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Rocket Lab的電子小運載終於「開業了」

Rocket Lab的電子小運載終於「開業了」

經歷了長時間推遲後,美國和紐西蘭小運載廠家Rocket Lab的「電子」低成本小型運載火箭11月11日在紐西蘭北島瑪希亞半島的歐尼努伊站成功進行了首次正式的商業發射,為5家用戶部署了6顆立方星和1個技術驗證裝置。火箭於當地時間下午4時50分(北京時間上午11時50分)起飛,約1小時後將所載衛星部署入軌。

本次發射原定4月20日進行,但因火箭在射前加註合練中發現技術問題而推遲。問題涉及第一級一台發動機的推進劑泵電機控制器。6月23日的發射嘗試又因在倒計時過程中有下靶場地面跟蹤天線出問題而取消。6月27日的嘗試則因倒計時過程中再度發現電機控制器存在問題而泡湯。Rocket Lab CEO貝克8月份接受採訪時表示,公司決定對電機控制器做硬體上的改動,由此需開展一項「徹底的鑒定」,因此決定把發射推到11月份。

這是「電子」火箭的第三次發射,代號「開業了」(It"s Business Time)。去年5月代號為「這是次試飛」的首飛因地面遙測問題觸發靶場安全系統而未能實現入軌,但今年1月21日代號為「仍是試飛」的第二次試射取得成功,還把幾顆小衛星送入了軌道。Rocket Lab隨後宣布「電子」正式投入使用,將啟動常態化商業發射服務。該公司原本打算在啟動商業飛行前進行3次試飛。但貝克去年8月在介紹首飛未入軌原因時表示,若第二發圓滿成功,公司會跳過第三次試飛,直接轉入商業飛行。他說,再試飛一次除增加統計數據外沒太大實際意義。

1月份的第二次試射還攜帶了由Rocket Lab公司自造的一個「燈球」,用於反射陽光,從而讓地面上能夠看到。這個直徑1米的裝置稱為「人類之星」,已在約兩個月後再入地球大氣層。Rocket Lab起初並未宣布箭上攜帶了這麼個「玩意兒」,直到其部署入軌才將此事公諸於眾。隨著商業服務的啟動,本次發射該不會再有這種雷人之舉。貝克6月21日接受採訪時說:「我們似乎落下了愛搞新奇事情的名聲,但這次發射沒有特別的驚奇。」

本次發射攜帶的7個有效載荷包括頂尖公司的2顆「狐猿」2和地球光學公司的1顆「西塞羅」衛星。頂尖公司和地球光學公司均位於加州,在利用商業衛星採集氣象和氣候信息的市場上是競爭對手。頂尖運營著一個用於採集天氣和船舶跟蹤數據的立方星星座,而地球光學公司也在建設一個用來採集天氣數據的星座。「狐猿」2為三體立方星,配備GPS無線電掩星測量有效載荷,同時配備船舶跟蹤用的「自動識別系統」(AIS)設備,每顆重4公斤。「電子」火箭1月份發射時就攜帶了2顆「狐猿」2。本次新發的2顆還首次配備了飛機跟蹤用的「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設備。

「西塞羅」為六體立方星,由泰瓦克納星系統公司建造,用於對地球大氣和表面開展GPS無線電掩星測量,重約10公斤。「西塞羅」星座項目全稱「蜂窩地球遙感觀測共同倡議」(CICERO),已由印度火箭搭載發射了2顆衛星,另有3顆去年7月由俄聯盟號火箭搭載入軌後報廢。

箭上另4個有效載荷都是趁發射長時間推遲之機新增的。其中一個是由德國高性能空間結構系統有限責任公司(HPS GmbH)在巴伐利亞州支持下研製的「納貝奧」(NABEO),又稱「巴伐利亞自豪」,是一個不同上面級分離的技術驗證裝置,將試驗一種可用於使小衛星離軌的展開式制動帆,重1.3公斤。制動帆展開後面積2.5平方米。另有一個稱為「爾灣」(Irvine)01,是爾灣公立學校基金會的一顆單體立方星技術與教學衛星,由南加州6所高中在「爾灣立方星理工科計劃」下研製,重1公斤。餘下兩個為澳大利亞編隊空間技術公司的1.5體立方星「比鄰星」(Proxima)1和2,重約2公斤。編隊公司正在建設小衛星物聯網星座,而這是其首批上天的衛星。該公司還有兩顆大一些的三體立方星等待著由「獵鷹」9和印度火箭在年內搭載發射。

本次發射還採用了在上次試射中做過試驗的「居里」變軌級。這一額外推進模塊能利用其再次點火能力來調整軌道傾角和高度,從而可把多顆衛星部署到不同軌道。這有利於用戶在同一次發射中攜帶不同類型的有效載荷。在本次發射中,它要在「電子」火箭把衛星送入250公里×500公里、傾角85度的初始停泊軌道後實施變軌,使衛星進入預定圓軌道。「居里」的存在也是在上次試射中試驗成功後才對外宣布的。該變軌級採用無毒「綠色」單組元推進劑。公司一位發言人早些時候稱,推進劑具體配方屬「商業敏感信息」。

「電子」火箭意在為小衛星市場帶來高頻度的專享發射機會,消除目前搭載發射方式所受的種種限制。搭載用戶對衛星何時發射和發往何處基本沒有話語權。「電子」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50公斤,低軌運載能力225公斤,每次發射費用490萬美元,明顯低於其它現役火箭。它採用碳複合材料結構,全長17米,直徑1.2米,重10.5噸。第一級採用9台「拉瑟福德」液氧/煤油發動機,起飛推力約153千牛,峰值推力約184千牛;第二級採用單台真空型「拉瑟福德」發動機。「拉瑟福德」發動機每台推力約20千牛,特點是採用全新的電動推進循環,依靠無刷直流電機和高性能鋰聚合物電池來驅動推進劑泵,且主要部件均採用3D列印製造。

「電子」火箭的第4次發射擬在12月份進行,將攜帶NASA和美科研機構的至少10顆立方星。貝克5月份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公司仍打算在年內實現月發一次。他4月初在一次網上問答活動中稱,隨著研製階段的結束,公司預計到第5次發射時將開始見到正現金流。該公司位於瑪希亞半島的1號發射設施最終將能每72小時就發一次。貝克說,Rocket Lab是唯一已實現入軌並兌現了要為小衛星打通上天之路的諾言的小運載廠家。他說:「我們能每72小時就送一批有效載荷入軌,而我們快速擴充的發射清單表明這一頻度對小衛星市場至關重要。」

貝克還表示,公司沒有研製更大的火箭或讓「電子」成為可重複使用火箭的打算。他說,復用不太適合小運載,公司也沒有研製「重型電子」的想法。他說,以「電子」的運載能力,去年發射上天的絕大多數衛星都在其能力範圍之內,而就算把運載能力增大一倍,市場上能由其發射的衛星數量也僅僅會增加2%,所以「沒什麼意思」。

Rocket Lab成立於2006年。在矽谷和紐西蘭風投資金以及洛馬公司一筆戰略投資的支持下,它只用了不到1億美元就完成了「電子」火箭的設計鑒定工作,包括進行了80餘次探空火箭試射。由於總部設在美國,Rocket Lab受美國監管,由聯邦航空局負責審批發射操作許可,儘管其目前的唯一發射場位於紐西蘭。

Rocket Lab視此次發射為其邁向高頻度發射的一步。貝克8月份接受採訪時還表示,公司明年打算進行多達16次發射。他10月底表示,公司今年的主要工作是擴充人員、設施和工藝,為可靠的高頻度發射創造條件。這包括10月份在紐西蘭奧克蘭新開辦一座能每周生產一枚「電子」火箭的製造設施。該公司設在弗吉尼亞州沃洛普斯島中大西洋地區航天港的第二座發射場也已在10月17日破土動工。這座設施擬主要面向傾向於從美國發射的用戶,最快可在明年三季度進行首次發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無處不在 的精彩文章:

沃爾沃展示取消駕駛室的新無人電動卡車
離《終結者》T1000更近一步,液態金屬驅動機器人

TAG:科技無處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