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開缺錢怎麼辦?誰來力挺張伯苓?

南開缺錢怎麼辦?誰來力挺張伯苓?

原標題:南開缺錢怎麼辦?誰來力挺張伯苓?



(▲1938年,張伯苓校長接受南開校友總會建議,將南渝中學更名為重慶南開中學。圖片來源:重慶南開中學,華龍網發)

摘要:張伯苓申請經費時經常「念經」一句:「南開師生都感念領袖對南開的承諾,有中國即有南開。」潛台詞說白了就是:南開又缺錢啦!


1928年冬,國民政府秘書錢昌照(兩年後任教育部常務次長)奉蔣介石之命考察平津高等教育。錢回憶:「在天津,我看了南開大學,和張伯苓詳談。他對蔣稱頌備至,說中國富強要靠蔣。南開大學辦得比較好,秩序井然。我回到南京後,寫了一個比較詳盡的報告。我還對蔣說,南開大學辦得不差,但經濟比較困難,蔣立即打電報給張學良,叫張學良每月補助南開大學幾萬元。張學良照辦了,張伯苓頗為感激。」(錢昌照《錢昌照回憶錄》,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頁)


張伯苓在重慶籌建南渝中學,獲得蔣介石鼎力支持。1936年1月,張伯苓致信蔣介石與教育部長王世傑,以「華北環境惡劣,支撐現狀,事已非易」和「深覺全國優良中學之缺乏」為由,提出「擬在重慶購地建屋,先開辦南開中學第一分校」,約需15萬法幣開辦經費。


蔣介石當即「贊助撥款五萬元為開辦經費,後又承教部每年給予經常費用,學校遂得順利進行」。1月30日,張伯苓在南京與蔣介石、吳鐵城共進晚餐時,張藉機向蔣報告在四川設南開分校。蔣當場承諾,再捐5萬元。10月25日,張致信蔣,詳細報告南渝中學順利籌建狀況。

1937年5月,蔣介石委託前南開教授、行政院政務處長何廉轉交張伯苓在川辦學補助費,明確表示「如川省未列預算,准由中正設法另撥」。因此張伯苓在紀念南開四十周年校慶時公開致謝:「重慶南渝中學捐助開辦費者,主席蔣公為第一人。」(張伯苓《四十年南開學校之回顧》)


蔣介石承諾:「南開為中國而犧牲,有中國即有南開!」精明老練的張伯苓以此為南開的「護身符咒」、「尚方寶劍」,由此打開尋求蔣介石和國民政府支持的「綠色通道」。他申請經費時咬定青山不放鬆,經常「念經」一句:「南開師生都感念領袖對南開的承諾,有中國即有南開。」潛台詞說白了就是:南開又缺錢啦!


即使三校合併西南聯大時期,蔣介石也為南開傾斜經費「開小灶」。經張伯苓請求,1942年3月和7月,蔣先後兩次以行政院長名義為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和南開大學各撥付補助費10萬元(南開大學校史編寫組《南開大學校史(1919-1949)》,第421-422頁)。


自1937年11月起,教育部總務司開始撥給南開大學國立經費,兩個月補助費4666.2元,經費5000元;1938年經費13500元;1939年補助費30800元;1940年補助費30800元;1941年補助費29501元;1942年補助費30800元。被日寇炸毀的南開,通過國民政府的緊急輸血,艱難重生。


蔣介石對社會賢達確實有雅量,對張伯苓本人也關懷備至。1944年南開四十周年校慶日,蔣親蒞祝賀;張過生日,蔣贈送手書條幅,以示禮遇;1946年,張赴美治病,蔣贈送醫療費1萬美元;在美期間,張不慎腰部摔傷,蔣又委託駐美大使顧維鈞赴紐約慰問,再贈醫藥費5000美元。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蔣對張關懷不能以意識形態劃線,武斷地都視為「拉攏」、「腐蝕」,但也不能視為純粹的君子之交,蔣有其長遠的政治考量。


時任蔣介石侍從室秘書鄭彥棻曾言:「主席尊敬張先生,是另有用意的。張先生是中國教育的象徵,人很厚道,全國人對這位老先生都很尊敬。將來不得已必須採取各黨派聯合政府時,張先生出面組織國會,可為各黨派所通過的。」(江沛《蔣介石與張伯苓及南開大學》)

(2018年7月7日23:13一稿,7月31日02:23修訂,【山水微言·233】。本文為《「燃志之師」張伯苓:「中國不亡吾輩在!」──「師表校魂」大學校長系列史評之七》連載第23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水微言 的精彩文章:

張伯苓的南開:學科實用、課程實用、調查實用、人才實用

TAG:山水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