者,唯士為能」。

理想的教育,應該熏陶出知識分子所需要的風骨氣象——其外是一種儒雅之氣、洒脫之氣,其內則是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竺可楨在擔任浙江大學校長時,特別要求學生要「運用自己的思想」,養成「不肯盲從的習慣」;陳寅恪也曾說,大學中人「一定要養成獨立精神、自由思想、批評態度」;黃宗羲之所以說學校應該「養士」,也緣於他認為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探討社會問題的地方。

教育者承擔的責任是多重的,他們不僅有對學生的責任,更有對整個社會的責任。傅斯年先生曾批評學界太懶:「青年心中的問題,不給他一個解答;時代造成的困惑,不指示一條坦途。」他也曾滿心憂慮:「群眾對於學術無愛好心,其結果不特學術銷沉而已,墮落民德為尤巨。」

君子不器,教育者先要樹立自己應有的德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學者李濟曾對其學生張光直說:「每一個中國人,若是批評他所寄託的這一社會,必須連帶地想到他自己的責任。」顏元曾告誡讀書人,「要為轉世之人,不要為世轉之人」。顧頡剛在1919年也表達過這樣的一種憂慮:「為什麼真實學問的勢力不能去改革社會,而做學問的人反被社會融化了?」

這些反思和追問是沉重而真切的,同樣適用於當今時代,我們依然渴望看到士人精神被重新喚醒並回歸教育。可以說,這不僅是中國學術的希望,更是年輕學子的希望,是國家發展和強大的希望所在。

(作者單位系北京師範大學)

《中國教師報》2018年11月14日第1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第十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舉行
上海處置一民辦學校食品安全問題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