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朱元璋的第一助手淪為該死罪人,李善長花了大半輩子時間

從朱元璋的第一助手淪為該死罪人,李善長花了大半輩子時間

朱元璋時代大殺功臣,其中大部分是帶兵的武將,被殺的文臣當中,地位最高的是太師李善長。朱元璋對李善長痛下殺手,原因很複雜,其中最淺顯的一條,和他的弟弟李存義有些關係。

李善長是安徽定遠人,至正十三年投奔朱元璋。李善長和徐達、常遇春等武將不同,是一個讀書人,又比朱元璋大十幾歲,更為成熟穩重,幫助他出謀劃策,制訂軍政大計和法規條例,起草重要的文件。

從朱元璋的第一助手淪為該死罪人,李善長花了大半輩子時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早期朱元璋率軍出征時,一般都是李善長留守大本營,並在後方籌備軍餉,轉運到前方。所以,除了打仗的事李善長不管,其他的事務他都是關鍵的管理者。

朱元璋成為吳王之後,李善長做了右相國,不久又封為宣國公,轉為左相國,成為朱元璋治理國家的第一助手。

洪武元年,朱元璋稱帝,設立左右丞相各一人,李善長為太子少師、左丞相、統管六部事務。治理國家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李善長參照歷史,以元朝制度為基礎,取長補短,確定了明朝的許多方針大計。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建國功臣,被進封為公爵的一共有六人,其中的五位是武將,惟一的文臣就是李善長,而且排在了第一位,封為韓國公,同時還是太子太師、中書左丞相。李善長的歲祿多達四千石,比徐達少一千石,比其他四位國公多一千石。同時得到免死的鐵券,李善長自己可以兩次免死,兒子可以免一死。

從朱元璋的第一助手淪為該死罪人,李善長花了大半輩子時間

當時被封爵的文臣還有兩位:汪廣洋被封為忠勤伯,劉基被封為誠意伯。但兩個人的爵位要比李善長低了兩級,食祿少了好幾倍,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爵位屬於流爵,子孫不可世襲。

關於李善長的這種特殊待遇,朱元璋是這樣解釋的:李善長雖然沒有親自在戰場上取得戰功,但他資格老,各方面多有建樹,對建立明朝的貢獻不比任何一位大將少,可以比做漢初的蕭何。

朱元璋對李善長的評價如此之高,徐達等人似乎並沒有異議。

李善長熟讀史書,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洪武四年,他因病致仕,後來雖然一度復出,但大體上是退出了權力中心。結果他仍然沒能逃脫殺身之禍,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和他的弟弟李存義有關。

洪武七年,李存義升任太僕寺丞,李存義的兒子李伸、李佑都做了群牧所的官員。其中這位李佑娶了丞相胡惟庸哥哥的一個女兒,如此一來,李善長也就成了胡惟庸的親戚。

胡惟庸也是定遠人,和李善長是同鄉,早年得到過李善長的舉薦。

從朱元璋的第一助手淪為該死罪人,李善長花了大半輩子時間

洪武十二年,胡惟庸被指謀反,和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人被處死。朱元璋在處理胡惟庸一案時,最初根本沒有人提到李存義,更沒有聯繫到李善長。

幾年之後的洪武十八年,情況有了微妙的變化,有人開始把李存義、李佑父子與胡惟庸聯繫到一起,認為他們都屬於胡惟庸黨。朱元璋把他們父子流放到崇明島,仍然沒有嚴厲處置他們。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確定要向李善長開刀,於是他的各種罪名開始浮現出來,而最致命的突破口正是出現在李存義這裡,有人指責他當初勾結胡惟庸,圖謀反叛。

在審訊李存義父子時,終於把李善長也拉了進來。他們交待的大致情況是這樣的:胡惟庸謀反時,派李存義去做李善長的工作。李善長嚇得要死,警告李存義這可是株連九族的勾當。

從朱元璋的第一助手淪為該死罪人,李善長花了大半輩子時間

胡惟庸方面向李善長許諾,事成之後,裂地封王。胡惟庸自己親自前去勸說,李善長最後嘆息道:「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最終,李善長和家族中的七十餘人被誅殺,此時他已經七十七歲。可以免死兩次的鐵券也沒能救下韓國公李善長的一條性命,這也說明了免死鐵券的本質。

於左 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