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芯一意 酷睿塑造移動性能新指標

一芯一意 酷睿塑造移動性能新指標

筆記本電腦還能變得更加全能甚至無敵嗎?新一季的輕薄機型,已經全方位地突破了我們對強大概念的想像。百變酷睿,從芯打造的各PC廠商今年的旗艦機型,讓我們大開眼界。

近年來CHIP不斷地講述一個故事,即所謂標準電壓的CPU及相關產品定位已經被所謂低電壓的CPU完全顛覆,上至性能型的產品下至入門機型,無一例外,都傾向於選擇性能絲毫不遜色,甚至通過睿頻可以獲得更高突發性能的低電壓CPU(U系列)。在這一變化的背景下,輕薄的標準直接從當年超極本的厚度從18mm直逼15mm量級、重量從1.8kg量級下降到1.5kg水平,同時別看電池容量沒有明顯增加,而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續航時間逐步拓展到10小時乃至13小時,而這一變化的基礎指標是屏幕尺寸從當年定義的12或13英寸量級直接升級到14英寸,用戶再也不用為了便攜性而犧牲使用體驗了。

薄出新標準

18mm、15mm、12mm、10mm甚至9mm,筆記本電腦的厚度記錄不斷地被刷新,使用特殊技術、材料,或者是非銷量主流機型做到薄姑且不論,畢竟厚度這個便攜性的主要指標,只要肯投入成本及控制性能,都能做到更好。真正難的是薄不貴且性能不受限制。

從X到T4x0s,再到X300和X1,總是定義厚度新主流標準的ThinkPad,在2018款(第6代)X1 Carbon系列上又為業界做出了表率,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了這樣一款可用且實用的超薄機型。集成度越來越高的主板,讓X1 Carbon 2018更小的機身中可以放下略大於前代的電池,而8代酷睿處理器,無疑是該機在性能和輕薄方面最有力的保證。可能有朋友會說,老拿這個標誌性的旗艦機型來舉例子有意思嗎,畢竟要1萬塊呢!沒錯,X1 Carbon高端機型,同時也是有些相當銷量的機型,因此其10mm~16mm(最厚)的厚度和1.13kg的重量,具有相當代表性。同時它所採用的技術,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被運用於更為主流的機型。

X1 Carbon 2018的核心是8代酷睿U系列處理器,兩者同時發布,這樣的同步頗有韻味。散熱及性能方面的優勢,並未因主機越來越薄被被削弱,新一代14nm+製程工藝的酷睿處理器,在這方面表現更為突出。從入門機型的Core i5處理器,到最頻率的Core i7-8650U,X1 Carbon 2018都能將其安穩地放置於機身內部,最高可達4.2GHz的睿頻頻率,一方面可以在需要性能的時候以ms級別的時間裡速度達到峰值狀態,又可在負載降下之後,以1.8GHz的超低功耗運行,為機身及散熱系統厚度的降低、電池使用時間的演唱提供有力地保障。

更加強勁

雖然MacBook Air機型是蘋果最新推出的筆記本電腦,不過CHIP還是更看好稍早推出的MacBook Pro(MBP)機型的表現。被自己兄弟(Air)盯著提高性能表現的MBP已然進入了准移動工作站領域,6核12線程的8代酷睿處理器,使蘋果電腦優勢性的多媒體處理工作如虎添翼。沒錯,MBP全面預裝Core i9處理器,性能表現再上一個台階。

在絕對性能與機身厚度之間,MBP竟然用它的輕薄做賣點,這在過去為了性能犧牲便攜性的高性能機型中是不可想像的。而同樣不可現象的還有它的性能表現,根據蘋果提供的數字,macOS平台上最主流的音視頻多媒體應用軟體的性能普遍提升30%~70%,過去要達到這樣的性能表現,非得Mac Pro出手不可,而新一代移動版酷睿處理器就能做到如此強悍了。

另外,做為酷睿處理器平台的眼神,MBP依然提供了4個雷電3介面,換言之不僅可以串聯擴展更多更大尺寸的屏幕,而且可以以目前的Core i9處理器驅動更強性能的外置顯示卡,體現出酷睿平台的性能擴展靈活性優勢。

全天時長

Surface Laptop 2是微軟剛剛公布的全新產品,雖然從技術特性上CHIP編輯更加推崇Surface Book 2,但是看在錢包君的面子上,前者以更為適中的價格、功能和重量,為用戶提供了全天工作的可能性。

要高性能有高性能,要低功耗有低功耗,是酷睿處理器長久以來保持的優勢,在微軟這款入門級筆記本電腦上,它也呈現出這樣的特質。該機有著長達14.5小時的電池續航能力,不要忘了,這是在使用45Wh「大」容量電池條件下實現的。以前面的X1C作為參考,該機型電池容量為57Wh,標稱電池續航時間為15小時,Surface Laptop 2低功耗長電池壽命表現甚至優於這一方面的標誌性機型,畢竟它是微軟的親兒子,Windows 10系統能夠更好地匹配酷睿處理器的低功耗優勢。

功耗低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一天用不盡的電池方面。相比於熱的良導體金屬,以及更為寬闊的散熱器開口,Alcantara材質鍵盤以及軸下散熱器出口,對散熱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Surface Laptop 2大膽採用這樣的設計,與酷睿處理器的低發熱量正相關,根據實際測試,該機表面溫度被控制在40℃以下。44W的電源適配器功率,也是同級別筆記本電腦中最小的一個,側面體現出微軟對8代酷睿平台低功耗優勢的信心。

變形炫技

酷睿處理器的低功耗的U系列和高性能的H系列早已為人們所熟知並被廣泛用於各個定位機型,而隨著其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優勢被引入到更多形態的產品中,如二合一產品,酷睿處理器集成度上的優勢就更為突顯了。英特爾芯上整合一個Radeon的獨顯,是G系列8代酷睿處理器給出的答案,戴爾XPS 15 2in1機型也因此變得與眾不同。

XPS 15 2in1可不是XPS 15機型的簡單改進,它是一款全新設計並未G系列酷睿處理器所優化的產品。它採用360度翻轉屏設計,為此對CPU的低功耗和高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系列酷睿處理器把CPU核心與獨立GPU核心(含HBM2顯存)集成在一顆晶元上,並調整了封裝結構使兩顆晶元的厚度保持一致,利於減小主板及散熱器空間佔用,特別是保持散熱系統與U系列處理器平台基本一致,而所不一致的地方主要是為GPU提供額外散熱保障。

藉助這樣CPU與GPU都更為出色的平台,XPS 15 2in1放心地把機身扣到屏幕背後——散熱便利成不遜色於傳統筆記本電腦,為用戶提供了平板模式、手寫筆功能及遊戲級性能,這恐怕是平板電腦用戶想都沒想過的性能表現,要不是用上G系列的酷睿處理器,想都不要想。如此設計的最終結果是,XPS 15 2in1機型與XPS 15機型的體積、厚度、重量及電池續航能力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前者的Kaby Lake-G核心睿頻更高且帶有獨立GPU,而後者有著更多的核心數量配備GeForce獨立GPU,多種特性組合、多種配置組合以及多種機型組合,是酷睿處理器平台賦予XPS 15系列機型獨有的特性。

一個核芯

電腦最重要部分是什麼?40年了,今天仍是CPU。只不過過去CPU是一個局部,而今天的酷睿則是一個平台、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而不只是一顆CPU。依託酷睿處理器,不僅擁有從低功耗到高性能、從高頻率到多核心、從高集成度到高擴展性等多重PC平台級解決方案,PC廠商籍此衍生出多樣化的機型滿足越來越細分的消費者需求,而消費者也可依據預算和使用場景,更為靈活地選取適合自己的產品。圍繞酷睿處理器的核心位置,英特爾打造了高靈活度的全套解決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HIP新電腦 的精彩文章:

Android P大普及 EMUI 9.0正式發布
Windows 10 19H1新版18272發布:ISO鏡像首次開放下載

TAG:CHIP新電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