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晉北方言:得溜連掛

晉北方言:得溜連掛

原標題:晉北方言:得溜連掛


文 / 宋旭


得溜連掛,用來形容衣著或居家飾物拖沓不整,不利索。是晉北地區常用的一個方言辭彙。比如:

快把那門帘摘了哇,地溜連掛的。


把那褲帶往緊緊一緊。好蛋蛋的衣裳,一到你身上就得溜連掛的。


這襖襖袖子太長,倒敞還是扇風的,我才不穿呢,得溜連掛的。


作為一個「方言成語」,「得溜連掛」是由「得溜」和「連掛」兩個辭彙組成的。而「得溜」與「連掛」,明顯是兩個「方言記音詞」。考其語源,大有來頭。

先說「得溜」。


「得溜」,是「垂旒」的上古遺音。「垂」,現代漢語(普通話)讀作「chui2」。普通話里的「ch」聲,源於中古(唐宋)時期的「舌上音」。而中古的「舌上音」又源於上古時期的「舌頭音」。清代學者錢大昕在其所著的《十駕齋養心錄》卷五的《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一文中講到:「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音讀之,與照、穿、床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也。」按照錢氏的理論,今天的「zh、ch、sh」三母,上古時期讀「d/t」。「垂」字的上古讀音,鄭張尚芳擬構為「diol」,讀若「得」。「旒」字上古音讀「ru」,中古《廣韻》讀「liu」,與今音相比,變化不大。


方言所謂之「得溜」,就是「垂旒」。


何謂「垂旒」?


「垂旒」是古代帝王和貴族冠冕前後的一種裝飾物。以絲繩串玉珠而成。關於「旒」的製作,一般用12根五彩繅(絲繩),按朱、白、蒼、黃、玄的次序,每根彩繅串12塊五彩玉,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旒長12寸。在古代,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區別,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天子祭祀先祖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天子祀四望山川用7旒,每旒貫玉7顆;天子祭社稷五祀用5旒,每旒貫玉5顆。而天子臨朝理政時所穿吉服,則用12旒,每旒串玉珠12顆。至於「垂旒」的作用,大概是顯示威嚴。

無論從觀感上,還是從語義上講,「垂旒」,就是方言中的「得溜」。換言之,方言中「得溜」之義,出於「垂旒」。




得溜——垂旒


再看「連掛」。

「連掛」,是「連袿」的方言記音。


「袿」字今音讀「gui1」。上古音讀「gwe」。方言中母音低化為「a」,即「gwa」。今天客家話里的「海陸豐腔」仍讀作「gua」。


「連袿」,即袿衣、袿裳。按照《廣雅》的說法,「袿衣」是一種長襦,以繒為緣飾。是漢代以前衣冠中的一種服制,可追溯到殷商時期,是模仿玄鳥燕尾所制。東漢劉熙在其所著《釋名》中講到,「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周禮·內司服》稱「袿衣」是商代王后「三翟禮服」的遺俗。在古代社會中,袿衣是女子的盛裝。據《隋書·禮儀志》記載,隋朝的時候,袿衣還用來作女子出嫁的嫁衣。



連掛——連袿


?


「袿衣」之「袿」,直接衍生出今天「褂子」的「褂」。「褂」,不見於《說文解字》,為唐代以後新造字。


「垂旒」與「連袿」,是古代皇家貴族的衣冠。不光今人看來「得溜連掛」。古代的平民百姓亦視其為「得溜連掛」的。因為古代社會生活中,王公貴族不事勞作,他們的衣著多「禮儀」性質,以富麗、寬大為主。而普通勞動人民,則多穿緊身衣褲,且為粗布製作,為的是幹活利索。在他們眼裡,「垂旒」與「連袿」,就是「不利索」的代名詞——這得溜連掛的,咋下地幹活呢?


是故,方言中的「得溜連掛」,含「不利索」之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雁門文叢 的精彩文章:

晉北方言:「扶奪」與「扶絡」

TAG:雁門文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