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因為關羽的北伐,造成劉備集團三個重要將領背叛,他們的結局如何

因為關羽的北伐,造成劉備集團三個重要將領背叛,他們的結局如何

本文由【見微知著說歷史】獨家發佈於企鵝號,擅自轉載必究!歡迎轉發分享~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爆發給了各鎮諸侯擁兵自重的機會。他們脫離漢廷的控制,滋生野心,互相征伐吞併。最後曹操、劉備、孫權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劉備原本有很大機會實現「隆中對」,光復漢室。但是由於關羽貿然北伐,導致荊州易手、大將身死。劉備為奪回荊州伐吳,又在夷陵遭遇慘敗。自此蜀漢國力一落千丈,由盛轉衰。三國鼎立的局面也被固化下來。

劉備以仁德著稱,在亂世中深得人心。所以從白手起家再到坐擁荊、益二州,成為一方諸侯,劉備遭到的反叛相對較少。當然背叛孫權的將領最少,幾乎沒有。不過這也是和東吳獨特的政治體系有關。東吳政權與江東的豪族世家密不可分。這些世家支持孫權,孫權將權益反饋回去。朝臣多是這些世家子弟,在江東根深蒂固,難以叛逃。而且東吳的政權最為穩固,也沒有叛逃的必要和機會。所以這並不能說孫權比劉備更得人心。

劉備集團也陸續出現過叛將,除去一些牆頭草和小人物外,重要將領有三個:糜芳、孟達和黃權。而這三個人的叛逃多多少少與關羽的貿然北伐有關。糜家是劉備創業初期的巨大助力。在劉備最困頓時,正是糜家的投資使他東山再起。劉備發跡以後,給糜竺高官厚祿,甚至比諸葛亮還要尊貴;糜芳也出任南郡太守,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糜芳因為與關羽有隙,趁關羽北伐時投降孫權,將至關重要的南郡拱手相讓。

孟達原先是劉璋的部將,劉備平定益州,將其收為己用。取得漢中後,劉備派孟達和義子劉封攻克房陵、上庸等地。這個時候關羽發動「襄樊之戰」,請求孟達、劉封出兵,被二人拒絕。等關羽落敗,孟達感到害怕,再加上受到劉封的欺凌,叛逃到魏國。後來孟達企圖重新回歸蜀漢,被司馬懿奇襲斬殺。

黃權也是益州舊將,因為劉璋的勸說才投降劉備。劉備伐吳的時候,黃權勸說劉備殿後,自己充當先鋒,被劉備拒絕。劉備將他留下防止曹魏的攻擊。後來蜀軍大敗,黃權的後路被切斷,無奈之下投降曹丕。

這三個重要將領叛逃之後,劉備又是什麼樣的態度呢?糜芳投降讓劉備遭受巨大的損失,糜竺把自己綁起來請罪,劉備待他和之前一樣好,糜竺竟然慚愧而死;孟達投降後,劉封又遭受申儀的反叛,戰敗回到成都。劉備因為他對孟達的欺凌和不救關羽將其賜死;黃權降魏後,他的家眷被人抓起來。劉備愧對於黃權,命令全部釋放。由此可見,劉備得人心不是沒有道理的。除了仁德以外,他還有一副寬廣的不被仇恨蒙蔽的胸懷。這正是劉備的人格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乾隆的生母,一生備受榮寵,為何身份遭到後人的懷疑
騎兵對步兵真的是壓倒性優勢嗎?此人曾用兩千步兵打敗三萬騎兵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