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25周年校慶 | 請回答1928

125周年校慶 | 請回答1928

原標題:125周年校慶 | 請回答1928


1928發生了什麼?


1928年,工農武裝起義轟轟烈烈進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步入全盛;


1928年,《新月》雜誌創刊,新詩發展到新階段;


1928年,「米老鼠」卡通形象誕生、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


1928年,人類萬千編年史中的平凡一年,1928年,布滿奇蹟與轉折的一年。我在青天碧瓦下回溯你,在櫻頂老齋前呼喚你,珞珈的1928——




20世紀30年代的武大建築


來源:《武漢大學早期建築》李曉虹,陳協強編著


擇定校址


春秋歲月里,李四光先生緩緩轉身。「假設沒有李先生的那個理想,恐怕武漢大學就不會有珞珈山壯麗的校舍①。」



李四光像

攝影:趙若沖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以原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為基礎,組建國立武漢大學。同年,李四光先生以科學家的嚴謹、教育家的眼光、藝術家的浪漫,將校址選定羅家山(今珞珈山)。江城多山,珞珈獨秀;山上有黌,武漢大學。



20世紀30年代十八棟全景圖


來源:《武漢大學歷史探究》塗上飆主編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當年李四光先生騎著毛驢趕去勘定的校址已經成為今天上萬學子的求學之所。經過90年的發展,珞珈山也有了新模樣



今天的武漢大學


攝影:楚天雲圖航拍中心 陳勇 趙融


更名珞珈

蒼蒼洪流中,聞一多先生緩緩轉身。


1928年,聞一多先生應劉樹杞先生之邀前來武大,出任國立武漢大學創辦時期的首任文學院院長。他提出將新校址的羅家山(又名落駕山)改名為珞珈山,此後「珞珈」便成為了武漢大學的代名詞。



聞一多像


攝影:趙若沖


「珞珈」二字既富詩情又意蘊深邃:「珞」(堅石)與「珈」(美玉)寓意篳路藍縷、堅毅不拔之氣概,同時也寄託著把學校建成環境優美、學術一流著名大學的期許。


劍膽琴心,剛柔相濟,珠聯璧合,珞珈之名與武大宏偉的建築群相應,氣勢恢弘而又情意綿綿。正應了那句——「煌煌武大,巍巍珞珈」。



櫻頂老建築


攝影:楊子晴

依山建校


似水韶華里,開爾斯先生緩緩轉身。「在這麼美的地方建大學,是我早就有的願望②。」


1928年,受李四光先生所邀,美國建築師弗朗西斯?開爾斯(Francis H Kales)任校舍建築規劃的總設計師。開爾斯先生以北京故宮為藍本,根據中國傳統建築「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原則,建造起古樸莊重、軒昂瑰麗的珞珈山早期建築群



開爾斯1929年繪製的國立武漢大學新校舍設計平面圖


來源:《珞珈風雲——武漢大學校園史跡探微》塗上飆主編



上個世紀的老齋舍


來源:《武漢大學早期建築》李曉虹,陳協強編著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著到處是山坡的校園,開爾斯先生巧妙地利用蓋校舍推下來的土方填滿獅子山、火石山與筆架山之間的山谷,建成了武大最早的運動場——「九一二」操場。在百年的風雨滄桑里,「九一二」操場作為全校的中心運動場,見證了一次次重大事件,服務了一代代武大學子,留下了毛澤東、周恩來等無數名人的足跡。


20世紀30年代大操場校運會場景


來源:《武漢大學歷史探究》塗上飆主編


新時期,修繕配備了現代化設施的「九一二」操場舉辦過辛亥革命90周年文藝晚會、110周年校慶大典、「相約未來」校園文藝演出活動……這個古老的運動場穿越歷史,仍在履行著自己的使命。



今天的「九一二」操場


來源:新媒體中心圖庫


綠化校園


年月流轉里,葉雅各先生緩緩轉身。


1928年,葉雅各受南京國民政府大學院(後改教育部)指派,任國立武漢大學新校舍建築設備委員會委員兼秘書。在擇定校址時,葉雅各也竭誠協助勘選,為校址最終落定珞珈山做出貢獻


葉雅各


作為著名的林學家,葉雅各全面負責學校「園林規劃建設」。葉先生在校園內的荒山隙地、道路兩旁,親自採種育苗、栽植、綠化和維護。從全國各地採集而來的數十萬株樹種以巧妙的栽種設計落於珞珈山,使得武大校園四季常青、生機蓬勃



武漢大學四季校園風光


攝影:李依航 吳迪


數十年過去,珞珈山遍披綠裝、滿目清秀,形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林木茂盛的珞珈也引來百鳥聚匯、棲巢入林,進一步形成自然生態良性循環。學校園區更是成為武漢三鎮園林典型樣板之一



棲息在枝頭的小鳥


攝影:姚勝譯

宋卿史話


經世流年裡,黎元洪先生緩緩轉身。


「擬將此項基金轉移貴校,用以培值人才,藉了先君心愿③。」


1928年,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去世。其子黎紹基、黎紹業遵從父願,捐款十萬元現金以建體育館,即宋卿體育館。近90年里,體育館淪為過侵華時期日本軍官的俱樂部、哀悼過「六一」慘案中的死難烈士……青磚綠瓦,見證了曾經的歷史滄桑。



宋卿體育館


來源:《武漢大學歷史探究》塗上飆主編



宋卿體育館外景


來源:《珞珈風雲——武漢大學校園史跡探微》塗上飆主編

120周年校慶前期,學校在不改變形狀、修舊如舊的原則下進行修繕,使得宋卿體育館近百年的歷史沉澱與現代設施完美融合,繼續陪伴一代又一代珞珈人。



現在的宋卿體育館


攝影:楚天雲圖航拍中心 陳勇 趙融


武漢鴻漸,珞珈櫻豐。過去的黃金年代裡,老一輩武大人書寫出一卷卷輝煌豐盛;九十年的歲月長河中,新一代武大人亦譜寫出一曲曲奮進旋律


我在青天碧瓦下回溯你,在櫻頂老齋前呼喚你——


請你回答,1928。


參考文獻:


①②.《武漢大學歷史探究》塗上飆主編


③《黎元洪與宋卿體育館》劉以剛,武漢大學校友總會官網

其餘參考資料:


1.《珞珈山的懷念》劉懷俊


2.《武大人不該忘卻的葉雅各》李玉安,武漢大學新聞網


3.《武漢大學早期建築》李曉虹,陳協強編著


4.《珞珈風雲——武漢大學校園史跡探微》塗上飆主編


武漢大學


-luojia1893-


攝影:趙若沖 李依航 吳迪 姚勝譯 楊子晴


楚天雲圖航拍中心 陳勇 趙融


文案/編輯:劉旭峰 羅盟 施玥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漢大學 的精彩文章:

記錄鄉音,這群武大人在與時間賽跑!

TAG:武漢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