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野雞大學」與一流大學

「野雞大學」與一流大學

眾所周知,美國是擁有世界一流大學最多的國家,美國大學的科研實力傲視全球,但是恐怕很多人沒想到,美國的「野雞大學」也是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大學被曝光的「野雞大學」有1500多所,而以美國855所為最多,佔了總數的56%。以高等教育質量聞名的美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野雞大學」?

「野雞大學」與一流大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野雞大學」泛濫成災

什麼是「野雞大學」?「野雞大學」在英語中的通行說法是「文憑工廠」或「學位工廠」。這些學校一般沒有教學樓,也不授課。學生無須學習,或者只需要極少的學習,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文憑。

美國的「野雞大學」如此之多,主要是因為美國政府基本上不管大學教育,誰去辦都可以,跟辦一個小公司一樣。在美國創建一所大學相當容易,學會、機構、個人、公司或組織都可成立大學並頒授學位。一般來說,只需要三個博士、一個律師、一個美籍會計師再加一件25平方米以上的辦公室就可以堂而皇之註冊一所大學了。

不過美國的大學開辦和認證是分開的。雖然美國各類大學多達上萬所,但獲得六大認證機構認證(美國的教育認證機構都是民間機構)的大學則不足3000所。從法律上來說,無論被認證還是未被認證的大學都是合法的,只是毫無辦學質量的「野雞大學」不被權威認證機構認可而已。

但「野雞大學」泛濫成災,為什麼在美國政府就不願意去管管,把大學門檻設高一些,並時時檢查督促呢?

教育市場化帶來「野雞大學」

其實這就是美國教育的特色。美國的政府除了保證所有青少年都有學習的機會而設立公立學校外,其他的教育基本不管,都由市場自發形成。教育其實就與商品一樣,在法律範圍內自由買賣就行。有人願意花錢買個文憑,自然就有人供給,就像有人願意穿很便宜、做工差的衣服,自然就有人製作這服裝。文憑又不涉及人體健康,政府沒必要浪費納稅人的錢,來設置監管高門檻。

美國歷史上有幾次文憑需求高峰,也就產生了幾次文憑供給高峰,這都是與當時經濟繁榮分不開的。

第一次文憑大爆炸是19世紀60年代,那時美國是世界工廠,勞動力需求極為旺盛,像今天的中國一樣。知識和教育背景成為從事職業的首要條件,大學的文憑和學歷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要求獲得大學文憑的人也就空前地多了起來。而當時的大學招生人數又滿足不了這快速增長的需求,於是便出現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波的「文憑工廠」潮,一些「野雞大學」應用而生,專門給那些需要文憑,但又不想真的進大學學習的人們提供現成的「學位」。

第二次文憑大爆炸是是在二戰結束之後,當時有大量退伍軍人等待安置,他們還需要學習一些專門的技術以適應企業要求。為了吸納這麼多的新學生,美國又新開辦了許多大學。當然並不是人人進大學都是為了學習知識的,有的人只要文憑,不要學習。既然有這樣的需要,「文憑工廠」又一次獲得了大發展的空間。

但是,那些「野雞大學」的文憑毫無價值,這不是哄騙僱主嗎?僱主如果都要去調查文憑的真假,豈不是要耗費大量精力?這確實是個頭痛的問題,不過沒關係,這時市場又自動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一些認證機構趁勢而起,正規大學獲得了資格認證,而只管發文憑不教學的「野雞大學」則沒辦法得到認證。這是市場自動糾偏機制在發揮作用,用不著政府來監管。

市場自然會甄別

然而,正是在這看似雜亂無序、泥沙俱下的教育市場大潮中,一些優秀的大學從中成長起來了。有些一開始規模小,多是職業訓練的「皮包學校」,經過幾代人心血的投入,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大學,例如哈佛大學。哈佛大學1636年建立時用的是「劍橋學院」的名號,儘管它和英國當時已經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劍橋大學毫無關係,1639年接受了約翰?哈佛捐贈的四百本書,780英鎊財產就改名為哈佛學院。耶魯大學剛開辦時更寒磣,幾個牧師拿出40本書就作為建校的資本,開始的時候學校沒有校舍,學生分散在6個城市學習。加州理工學院則是從培養技術工人的職業學校脫胎換骨而來的。足見這些響噹噹的名校當時與「野雞大學」起點完全是一樣的。

有好就有壞。還有很多「皮包學校」在發展中仍然成績平平,另外一些學校則分化成了現在的以兜售學歷為主的「野雞大學」,更有一些學校在大浪淘沙中自生自滅,早已不見蹤影。

現在我們可以回答前面的疑問了。為什麼美國會有這麼多「野雞大學」,而美國政府也好像並不太在意?答案就是高等教育市場化。

市場競爭的結果必然是良莠不齊,就像自然生態系統中,雜草和參天大樹是並存的。市場競爭讓大學分化,有的成了「參天大樹」,有的成了「雜草」。雜草不會妨礙大樹的生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雜草刺激了大樹成為大樹,因為雜草佔有了一個生存空間,大樹就要努力尋找到另外的生存空間。在「野雞大學」肆意泛濫的時候,自然也有人需要更好更優質的大學,於是一些大學努力成為品質優良的大學,這樣的大學市場號召力更強,學費可以收得更高,市場回報也更大。著名的哈佛大學一年學費就需要五六萬,更不要說那麼多校友的高額捐贈了;而「西太平洋大學」這樣的「野雞大學」,一個博士學位也就賣到一兩千美元。

這就是說,市場競爭塑造了美國的教育體系,讓美國有最頂尖的大學,也有最多的「野雞大學」。美國的教育市場看起看來混亂,實則卻是健康的。

競爭出良莠,市場自會甄別,這就是美國政府不太注重清理「野雞大學」的原因。在美國,有關假文憑的法律是在各州自行制定的,有的州緊一些,有的州松一些,緊的例如俄勒岡州禁止在州內申請工作時提供假學位,第一次初犯會加以警告,第二次再犯,便加以罰款。也不過如此。

反觀我國的教育體系,所有的大學都被管得死死的,這當然把「野雞大學」給管沒了,看起來是件好事,但同樣也把一流大學給扼殺了,中國大陸的大學在亞洲都算不上頂尖的,更遑論在世界的地位。美國的「野雞大學」生動地告訴我們,一流大學不是管出來的,而是在市場競爭脫穎而出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