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足足有殲20的兩倍大!日本國產五代機的內置彈艙也曝光了

足足有殲20的兩倍大!日本國產五代機的內置彈艙也曝光了

長期以來,蘇-57和殲-20等一票五代機都飽受外界對其內置彈艙的質疑,幾乎是「每逢佳節」這件事就要被拎出來說道一番。不過,在剛剛閉幕不久的珠海航展上,四機低空飛行的殲-20首度公開展示了自身的隱身彈艙,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無獨有偶,日本防衛省也在近日以展示會的形式公開了其本年度的技術研發進度,並重點提及了日本下一代戰鬥機的相關細節,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首次公布的內置隱身彈艙。

圖為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首次公開的日本下一代戰鬥機彈艙開合動畫細節。注意藍色導彈外觀類似「流星」。

乍一看來,不僅是3D模擬效果圖和CG動畫,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已經拿出了內置隱身彈艙的等比例演示模型,頗有一改之前「拖沓又延期」這種老傳統的架勢。此外,和之前日本24DMU之後在兩台發動機的中軸線上前後布置彈艙不同,本次防衛廳公布的新設計已經效仿F-22A和殲-20,將彈艙改變為橫置雙鉸鏈門的「經典款」。這一顯得務實的舉動不免讓筆者有些感慨,難道日本人長期以來「超英趕美」,總喜歡誇大其詞的夢醒了?

圖為防衛裝備廳公布的隱身彈艙模擬模型細節。注意單個彈艙內部攜帶的3發空空導彈(藍色)。

但隨後筆者的感慨就破滅了:在這架「下一代戰鬥機」的左右兩個主彈艙的3D模型當中,竟然並排躺著3枚和歐洲「流星」遠程空空導彈一模一樣的導彈!換句話說,若日本防衛裝備廳沒有「吹牛皮」,那麼「下一代戰鬥機」的主彈艙將能並排攜帶6發不摺疊彈翼的「流星」,尺寸遠超F-22A和殲-20!

圖為F-22A的彈艙掛架細節。

確切地說,「流星」空空導彈的彈徑要比AIM-120D略大,且它的彈翼不可摺疊。而總共能在主彈艙內攜帶6發AIM-120D的F-22A是以「品字形」布局攜帶該彈,並排裝肯定裝不下,但日本人就做到了,或者說吹到了——看官你說,這奇怪不奇怪?莫非日本防衛裝備廳的技術真正做到了「超英趕美」?

圖為日本防衛裝備廳公布的彈艙等比例模型照片及尺寸。

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筆者很快就翻到了日本「下一代戰鬥機」的彈艙等比例模型介紹展板,找到了它的彈艙能「塞進」3發,共計能塞6發大型遠程空空導彈的原因——

日本這款「下一代戰鬥機」的單個彈艙寬度居然達到2米,總寬度達到4米!

相比之下,F-22A的主彈艙總寬度應在2米左右,而殲-20的機腹寬度為3.5米左右,彈艙總寬度也在2米上下。換句話說,日本「下一代戰鬥機」光光是彈艙總寬度就要比中美兩國的四代戰機機腹寬度來得更大,其設計之天馬行空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圖為數年前日本防衛裝備廳的彈艙設想,相較今日顯得更為現實。

可以肯定的是,若日本防衛裝備廳的這份「藝術創想」最終能變成現實,那我們肯定能見識到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第四代戰鬥機,甚至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戰鬥機」。毫無疑問,無論是現在已經吹破牛皮的XF5小渦扇,還是正在吹牛皮的XF9-1大渦扇,兩台發動機都無法驅動這台機身寬度超過6米,可能達到7米的怪物,而若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這個持續十年之久,在國外合作和國內自研間反反覆復的日本四代機計劃恐怕將同樣黯淡——或許對於等不及的日本航空自衛隊而言,買F-35便是他們對這場鬧劇最好的答案。(利刃/T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西班牙飛行員夠牛:飛到俄羅斯邊境 然後射了一枚導彈
中國正在研製一款「超級天眼」:美軍僅有一種核潛艇能躲開!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