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天然氣在中國出局後,美元或將繼續付出代價,正拆東牆補西牆

美國天然氣在中國出局後,美元或將繼續付出代價,正拆東牆補西牆

EIA在11月13日表示,美國不間斷的頁岩氣開發努力將使得該國超越全球其他主要油氣生產商,到2025年,美國的頁岩氣可能佔全球原油和天然氣總產量增量的一半左右。

近幾個月以來,去美元化的聲音,不僅出現在亞歐,也再一次回蕩在美國的上空......彭博社在10月4日撰文分析稱,美元正在失去自己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世界大國現在都在拒絕或繞開它,這些都說明了美元已經失去了「被信任」的標籤。

歐盟主席容克在9月份時說到:「現在歐洲每年進口大約3000億歐元的能源,其中80%都是用美元結賬,但荒唐的是其中只有2%的能源是直接從美國進口的,歐洲的公司購買歐洲的飛機還在用美元,歐洲人竟然被迫用美元購買自己的商品的情況是很"荒謬"的,而用美元支付所有能源賬單更是奇怪的。」,同時,俄羅斯財長也在近日向俄衛星通訊社暗示,有可能在石油貿易中正式使用盧布,棄用美元。

而早在3月份,中國已經通過了用人民幣開展石油期貨貿易,為那些需要繞開石油美元的交易者提供了新的石油貨幣的選擇,而以上這些都意味著,在美國當前的經濟舉措及美元貨幣地位被美國濫用的當下,多國正在掀起去美元化的新行動。

美國知名金融網站Zerohedge更是直言不諱的指出,在美國天然氣和原油產量大增但亞洲出口卻開始萎縮後,作為石油交易的主導貨幣美元在美國能源出口下降後或將繼續付出代價,考慮到現在多國正在石油等大宗商品交易領域去美元化,這更意味著,石油美元體系可能正在逐漸失去市場份額中。

要知道,貨幣的背後是商品交易,沒有交易支持的貨幣如同廢紙一樣,而美元之所以是最主要儲備貨幣,就是因為美元背後是以石油天然氣為代表的大宗商品也均以美元計價來完成交易。

但現在減少石油美元使用量的不僅只體現在亞歐產油國的市場上,現在,就連美國的能源出口也出現大幅下降,據美國8月外貿數據顯示,8月原油出口降至174.9萬桶/日,較7月的213.9萬桶/日大幅減少,其中,中國進口美國的天然氣、原油及煤炭等能源的進口量已經大幅萎縮,根據Refinitiv彙整的船舶追蹤及港口最新資料顯示,中國10月從美國進口的天然氣及原油已削減至零。

對此,路透社進一步稱,這可能會讓美國能源經濟付出昂貴的經濟代價,比如,僅僅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商就將損失近百億美元資金(2017年向中國供應液化天然氣每月的收益約十億美元),並將會讓美國正在失去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進口天然氣且最有發展前景的中國市場,所以,毫無疑問,美國液化天然氣生產的戰略計劃遭受打擊。

此前俄石油總裁謝欽在歐亞經濟論壇期間也表示,在美國正在建設總產能約為每年60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液化廠,其中大部分計劃被送入中國不斷增長的市場。因此,他認為,美國天然氣在中國市場出局後會對美國能源領域構成損失,再比如,在路易斯安那州建造年產800萬噸的Magnolia LNG液化天然氣廠實際上就失去了意義,可面臨停產。

與此同時,美國賣家也正在拆東牆補西牆,尋找新的市場,日前,美國能源部副部長馬克·美尼斯在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透露,儘管美國天然氣在亞太地區出口下降,在中國市場已經喪失了競爭力 ,但日本和韓國可能將成為美國天然氣的主要消費國。

而按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首席分析師伊戈爾?尤什科夫的分析,美國已經將中國天然氣市場讓給了俄羅斯,中國是俄氣的主要買家,2017年佔俄氣公司對外出口液化天然氣總量的19%,且目前這個量還在快速增加。(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全球金錢或正在向東移,加拿大樓市暴跌後,亞洲這座城市房價飆升
外媒:中俄德等國大舉拋美債後,中國錢或正在美債大本營連下多城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