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憋屈的國君,欠了一堆債還不起,躲在台上不敢出來

歷史上最憋屈的國君,欠了一堆債還不起,躲在台上不敢出來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春秋時期被孔子認為是「禮崩樂壞」的時期,那是因為他還沒看到戰國時期。春秋時期,孔老夫子還能有恢復禮樂教化的想法,並且為這個目標奔走一生。估計看到戰國時期,他可能直接會被氣死。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雖然表露出對土地、權力的野心,但是多多少少還把周天子當做一回事。齊桓公藉助周天子的權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最不把周天子當回事的楚莊王曾經問九鼎的輕重,但最終也只是問問而已,沒有行代周之事。戰國時期,各個大諸侯國終於拋棄了周天子這個傀儡,紛紛稱王。周天子過得也是越來越憋屈。

周王室本來的控制地域就那麼大一點,之後又折騰出來兩個小公國: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兩國處於自治的狀態。周赧王姬延是東周第二十五任國君,也是最後一任國君,他就定都在西周公國。

周赧王雖然身為周天子,在名義上是天下之主,但是實在過得太憋屈了。整個周王室在各個大諸侯國之間就像是在巨浪中的一葉小舟,只能隨波逐流,左右搖擺。楚國懷疑周赧王與秦國親近,有攻打他的打算;秦國想在東周公國和西周公國之間進進出出,取道攻打韓國。周赧王立刻陷入兩難的境地:借道的話得罪韓國,不借道又得罪秦國。無奈之下只好派人從中周旋。

被這些大國欺壓也就算了,東周公國和西周公國這對難兄難弟也發生過戰爭。西周公國還打不過東周公國,還是韓國從中調停,救下西周公國。

後來秦國攻打韓國的陽城和負黍兩城,西周公國對強秦終於忍無可忍。西周公國孤注一擲,精銳之師盡出,以周天子的身份號召其他的諸侯國出兵結成聯軍,共同合擊秦國。秦昭王盛怒之下,率軍攻打西周公國。西周公國無法抵抗,西周國君親自跑到秦國向秦昭王叩頭謝罪,還把所治的三十六邑和三萬人口都獻給秦昭王。秦昭王接受以後,把他放歸回西周公國。周赧王最後憂憤而死。

周赧王不但政治影響力微弱,經濟也不能自足。《漢書》中記載,周赧王欠了國民很多錢。債主上門來要,周赧王拿不出來,乾脆躲在一個高台上面不出來。後人將其稱為逃責之台。這也是「債台高築」這個成語的來歷。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身份證的前世今生,古代人使用什麼工具來辨別身份
都在黑黃巢,也不看李唐做了什麼事情,唐朝滅亡一點都不冤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