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懂感恩,才是完整的個體

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懂感恩,才是完整的個體

「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凈的感情了,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有感恩。」

——小河老師說

孩子跟父母之間的羈絆,就像是放風箏一樣,有一根線牽動著彼此,父母怎麼樣操控風箏,就決定了孩子可以飛多高。

前段時間,泰國的一則公益廣告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六分半的視頻,看到最後,讓人淚流滿面。

一位老師每天帶著自己老年痴呆的母親上課,讓母親坐在教室最後一排,寸步不離的在自己身邊。但是有的家長覺得這種行為影響了自己孩子的學習,家長們都頗有微詞,於是把這件事情反映到了校方,校方領導也找了老師談話。

但是就在談話結束後,老師的母親走失了,他開始瘋狂的尋找,後來自己的學生也參與到其中,開始自願的找老奶奶。

這時候家長們發現,老師平時對母親的悉心照顧,在潛移默化之中也影響著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懵懂的懂得了感恩。

他們會把母親的付出看在眼裡,對母親說:「等我長大了,我也要給你開車。」

也會在放學後給母親一個大大的擁抱。

教育就是一陣風帶動另一陣風,孩子品行的養成,就是在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中,慢慢學習到的。

視頻中老師對老年痴呆的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學生們看在眼裡,心裡也漸漸的對感恩有了新的認識。

感恩,是我們一生中永恆的話題,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是個完整的個體。如果我們連對父母的感恩都摒棄了的話,那也就失去了這個世界的底線。

我們應該要知道:教會孩子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這樣的責任遠遠高於孩子的成績優異。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人生是個大輪迴,所謂父母子女,就是一場身份互換的過程。

我們從剛接觸氧氣時的那一聲啼哭開始,就跟自己的父母有著扯不斷的聯繫。小時候自己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含辛茹苦的教育我們到成人,竭盡所有要把最好的給我們。等到他們在漸漸的老去的時候,就要輪迴到我們去照顧他們,跟小時候他們教我們一樣,怎麼穿衣服,吃東西。

所以對於孩子們來說,我們父母的所作所為也是給他們做了一個榜樣,言傳身教的教他們怎麼去感恩。

「媽媽,你老了就自己去養老院吧!」

這句話,是從一個年僅6歲的孩子嘴裡說出來的。

一家人因為外公外婆的贍養問題,本身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約好了輪流照顧,但是剛到大兒子家沒幾天,就被嫌棄了,於是一大家子人商量著要把他們送到養老院去。

就在他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大兒子家的女兒突然站了出來,有些怯怯的說道:

「媽媽,你現在要把爺爺奶奶送到養老院,那等我長大以後,是不是也可以把你送到養老院?」

這一句話把所有的人的說愣住了,大家都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什麼好。

孩子可能是不懂事,不知道養老院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只是聽著大人們商量著把兩位老人送到養老院,以為養老院是人老了之後的歸宿,可能想著,自己以後也要努力把爸爸媽媽送到養老院去。

聽起來是那麼的純真可是卻又諷刺。

跟前面那個泰國廣告里的故事一樣,孩子就像是一塊橡皮泥,身邊人的行為,都在一點一滴的塑造著他們,到最後是一件怎麼樣的藝術品,其實從我們自身平時的言行之中就可以預見到。

我們放到自己身上想一想,我們對自己的父母都盡不到孝道,怎麼去要求我們的孩子來感恩自己呢?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美德。

生養之恩,是這世上最無以回報的恩情。

我們也總有老去的一天,想想父母他們也都曾經年輕過,跟我們一樣,有了孩子之後,就儘力把最好的給他們。

感恩,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賜予我們最可貴的,但是也是最基本的禮物,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是得不到這個世界的饋贈的。

之前有人問過小河老師,我覺得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其實,最好的教育,就是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自身懂得關愛別人,那麼孩子也會關愛別人;自己的教養不讓別人討厭,那麼孩子也會是懂事聽話;自己孝敬長輩,孩子以後也會這樣對待自己。

最好的教育就是有一天自己的孩子會跑過來跟你說:「爸爸媽媽,我來照顧你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見過世面的孩子,見過天地之美,註定優秀!再忙也要花3分鐘讀讀
孩子身上的這些「生命線」,父母打不得,早知道越好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