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戰爆發了,雙方軍力對比

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戰爆發了,雙方軍力對比

原標題: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戰爆發了,雙方軍力對比


70年前,一場幾乎可以說是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會戰——淮海戰役爆發了。


從1948年11月6日起,至1949年1月10日止,這次歷經66天的、堪稱中國近代軍事史上規模最大的會戰以國民黨軍隊的慘敗告終。經此一戰,國民黨軍隊精銳盡失,再也無力抵禦解放軍的攻勢。



長久以來,關於國共雙方的參戰兵力多以國民黨軍80萬敗於解放軍60萬一說最為常見,然而國民黨方面卻認為自己是以40萬兵力「在無後續補給狀況下苦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想搞清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搞清楚到底多少部隊參戰。

1、解放軍有多少兵力


先說解放軍方面,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為進行淮海戰役,特地成立了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對參戰部隊實施統一指揮,其參戰部隊則由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軍區和中原軍區為主要的部隊聯合作戰。


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代司令員代政委粟裕)參戰有3個兵團15個縱隊(軍)40個師(旅),計36萬餘人;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參戰有7個縱隊19個旅,計15萬人;華東和中原軍區地方部隊參戰有7個獨立旅、數十個軍分區,計9萬餘人。


參加戰役的中原野戰軍正從豫西地區奔赴淮海戰場。淮海戰役中,中原野戰軍共有7個縱隊約15萬人參戰,不過其中4個縱隊在挺進大別山中損失極大,重武器基本丟光,而第1、3、4、6縱隊則為主力縱隊,敢打善拼,在戰役中殲敵較多



在這些部隊中,屬華東野戰軍部隊實力最為雄厚,多數縱隊的兵力在25000人左右,成為淮海戰役中承擔主要殲敵任務的主力。據戰後統計,華野殲敵44萬餘人,佔全部戰績的79%。


第1兵團(又稱粟裕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粟裕),下轄第1、3、4、6、8、10縱隊,計6個縱隊15個師,是華野所轄各部中戰鬥力最強的兵團,華野「六大主力」縱隊,有5個隸屬該兵團,囊括了粟裕全部嫡系,即所謂「葉王陶」部隊(1縱司令員葉飛、6縱司令員王必成、4縱司令員陶勇),擅長運動戰和打穿插,戰果最大。據戰後統計,1縱殲敵38830人;4縱殲敵最多,達72863人,並生俘杜聿明;6縱殲敵30154人。此外,3縱擅長攻堅,8縱攻守兼備,10縱長於阻擊。


淮海戰役中,時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委粟裕(中立者)正在前線給幹部做戰鬥動員。戰前,中央特地成立了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的總前委,負責對來自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及華東和中原軍區的參戰部隊實施統一指揮



第2兵團(又稱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政委譚震林)屬於強弱結合,主力中堅是聶鳳智的9縱,戰鬥力強,完成任務堅決,發揮作用大。據戰後統計,9縱殲敵56492人,俘虜5個軍長。

第4兵團(又稱蘇北兵團,司令員韋國清、政委陳丕顯)的基礎均為新四軍部隊,此前作為一支偏師,主戰華中敵後,策應山東和中原戰場。


野司直屬之兩廣縱隊,雖有縱隊名義,但只編有3個團,可摺合為1個師,不計入縱隊序列。另有第35軍,由濟南戰役起義之吳化文部整編組成,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時奉調參戰。特種兵縱隊,以炮兵為主,下轄6個團(大隊)和一所特科學校。


華野的炮兵,除特縱的3個炮兵團外,還有9個縱隊的炮兵團、5個縱隊的炮兵營,以及山東兵團炮兵團、膠東軍區炮兵團,共14個炮兵團又5個炮兵營。戰前共編有美式或日式105榴彈炮51門、75野炮28門、75山炮220門、重迫擊炮38門,合計大中口徑火炮337門(不含小炮及戰防炮、擲彈筒)。



裝甲兵方面,特縱編有一個坦克大隊,擁有各型坦克21輛,但實際參戰的僅有第1中隊的4輛美式坦克和偵察班的兩輛日式輕型坦克。在戰役中,該中隊多次支援步兵作戰,發揮了一定作用,還修復了國民黨軍遺棄的7輛坦克納為己用。


中原野戰軍有4個縱隊在此前經歷過艱苦的挺進和堅持大別山鬥爭,損耗極大,重武器基本損失,人員不充實,但士氣尚高。經過豫西休整和數次戰役繳獲補充。


地方軍區部隊就近參戰的主要是華東軍區之江淮、魯中南、蘇北軍區,中原軍區之豫皖蘇、豫西、陝南軍區,華北軍區之冀魯豫軍區。這些部隊中,以成建制的獨立旅參加一線作戰,擔負攻擊、阻援、追擊等重要任務,軍分區武裝大多擔負配合牽制、襲擾遲滯、堵截逃敵,肅清殘敵及支援前線等任務。


綜上所述,解放軍參戰兵力計有3個兵團22個縱隊(軍)約66個師(旅)60萬人,這也是當時華野和中野的全部家底。


2、紙面上的實力與實際有差距


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方面負指揮之責的是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劉峙、副總司令杜聿明、孫震、劉汝明、馮治安、韓德勤、李延年。據稱戰前轄8個兵團(綏靖區)31個軍78個師又17個獨立團、一個空軍大隊。此外在會戰期間,又成立了3個軍7個師。因此累計參戰番號達到了34個軍86個師。如從賬面上來看,上述國民黨軍隊的總和加在一起還真有80萬。可事實上,真正參戰的部隊並非如此。

在徐州「剿總」內,劉峙雖然為總司令,但實際擔負作戰指揮之責的則是副總司令杜聿明,其他幾位副總司令則都有實際部隊需要指揮,僅是空掛副職之名。在徐州「剿總」指揮的這些部隊中,以第2兵團和第12兵團最具戰鬥力,這也是整個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軍隊所依賴的兩支攻堅和救火部隊。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中攜帶步槍、輜重炊具的國民黨軍隊伍正在徐州外圍行軍。此戰中,國民黨軍累計參戰番號達到了34個軍86個師,約80萬人


第2兵團(司令官邱清泉),下轄第5、12、70、72、74軍,計5個軍14個師又一個獨立騎兵旅。這個兵團中,第5軍和第74軍位列國民黨軍隊中的「五大主力」,第70軍為第5軍擴編出來的部隊,3個軍的戰鬥力都屬上乘,尤以第5軍為最。然而第5軍所屬第45師由偽軍新近改編而來,第12軍和第72軍分屬東北軍和川軍,都是由曾經幾乎被殲滅的殘部整頓而來,這使第2兵團在執行任務時,戰鬥力大打折扣。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中,在前線炮兵陣地布防的國民黨軍士兵機槍手。身著單薄棉衣的他們,正因為寒冷而點燃秸稈烤火取暖


第12兵團(司令官黃維),下轄第10、14、18、85軍,計4個軍12個師。這個兵團中,第18軍位列國民黨軍隊中的「五大主力」,第10軍為第18軍擴編出來的部隊,第14軍和第85軍也都是中央軍精銳。然而第12兵團實際可以依靠的只有第10軍和第18軍,第14軍名為一軍,實際所屬第303師並未參戰,第10師和第85師則又都有一個團留守武漢。也就是說,第14軍這個三師制甲種軍,真正參戰的只有四個團,連一半兵力都沒有。至於第85軍,所屬第216師因新近成立,也只有一個團在副師長率領下參戰,同樣並不完整。第12兵團的實際參戰兵力約為10萬人。


與前述兩個兵團相比,第7兵團(司令官黃百韜)是開戰之初編製最大的一個兵團,但實際內部派系繁雜。其中第25軍為黃百韜基礎部隊,在兵團中最具戰鬥力,其餘如第44軍屬川軍、第63、64軍屬粵軍、第100軍屬中央軍,不僅與黃百韜沒有絲毫歷史淵源,且又都是會戰開始之初才調入該兵團。因此在實際軍令的暢通上,存在很大問題,這也是導致第7兵團長時間滯留運河不動的原因之一。


第6兵團(司令官李延年)和第13兵團(司令官李彌)同屬中央軍,兩個兵團的實際參戰兵力合計約為10萬餘人。


第16兵團(司令官孫元良)轄兩個軍4個師,屬川軍,作為中央軍出身的孫元良雖有其叔孫震的支持,但對兵團的實際掌控並不牢固,其參戰兵力合計約為8萬餘人。


第1綏靖區(司令官丁治磐)和第3綏靖區(司令官馮治安)都屬雜牌軍,雖轄有5個軍10個師,但派系複雜,涉及東北軍、西北軍、川軍、粵軍等。兩個綏靖區所屬部隊戰鬥力都不強,合計兵力僅約6萬餘人。開戰之初,第3綏靖區即宣告起義,直接導致第7兵團陷入危機。此後的連環效應不斷發酵,終讓徐州「剿總」幾近全軍覆沒。


上述各部如再加上徐州「剿總」直屬部隊、聯勤部隊、空軍部隊等,以及其他如交通警察部隊、護路部隊,以及各地保安部隊等,總計可達到80萬,但在實際上,第6兵團一部、第1綏靖區大部並未參戰,第3綏靖區開戰即起義(戰役中後期又有不少部隊起義、投誠,成為解放軍的補充),聯勤部隊又非野戰部隊,是以在國民黨方面始終認為徐州「剿總」實際真正可用的作戰兵力僅約40餘萬人,而非80萬。

3、此消彼長:解放軍越打越多


解放軍是不是在戰役期間一直保持60萬兵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淮海戰役中、後期,解放軍的縱隊和師(旅)的總數量基本無變化,但部隊的實力卻有較大增強。66天中,各軍區共為前線升級補充了10萬以上新兵。


如華野所屬兩廣縱隊,戰役前原有5513人,戰役後統計的各類減員人數有2585人,但戰役以來的增加人數則有3148人。這裡面,增加的人數多為主力縱隊調撥的解放區新兵,達2832人。截止1949年1月15日,該縱現有人數為6076人。更厲害的是解放軍的「即俘、即補、即教、即戰」。快的話,上午才俘虜的國民黨兵,下午就編進連隊拿起槍戰鬥,這使部隊在傷亡較大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強大的作戰能力。華野4縱12師,在戰役開始時共有7697人,戰役中傷亡3830人,占原有總人數的50%,但戰後,這個師則擁有10505人。國民黨軍隊越打越少,又無士兵可以補充,解放軍卻越打越多,淮海戰役第一、第二階段中俘虜的國民黨軍10餘萬人,大多數都及時補入了解放軍部隊,成為除地方武裝升級外的最主要的兵員補充途徑。


淮海戰役中,解放軍戰士正搭乘坦克行軍。參戰的華野特縱編有一個坦克大隊,擁有各型坦克21輛,但實際投入戰鬥的僅有4輛美式坦克和2輛日式輕型坦克


粟裕曾說:「淮海戰役開始,華野為36.9萬人,戰役過程中傷亡10.5萬人,戰役結束時達到55.1萬人,這中間除整補了幾個地方團外,補進的主要是解放戰士。」同樣,戰後中野部隊中的俘虜成分也普遍達到60%左右。


淮海戰役中,剛從國民黨軍中「解放」的戰士趙慶功主動向指導員請纓,要求發給自己子彈參加戰鬥。戰役中,許多像他這樣的「解放戰士」不斷補充進解放軍,使得解放軍實力不斷增強。以華野為例,在開戰前為36.9萬人,戰役結束時竟增加到55.1萬人


1949年2月,中央軍委作戰部整理淮海戰役戰史材料,形成一個《淮海戰役概況》,該概況中在對解放軍兵力描述上,明確講道:「我集中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及中原、華東、華北等地區之地方軍各一部,共100萬以上的強大兵力,於1948年11月7日在徐、蚌地區發動了巨大規模的淮海戰役。」這個「100萬以上」應該是在統計兵力時,將華東野戰軍(36萬)、華東軍區(30萬)、中原野戰軍(15萬)、中原軍區(20萬)全部都計算在內了。因此,由於統計時間和統計標準的不同及出於宣傳的考慮,將解放軍在戰役之初的總兵力和國民黨軍在戰役期間累次投入的兵力總和進行了錯時對比,得出了60萬打勝80萬的結論。


4、不能忘記500多萬支前民工


在兵力之外,還有一點是不可忽視的,即站在解放軍後面的是543萬民工。無論是60萬打勝80萬,還是100萬打勝80萬,戰爭勝負的結果,從來不是雙方純粹參戰兵力、武器的計算,除了政治上的爭取民心和軍事上的浴血搏殺外,還有更為關鍵的因素,那就是後勤保障。打仗就是打後勤,沒有強大有力的後勤,就沒有與國民黨軍展開大決戰的偉大勝利。陳毅有過一句名言:「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淮海戰役中,解放區組織的民工挑運物資,正在日夜趕赴前線,為前線部隊提供後勤保障。


淮海戰役是一次大兵團持續的大規模決戰,其所需人力、物力的數量是極其巨大的。毛澤東非常重視這次決戰的後勤支援,戰役中要求中共中央中原局、華東局必須會同華北局統籌解決全軍部隊及民工130萬人3至5個月的糧食、彈藥、草料及10萬至20萬傷員的醫治,對人民參戰實行「耕戰互助」的方針。


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下,中原局、華東局、華北局除原有軍隊系統後勤外,先後成立了中原運輸司令部、豫皖蘇後勤司令部、豫西軍區支前司令部、華東支前委員會、華中支前司令部及冀魯豫戰勤總指揮部,組織動員了山東、安徽、江蘇、河南、河北5省的人力、物力給予全力支援。


據不完全統計,各解放區共出動了民工543萬人(其中隨軍民工22萬人,二線轉運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0萬人)、為最初參戰部隊的9倍。動用擔架20.6萬副,大小車88萬餘輛,船隻8500餘艘,汽車257輛,向前線共運送了1460多萬斤彈藥和9.6億斤糧食及其他大量軍需物資,向後方轉送了11萬名傷病員,出色地完成了運輸任務。因統計標準不一,各類史料記載多有不同,有的資料如《解放軍後勤簡史》記載戰勤民工為225萬。


以落後的運輸工具和分散的農村物資,來支持淮海戰役這種巨大規模的決戰,沒有千百萬具有高度覺悟的真心實意擁護革命戰爭的人民群眾是無法達成任務的。


在一切為了前線勝利的號召下,幾百萬民工統一按地區,以擔架、挑子、大車、小車分別編為小隊、中隊、大隊,並以挑子500副、擔架500副、民工3600人編為1個擔運團,華野每個縱隊均配屬1個擔運團。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忍著風雪饑寒,破冰渡河,長途跋涉,支援子弟兵作戰。運糧的在途中遇上雨雪,民工就自動脫下自己的衣服蓋上。運送傷員的遇上敵機掃射轟炸,隱蔽不及,民工們就都撲上去,用自己的身體掩護傷員,有的人為此光榮獻身。山東莒沂縣民工團,用400輛小車運送11萬斤麵粉上前線,途中帶的口糧吃完了,民工們寧可餓肚子,也不肯動用車上的麵粉。膠東有位民工給前線送糧,跋涉千里,鞋子磨爛了,就光著腳推車。每到一地,他就在一根小竹棍上刻上地名。


支前結束時,上面刻滿了山東、江蘇、安徽3省88個城鎮和鄉村的名字。這不是普通的里程記錄,而是數百萬英雄民工戰鬥歷程的象徵,是人民群眾英勇支前的有力見證。


面對齊心協力的共產黨幾百萬軍民,孤立、渙散的徐、蚌國民黨軍隊焉能不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喵星人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蔣介石在大陸最後一次閱兵:眼噙淚水 嗓子嘶啞
志願軍日彈藥消耗量最多的那天,猜猜聯合國軍啥反應

TAG:喵星人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