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來之不易的烏皮橄欖,是大山深處給文玩迷們的饋贈

來之不易的烏皮橄欖,是大山深處給文玩迷們的饋贈

橄欖核雕具有悠久的歷史,至今文玩圈中的一些收藏家仍收藏有上百年歷史的橄欖核雕件。

並不是所有的橄欖品種都能用於雕刻,我國常見的橄欖有青橄欖、黃橄欖和油橄欖,青橄欖和黃橄欖核小且翠,一般用於食用(是吃橄欖的皮,不是核)。而油橄欖核大且堅硬,食用口感較差,一般用於榨油。

只有油橄欖的核才用來雕刻或盤玩。

實用橄欖為了便於採摘,會通過修建控制它株型的高度。而用於文玩中的油橄欖大多都是野生的,且要求橄欖樹的樹齡要在20年以上,因為樹齡越長,結出來的橄欖核才越大。

野生油橄欖樹一般生長在大山深處陡峭的山嶺里,都是人工上樹採摘。由於雨量充沛,陽光充足,這種野生的橄欖樹都長得很高。所以採摘它們非常困難,且非常危險。

成熟的油橄欖表皮發紫,所以文玩朋友們更喜歡叫它烏欖。

表皮發烏是成熟的標誌,沒有成熟的橄欖雕刻師是斷然不會選擇的。一般烏欖在中秋節前後成熟,所以在這個時間段是烏欖的收穫時間。

成熟後的烏欖用沸水煮過之後,表皮就變得容易剝離。剝離下來的表皮可以用來腌制食用,而留下來的橄欖核就比較金貴了。

清洗乾淨後的橄欖核會經過幾次篩選,首先是選出正圓的橄欖核,用於製作手串,野生天然的正圓橄欖核賣得非常貴,一顆可以賣到幾百甚至上千。其次是一些形狀周正的橄欖核,用於雕刻。

新摘下來的橄欖核至少要放置三年的時間才用於雕刻,這樣的橄欖核才能保證足夠的乾燥,且不容易開裂。

橄欖核是價格比較親民的文玩,而且盤玩之後包漿非常漂亮,看著自己的橄欖核變亮、變滑、變紅、變透,我們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讓我們欣賞到如此美麗的文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玩古董寶貝 的精彩文章:

核桃木是武器收藏家的心頭好,它是二戰時期的兵工之王
熊孩子的「敗家」記錄,看看小時候都錯過了多少收藏品

TAG:文玩古董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