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十位名家最經典的禪詩,體味那濃濃的東方禪意

十位名家最經典的禪詩,體味那濃濃的東方禪意

禪,梵文「禪那」的略稱,意譯為「靜慮」「思維修」,是佛教普遍採用的一種修習方法。作為舶來品,它源於古印度,卻在中國而發揚光大。自從佛教在漢晉之際從印度傳入,禪與詩發生了奇妙的化學變化,禪詩便應運而生。不但許多僧人寫,許多崇佛的人,包括許多名詩人也寫。讀這些詩中的禪、禪中的詩,既是文學的享受,又是禪理的感悟。

今天,我們不妨抱著學習一門人生哲學的心態來看待佛理,讀禪詩、染禪心、知禪理,懂一點兒禪的智慧,體味濃濃的東方禪味。


01唐·六祖惠能

示法證悟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你如果不知道惠能,那達摩祖師你肯定是知道的。對,就是金庸小說里的那個絕頂高手,其實還是中國禪宗的開山祖師。達摩祖師來自天竺,駕一葉扁舟來到中國。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普傳佛法,一代代傳下來,至惠能已經是第六世。此前,惠能和大師兄神秀都是五祖弘忍的弟子。神秀已名聲在外,傳言老師即將傳衣缽於他;而彼時惠能不過是個打雜的燒火工,出身也不好,來自當時還是南蠻之地的廣東。這一天,弘忍讓眾弟子作偈證悟示法。

大師兄神秀作偈云: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老師評論道:「凡有所相,皆是虛妄.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也就是說,神秀的偈,使人大有利益,依次修行,可以免除墮落惡道輪迴,但也僅此而止。兩相比較,還是慧能的境界高,因而秘傳衣缽于慧能。慧能隱行南下傳道說法,遂成禪宗六祖。這就是禪宗史上著名的「黃梅得法」。慧能開創南宗,神秀開創北宗。


02唐·李翱

《贈葯山高僧惟儼》

其一

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其二

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

有時直上孤峰頂,月下披雲嘯一聲。

惠能寂滅後若干年,往下至九世,有一位高僧惟儼——葯山禪師,即曹洞宗的始祖。當時治地澧州太守李翶召他出山,老禪師沒有理他,不得已,太守親自上山拜訪。哪知到了葯山,老禪師在認真地讀經,根本就不理他。侍者就告訴禪師說,太守大人來了。但他還是不顧。李翱性急,見了不以為然,說:「真是見面不如聞名啊。」拂袖就出。這時惟儼禪師回過頭來說:「太守何得貴耳賤目?」——耳朵和眼睛難道有什麼貴賤之分嗎?李翱心中一震,立即謝過,並請教大道。禪師一言不發,卻用手上下一指問:「會么?」李翱茫然不懂。禪師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悟性不凡的李翱當下「欣然」,於是就題贈了這兩首詩。

在佛看來,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因此,你要問什麼是佛,什麼是道,什麼是禪?便落入了下乘。真正的佛理,不由文字,似青天之雲,若瓶中之水,有時在孤峰之頂,有時是月下長嘯。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自有它的安排,你找准位置,便是禪。近世李鴻章有副對聯所云:水流花開,得大自在;風清月朗,是上乘禪。算得上悟道後的註解。


03唐·王維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盛唐大詩人王維,被人稱為「詩佛」。從名字我們也可以可看出,其受禪宗影響很深。王維,字摩詰,名和字都取自佛教經典《維摩詰經》中的主角維摩詰居士。王維深諳佛理,與六祖慧能的弟子們交往頗深,乃至「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在藝術上,他把中國詩美和禪理融為一爐,創造出一種空靈沖淡的意境。

以本詩而言,桂花那麼小,能看到它落,確實是閑;在夜晚春山之中,何以顯幽?唯有鳥聲!作者從動靜兩面著筆,若不是從靜中觀察,何以能觀察到動?若不是寫動,何以能反襯出春山之靜?那麼,春山之空靜其實是內心之空靜,是詩人禪寂在大自然中的觀照。所以後世有人評價,「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聯最為著名,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時候,就坐下來看雲。表現的是作者任運隨緣的無心行為,同時還暗喻著絕路之時,處處可悟的參禪方式。

要參禪悟道,總有無路可走的時候,這時候要放下追尋之心,歇下腳來,智慧就在心中升起。

更重要的是,水窮處是空間,雲起時卻是時間。空間上的絕路,不影響時間上的延續,絕望被希望取代。這首詩以具象表現意味深長的禪趣,不離感性又超越感性,因而格外空靈蘊藉,令人涵泳不盡。


04唐·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

古代的寺廟不比當今,是個極其重要的場所。讀書人沒發跡時,到處遊山玩水,有個落腳的好地方就是寺廟。寺廟不僅不收門票,還免費提供齋飯,是古代地的青旅,還是慈善會。其幽靜的環境,正好適合讀書人題詩論禪。盛唐詩人常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但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本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作者忘卻世俗、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曲徑、禪房、山光、潭影,此刻此景此情,詩人彷彿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似乎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悠揚而宏亮鐘磬聲音引導人們進入純凈怡悅的境界。


05唐·白居易

大詩人白居易也受佛教影響頗深,特別是到晚年,身心都專註於學佛修行,佛教已經成為他難以釋懷的精神支柱和寄託。

《花非花》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詩句頗含機鋒。卻有飽含詩人濃郁纏綿的落寞與傷感,和對短暫美好事物的追憶和嘆惋。

《對酒》五首

其二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其三

百歲無多時壯健,一春能幾日晴明?

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短暫無常的人生就像春天裡的一場幻夢,所有的那些歡笑與哀愁,恩愛與別離,尊榮與衰亡,都只是隨著緣起生滅而暫時地顯現,如同飛鳥在天空中的印跡一樣終究無處可尋覓。


06唐·賈島

賈島年輕時,是個苦逼的詩僧,他甚至驚動過京城令尹的大駕,原因是他作了一首詩,不知用「推」字好,還是「敲」字好,手裡比劃著,嘴裡念念有詞,書記的車馬駕到,不及迴避,一頭撞了上去。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所幸的是,令尹大人沒有架子,還樂呵呵地跟他探討,用「敲」字好。這是著名的「推敲」典故的來歷。令尹大人是誰呢,「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


07唐·皎然

唐朝著名的詩僧還有很多,中晚唐似乎更多,不知與國運是否有著某種關係。謝靈運的十世孫皎然不能不提。他是詩歌理論著作《詩式》的作者,和一代茶聖陸羽是好基友。

《尋陸鴻漸不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陸鴻漸就是茶聖陸羽本尊,他們二人為中國的茶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隨著禪文化的發展,到了宋代,禪基本上成了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很難再找出一個純粹的儒士,基本上儒釋道都來一點。參禪論道,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反映在詩歌里,一個重要的特質即是以禪喻詩。


08宋·程顥

《偶成》

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幻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理學大儒程顥也是一位崇佛之士。二程所推行的三功夫即「靜坐」、「用敬」、「致知」,便是從佛門的「戒」、「定」、「慧」衍學而來。程門立雪的故事,似乎也是從禪宗二祖慧可立雪斷臂的逸事得到啟發。

程顥一生中作有不少禪詩。《題淮面寺》亦為表現禪宗超塵脫俗、隨緣任運的佳作:「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而一首《秋月》,更是不著一字盡顯風流:「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


09宋·蘇軾

贈東林總長老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一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是一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終是水,更是一境界。心中有佛處處是佛,一念清靜處處清靜。這首寫給廬山東林寺總長老的詩說明了如何在平常的事物中領會到人生智慧,山色有無,流水溪澗,處處是佛法妙諦。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仗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陽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放下,即解脫。對東坡而言,他身上背的東西太多了。不如歸去,做個道人,也是一種美麗!

《行香子·述懷》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東坡的人生境界,一般人是學不來的。學不來的,還有才華。「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滿滿的文藝范,滿滿的禪意,比「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那樣的句子,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10宋·楊妙錫

悟道詩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楊妙錫是宋代一名尼姑。不過,此詩又作《嗅梅》,作者說是唐初高僧人無盡藏。多少禪修之人為了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不辭辛苦,苦苦尋覓而不可得,春天到底在哪裡?「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春天竟在自家的門庭內!諸佛所證悟的真如法身原來人人具足,不假外求,本自無缺,可是又有多少人會得呢?


本文「詩詞茶座」原創,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茶座 的精彩文章:

這幾首宋代無名氏寫的詞,不輸柳永、秦觀等大家
淺論《詩經》中的同題詩

TAG:詩詞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