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分享丨教育信息化2.0建設的系統思考

分享丨教育信息化2.0建設的系統思考


分享丨教育信息化2.0建設的系統思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本文節選自:《電化教育研究》,作者:祝智庭、魏非。

我們都認可,教育信息化建設涉及人員、機制、資源、策略、評價以及環境等要素。然而,我們能看見的僅僅是上述多個要素及外在的結構表現,看不見的是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繫與相互作用。此外,科技革命還帶來了社會形態的變革,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等成了常態,因而我們必須正視將教育信息化建設作為系統形態,以系統思想作為行動綱領,並進行全方位的設計與思考。

基於教育信息化2.0的建設目標,我們對信息化2.0的實踐路徑進行了初步的思考,如圖所示。以系統觀審視之後,我們需要重點關註:頂層設計、標準規範、保障體系、應用發展、能力建設以及環境建設等工作。

分享丨教育信息化2.0建設的系統思考


教育信息化2.0系統建設的實踐路徑

頂層設計:關注教育信息化2.0的理念與需求

理念提供了信息化建設的生命力和願望,需求反映了教育變革的問題和訴求,理念與需求可視作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終點和起點,而頂層設計則是推動實踐行動從起點走向終點的指導力。事實上,我們必須正視,短時期內無法制定出信息化建設中所必須作的方方面面,但是我們可以勾畫出方向和原則,自上而下進行謀劃。我們需要明確,教育信息化建設2.0的頂層設計中,人才培養新模式和教育治理新模式是啟動該項工作的動力因素,所有的頂層設計都需要反覆思量,社會對人才的定義是什麼?社會發展的方嚮應該在哪裡?上述問題的回應有助於我們從全局統籌規劃各方工作。此外,頂層設計有利於我們集中資源高效突破,我們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們制定路線的基本原則,頂層設計中的問題意識促使我們以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為核心任務,聚焦資源於著力點,快速推進彎道超車。

標準規範:放大系統多主體協同效應

標準規範先行建設是國際上開展信息化工作的共同經驗,我國教育部於2000年初就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創建適用於我國國情的標準體系。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感測器、神經科學、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教育中的滲透使用以及教育形態的重構和創新,標準體系的更新是應對上述變化的必要舉措。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需要建立的不僅僅是硬體環境、軟體工具和開發標準,還應當圍繞著誰來用、如何用、如何評等建立相應的規範與指南,例如信息化建設相關主體的能力標準、培訓課程標準以及培訓規範等。標準和規範建立的過程是對相關要素在教育信息化建設中角色、職能、定位以及關聯影響的思考過程,一旦建立,將釐清其作用和發展路線、勾勒其影響和作用半徑,使得系統中多主體之間的對標與合作成為可能,並最大化其協作效益。

保障體系:建立「政企學研用」的保障機制

《行動計劃》中從組織架構、評價機制、合作機制、推進路線、領導責任等方面,對教育信息化2.0的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在筆者看來,多方參與、合作是《行動計劃》文件中傳遞的明確信號,而多方顯然並不局限於教育領域,應當是一種更為開放與融合的樣態。筆者認為,「政企學研用」聯盟應該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形態,即政府、企業、學校、研究機構以及用戶等都參與到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多方參與的形態既是教育信息化建設對系統觀的實踐闡釋,也是推動建設的行動策略,是教育信息化本質內涵所決定的,不受教育、技術及社會發展等外在因素的影響。

應用發展:融入學習空間的技術支持路線

技術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動力,但讓我們遺憾的是「廣大學科教師掙扎於對教育技術的變幻莫測和用處的困惑之中」。我們常常批評教師缺乏信息技術的學習意識與創新意識,然而,智能手機的應用普及引起我們反思,是否是我們對信息技術應用的認識束縛或阻礙了教師?是否是我們無意中混淆了教師作為指導者和作為技術開發者的角色?學習空間是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任務,教育部於2018年4月發布的《網路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指南》,推動各地啟動學習空間建設。筆者認為,學習空間應當是線上、線下融合的無縫學習環境,不僅能為教學提供實景、多學科融合的學習環境,同時還是教師、學生以及家長提供多種工具、技術以及應用的源點,或者換個角度來講,學習空間應該是為教師、學生以及家長提供多種服務的平台,就像智能手機上的APP,在學習空間中用戶可以便捷地獲得多種服務,且當指定對象或提供一定數據之後,直接導出結果以滿足教與學改進、優化的訴求。

分享丨教育信息化2.0建設的系統思考


能力建設:面向未來的發展生態

教育信息化系統中的人員角色,包括了信息化管理者、教師以及學生等。所有角色的定位、智能以及能力需求都需要在教育信息化2.0的理念、環境、需求下去思考,從能力需求、課程標準、培養規範以及能力評價等角度設計發展生態體系。《行動計劃》提出了學校校長擔任首席信息官(CIO)的制度,這既是強調信息化建設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信息化建設需要專業、專門人才參與。教師是實施智慧教育的生力軍,筆者認為,教師能力建設可以通過角色化、團隊化以及微認證三種實施路徑。學生則需要成為技術賦能者、數字公民、知識建構者、創新設計者、計算思維者、創新交流者以及全球合作者。

環境建設:構建智慧學習空間

學習環境建設是實現教與學方式變革的基礎,智慧學習環境是支持學生全面、充分、高效發展的學習空間,應當以傳遞教育智慧作為建設的核心宗旨。為達成該目標,我們提出生態化智慧學習環境設計的四大原則:學生為中心、數據為中心、服務為中心、體驗為中心。同時,我們確定了智慧學習環境應該具備的六大功能需求:無縫連接學習空間,敏捷感知學習情境,自然交互學習體驗,精準適配學習服務,全程記錄學習過程,開放整合數據資源。 其中,開放整合數據資源是個核心難題,因為一方面需要成套的數據技術標準,另一方面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機制推動。

多年來的技術發展與更迭告訴我們,技術不可限量、不可預估,那麼人類的未來將會怎樣?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如何應對科技革命對社會的衝擊?在技術浸潤的現實中如何始終保持教育的社會價值功能?這既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個迫切的現實問題。我們都認同,技術是這場社會大變局的重要變數,然而卻絕非是指引我們的目標和終點,人才培養新模式和教育治理新模式才是教育變革的靈魂和歸屬。

《行動計劃》是國家層面對信息技術具備引發社會變革潛力的恰切認識,是對以往信息化發展歷程的肯定和高揚,同時也是重新思考教育信息化2.0內涵的零點契機。抓住技術變革引發的歷史發展機遇,並為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是每一個教育者應當有的正確姿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我們一方面正處於技術快速更迭帶來的興奮之中,一方面卻深深地為「被取代」與「被控制」所焦慮。因此,在推進教育信息化2.0的時候,我們既要有領航理念,也要有底線思維。智慧教育是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人文性的有機統一,其核心價值是使學生獲得美好的學習發展體驗,這指向了教育的核心使命和社會責任,因而理應作為教育信息化的領航和先導;同時,在實踐過程中,要認真分析與預判潛在風險,面對技術的衝擊和挑戰時恪守底線思維:把適合機器(智能技術)做的事讓機器去做,把適合人(師生、管理者、服務者等)做的事讓人來做,把適合於人機合作的事讓人與機器一起來做,從而構建技術融合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產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發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繫進行審核處理。本文節選自:《電化教育研究》,作者:祝智庭、魏非。

分享丨教育信息化2.0建設的系統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