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國社黨人 崎峻戰史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溫馨提示:本文約4800字,配圖29幅,原創不易,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身為「陸戰之王」的坦克不僅要有越壕爬坡、如履平地的陸上身手,還要具備踏波浮水、閉氣潛行的水中功夫,以便克服戰場上遇到各種水障礙,比如一定寬度和深度的自然河流以及人工設置的注水壕溝等等。現代主戰坦克在不憑藉任何輔助設備的情況下可以安全通過的涉水深度一般為1~1.4米,而面對超過上述深度的水障礙,坦克就需要利用特殊的泅渡設備。坦克渡過水障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浮渡,即坦克浮在水面上進行機動;一種是潛渡,即坦克完全沒入水中,從水底通過水障。現代主戰坦克都配有專用的浮渡和潛渡設備,通常的潛水深度為4~5.5米。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德國陸軍的豹2主戰坦克進行潛渡訓練,炮塔頂部粗大的通氣管可以容納一名乘員向外觀察。

歷史上第一種在設計時就考慮到潛渡能力的坦克是德國的虎式重型坦克,因為歐洲地區的很多橋樑無法承受虎式坦克的重量,所以德國人為它配備了用於潛渡的密封器材和通氣管,潛水深度可達4米。實際上,在虎式坦克問世前,德軍在策劃入侵英國的「海獅」行動時已經在III/IV號坦克上實現了潛航能力,並且製造出史上第一批真正的潛水坦克,它們創造的潛水記錄至今未被打破。

「海獅」行動

1940年6月,德國取得法國戰役的勝利,佔領了整個西歐,但是英國並未像希特勒預想的那樣屈膝乞和,而是在丘吉爾的領導下準備將戰爭進行到底,使得德軍統帥部必須考慮武力征服英倫三島的計劃。鑒於羸弱的德國海軍在挪威戰役中元氣大傷,無力掌握英吉利海峽的制海權,包括希特勒在內的德軍高層對於直接跨海登陸英國並無信心,更傾向於通過空中打擊和潛艇海上封鎖迫使英國屈服,而將兩棲登陸作為最後的保留手段。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描繪不列顛空戰的繪畫,「海獅」行動實施的首要前提是德國空軍要掌握海峽制空權。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簽署了第16號元首令,要求制定登陸英國本土的作戰計劃,代號「海獅」,同時為實施作戰確定了四個前提條件:1、英國皇家空軍必須被消滅;2、英吉利海峽的英國雷區被清除,同時多佛海峽兩端由德國水雷封鎖;3、英法之間的海岸地區必須由重型火炮控制;4、英國海軍主力將被牽制在北海和地中海,無力阻礙登陸作戰。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海獅」行動的登陸作戰方案

「海獅」行動計劃投入27個師的兵力,編成A集團軍群(轄第9、16集團軍)和C集團軍群(轄第6集團軍)。上述部隊在海空軍支援下將分為三波渡過英吉利海峽,登陸英國南部海岸。第一波包括9個步兵師和2個山地師,第二波為4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和2個步兵師,第三波為6個步兵師,此外空軍第7航空師、陸軍第22機降師以及勃蘭登堡特種部隊將在登陸灘頭後方實施空降作戰,登陸區域在拉姆斯蓋特至朴茨茅斯之間,距離大陸最近的多佛和福克斯通海岸是重點灘頭。

搶灘先鋒

在「海獅」行動中,德軍裝甲部隊將在第二波登陸,但考慮到第一波登陸的步兵部隊如果得到一定的裝甲支援,將更有利於突破英軍的海岸防禦和建立灘頭陣地,因此在登陸行動開始的第一時間將相當數量的坦克送上海灘就成為必須研究解決的細節問題。

德軍最初計劃使用A型駁船運載坦克直接搶灘登陸,但是這種船隻僅在低潮時才能穩定地停靠在海灘,同時還要放置登陸跳板供坦克下船,這段時間裡無論坦克還是駁船都將暴露在岸防火力之下,可能蒙受嚴重損失。於是,德軍尋求更快和更安全的坦克登陸方式,提出將部分坦克改裝為可浮渡的兩棲坦克和可潛渡的潛水坦克,以便在遠離海岸處涉水搶灘。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海獅」行動準備期間,德軍進行車輛卸載訓練。

兩棲坦克方案被應用於II號坦克上,即Schwimmpanzer II。這種輕型坦克的重量僅為8.9噸,可以利用在車體兩側加裝浮箱使坦克浮在水面上,長矩形的浮箱使用鋁板製造,內部填充木棉以增加浮力,坦克履帶通過某種機械裝置與浮體上的螺旋槳相連,通過坦克自身動力驅動,可以實現5.7公里/小時的水上航速。坦克炮塔和車體之間使用充氣橡膠帶密封,在浮渡期間20毫米機關炮和同軸機槍可以向岸上目標開火。改裝後的II號兩棲坦克由於寬度較大,只能由經過特別改裝的C型駁船運載,通過船尾的大型艙口入水。在「海獅」行動取消前,有52輛II號坦克被改裝為兩棲坦克。德軍還研究了38(t)輕型坦克的兩棲改裝方案,並進行了測試。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接受測試的II號兩棲坦克,車體兩側裝有浮箱。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II號兩棲坦克的側視圖及俯視圖。

對於車體重量更大的III/IV號坦克,如果改裝為兩棲坦克則需要體積更大的浮箱,不僅行動笨拙而且難以搭載,所以它們就成為潛水坦克的改裝對象。潛水坦克在德語里被稱為Tauchpanzer,也被稱為U型坦克(U-Panzer)或水下坦克(Unterwasser Panzer),可以理解為坦克中的U艇。

鐵甲潛龍

要想使坦克能夠在水下行動,首先要保證整個車體和炮塔能夠像潛艇一樣實現水密結構,不致進水。為此,III/IV號坦克車體上的所有孔洞和縫隙都被橡膠帶或特殊的防水粘合劑密封,發動機進氣口也被橡膠防水蓋封閉,炮塔和車體之間的密封採用與II號兩棲坦克相同的方式,使用一條充氣橡膠軟管,可由裝填手從內部充氣膨脹,達成封閉效果。炮塔防盾、主炮炮口、車長指揮塔和車首機槍座都使用特製的橡膠防水罩覆蓋,這些防水罩都裝有爆破索,在登陸後從內部控制引爆,炸掉防水罩,恢復坦克的觀察和射擊能力。坦克的發動機同樣經過改裝,在水下行駛時可以利用海水冷卻,引擎排氣管上安裝了單向閥門,防止海水倒灌進入車體。此外,車體底部還安裝了排水閥,可以將少量浸入的積水排出。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上面三圖為1940年6、7月間德軍對III號潛水坦克進行測試,可見細長彎曲的通氣軟管。

為了確保坦克在潛水狀態下獲得新鮮空氣,維持車組乘員呼吸和引擎運轉,潛水坦克上還配備了通氣裝置。在坦克炮塔上方安裝一段頂端呈喇叭狀的接管,與一條長18米、直徑21厘米的橡膠通氣軟管相連,軟管頂端裝有浮標,使其浮在水面以上。在浮標上還裝有抽吸裝置,將空氣通過軟管輸入車內。另外,在浮標上還裝有無線電天線,保證車組乘員與外界的通訊聯絡。為限制軟管在水中的活動範圍,在車體上還裝有兩根豎桿。利用通氣裝置潛水坦克可以在水下活動20分鐘,最大下潛深度可達15米,遠遠高於現代坦克的潛渡深度。也有資料顯示,車內的空氣可以保證乘員在水下存活45分鐘。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潛水坦克的通氣裝置結構圖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準備入水的III號潛水坦克,注意車體後方拖帶的通氣管,排氣管上裝有單向閥門。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在海灘上進行涉水試驗的III號潛水坦克,注意置於車體後部的浮標和無線電天線。

一旦潛水坦克進入水中,坦克兵們就暫時化身為潛艇兵,他們在車內是無法觀察到外部情況的,只能依靠地圖和一具陀螺羅盤進行導航,在水下盲駕。同時還通過無線電與設在駁船上的指揮部聯絡,按照指示修正行進路線。車組成員們都配備了水下救生裝置,以便在遇到險情時能夠逃離坦克。

1940年6月底至7月初,德軍在威廉港附近的席林秘密進行了潛水坦克的潛渡試驗,取了成功。試驗表明,潛水坦克可以在海床上順利行駛,而且操縱靈活,但是有可能被海底的溝壑或較大的礁石擋住。由於無法觀察到外界,潛水坦克很難繞過水下的障礙物。此外,潛水坦克在水下應盡量保持運動,因為一旦停止,在海水衝擊和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坦克會陷入泥沙中不能自拔。因此,潛水坦克在使用時要選擇海底相對平坦的淺海,而且應該在漲潮時投入作戰,以便於在落潮能夠回收那些不慎在水下癱瘓的坦克。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潛水坦克在水中行進的照片,在水面上可以觀察到通氣管限制桿。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III號潛水坦克的模型,注意盤繞在炮塔周圍的通氣管以及指揮塔、主炮防盾和車首機槍座的防水罩,車體兩側豎立著限制桿。

在改裝潛水坦克的同時,德軍也著手研究運載平台。德國海軍最初選擇50艘沿海運輸船作為潛水坦克的航渡載具,但測試表明這種船隻並不能勝任這項任務,在裝載或卸載坦克時必須使用壓艙物平衡或補償重量的變化,否則船體就會因為失穩而傾覆。德軍轉而使用B型駁船運載潛水坦克,這種駁船在船首安裝有11米長的活動跳板。在登陸時,駁船將航行到距離英國海岸數百米、水深適宜的海域拋錨,向前水平伸出跳板,第一輛坦克從艙內駛上跳板後利用自身重量將跳板壓入水中,坦克順勢入水,之後跳板在彈力裝置的作用下恢復水平狀態,等待第二輛坦克駛出。在坦克出發前,編隊中的指揮船將與所有車組建立無線電聯繫,並校準羅盤,便於水下導航。德軍先後訂購了75艘B型駁船用於「海獅」行動。

水下裝甲兵團

在潛水坦克的開發取得成功後,德軍立即著手進行改裝工作,到1940年8月底,已經有160輛III號坦克(F/G/H型)、8輛III號指揮坦克和42輛IV號D型坦克完成改裝,總共210輛潛水坦克,加上52輛II號兩棲坦克,德軍在第一波登陸時最多可以投入262輛坦克支援步兵沖灘,這個數量幾乎相當於一個滿編裝甲師。按照計劃,所有坦克在登陸時將滿載彈藥,並攜帶足夠推進200公里的燃料。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III號潛水坦克從駁船跳板駛入水中,兩名水兵在跳板上伸展通氣管。

1940年7月,在潛水坦克的改裝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德軍開始組建特殊的潛水坦克部隊。由於在水下駕駛坦克風險很高,德軍採取了從現役裝甲團內招募志願者的方式徵集車組乘員。潛水坦克新奇的作戰方式很容易激起裝甲兵們的冒險熱情,所以很快就有上千名經驗豐富的坦克手報名,他們被編成4個特別裝甲營,以A、B、C、D編號。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在某次閱兵式上,一輛III號潛水坦克從檢閱台前通過,注意其炮塔防盾突出的邊框和車首機槍座的方形邊框,都是為了安裝防水罩而特別設計的,是潛水坦克的典型特徵。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三名車組成員在潛水坦克上的留影,從照片中可見主炮防盾及車首機槍座的防水罩細節。

潛水坦克部隊在組建完成後被調往波羅的海沿岸的普特羅斯,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展開潛渡訓練,由一艘舊渡輪裝載坦克出海,它們在訓練海域入水後設法駛向海岸。對於車組成員來說,這段經歷相當奇特。每個人都期待著駕駛坦克如海怪般從南英格蘭海岸的海水中躍出,向目瞪口呆的英國岸防部隊釋放霹靂雷霆,進而將恐慌和混亂散播到內陸地區,潛水坦克部隊猶如海獅的利齒將咬碎英國的海岸防線,但這樣的場景永遠未能出現,1940年9月17日,由於德國空軍在不列顛空戰中落敗,希特勒下令「海獅」計劃無限期推遲,潛水坦克似乎永遠失去了亮相機會。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德軍潛水坦克集群在海底行進的想像圖。

隨著「海獅」計劃的擱置,潛水坦克部隊被改編為普通坦克部隊,其中A、B裝甲營成為第18裝甲團第1、2營,C、D裝甲營編為第28裝甲團第1、2營。1940年10月,第18、28裝甲團成為新組建的第18裝甲師的核心部隊。1941年3月,德軍修改裝甲師編製,每個裝甲師僅轄一個裝甲團,因此第28裝甲團被解散,其第2營編入第18裝甲團,成為該團第3營,其第1營調出第18裝甲師,加入老牌勁旅第3裝甲師,成為該師第6裝甲團第3營。就在所有人漸漸將潛水坦克遺忘時,戰神卻意外地為它們安排了另一個實戰機會,這就是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這幅彩繪表現了第3裝甲師第6裝甲團第3營裝備的III號潛水坦克。

布格河魅影

1941年春季,陸軍總參謀部在研究「巴巴羅薩」行動時,發現在中央集團軍群的正面,布列斯特以北地區的布格河上沒有可供部隊渡河的橋樑,這意味著裝甲部隊只能等待工兵部隊架設浮橋後才能過河向縱深突擊,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坦克在進攻之初就越過河流障礙,發起突襲呢?參謀人員中有人想到了那些「海獅」行動遺留的潛水坦克。很快,一個質詢電話打到了第18裝甲團團部,在得知對方的意圖後,該團給予了肯定的答覆:「哦,沒錯,那些老舊的潛水坦克還在我們手裡。」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第18裝甲師第18裝甲團的一輛IV號坦克在進行涉水訓練。

第18裝甲團接到了測試潛水坦克的命令,在布拉格近郊的米羅比茲,德軍修建了一座潛水池,該團的潛水坦克在這裡證明自己依然具備良好的潛渡能力。隨後,第18裝甲團重新開始改裝潛水坦克,準備用於未來的渡河作戰。由於此次行動並非在十餘米深的海底行進,只是渡過一條數十米寬、4~5米深的河流,因此複雜而累贅的橡膠通氣管及其限制桿被取消了,改為在炮塔上加裝一根3.5米長、結構簡單的鋼製通氣管。在很短時間裡,第18裝甲團就讓80輛坦克恢復了潛渡能力。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巴巴羅薩」行動中第18裝甲師第18裝甲團的III號潛水坦克側視圖。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第18裝甲團的III號潛水坦克在進行涉水訓練。

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布格河西岸布拉圖林的幽暗森林裡,第18裝甲團的潛水坦克們靜靜等待著自己的首秀。凌晨3時15分,第18裝甲師的50餘門輕重火炮向對岸猛烈開火。4時15分,步兵突擊隊乘坐橡皮艇和衝鋒舟首先渡河。4時45分,第18裝甲團第1營的第一輛潛水坦克從森林隱蔽處開到了河岸邊。這輛坦克的車長向周圍的步兵們喊道:「U艇表演!」然後在驚異的目光中關閉艙蓋,指揮坦克從河岸駛入水中,河水淹沒了整輛坦克,僅剩通氣管還在水面上移動,表明坦克在水下的進展,在其運行軌跡的後方會浮起一串串氣泡,那是坦克排出的廢氣。幾分鐘後,這輛坦克就像一隻兩棲動物爬上了河對岸,而在它身後,數十輛潛水坦克接連入水,從河底穿過了這道橫亘在邊境線上的天然障礙。第18裝甲團第1營就以這種獨特的方式投入到這場新的戰爭中,它們迅速幫助步兵鞏固了橋頭堡陣地,之後作為古德里安裝甲集群的尖刀向明斯克狂奔而去。蘇聯經典戰爭片《莫斯科保衛戰》再現了德軍潛水坦克渡過布格河的場面。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在」巴巴羅薩」行動中使用硬式通氣管的IV號D型潛水坦克。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第18裝甲團的一輛IV號潛水坦克。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第18裝甲師的III號潛水坦克開上河岸,車體後部的框架結構表明是一輛指揮坦克,注意炮塔側面的師徽和潛水坦克部隊的徽標。

「巴巴羅薩」行動中第18裝甲師潛渡布格河的行動是德軍潛水坦克的首次實戰,證明了坦克潛渡能力的戰術價值,但是此後該師的潛水坦克全部作為普通坦克參戰,再未遇到施展潛水絕活的機會。另有資料稱,在1941年7月10日第3裝甲師強渡第聶伯河的行動中,該師第6裝甲團第3營的潛水坦克曾潛渡過河。有戰地照片顯示,第11裝甲師也曾裝備了少量潛水坦克,但沒有在渡河作戰中使用的記錄。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第3裝甲師第6裝甲團的III號潛水坦克在進行潛渡訓練,注意炮塔防盾的防水罩和豎立的通氣管。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正在通過簡易浮橋的III號潛水坦克,有橋的話還是走橋方便些。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 幾名德軍士兵在一輛III號潛水坦克前合影,炮口的防水罩尚未摘除。

儘管德軍的潛水坦克在二戰中僅僅曇花一現,但是開創了為坦克配備潛渡設備的先例,堪稱坦克發展史上的一項創舉。在現代戰爭中,無論是渡河作戰,還是兩棲登陸作戰,都已經不再需要坦克具備潛深10餘米的能力,因此由德軍潛水坦克在二戰中創造的潛深15米的潛渡記錄恐怕永遠都無法刷新了。

《閃電戰》海獅之牙:二戰德軍潛水坦克史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崎峻戰史 的精彩文章:

《閃電戰》鐵騎初成:1939年波蘭戰役時德軍裝甲師編製詳解
夜空魔女:二戰蘇聯空軍第588女子夜航團簡史

TAG:崎峻戰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