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沉船世家】挪威海軍「奧斯陸」級導彈護衛艦

【沉船世家】挪威海軍「奧斯陸」級導彈護衛艦

原標題:【沉船世家】挪威海軍「奧斯陸」級導彈護衛艦


儘管挪威是當今世界上人均財富最為豐厚、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但在兩次大戰之前,挪威經濟如同其偏遠的地理位置一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以漁業、林業和牧業為主,貧窮且落後於南歐諸國。因此,挪威海軍受限於自身條件在早期世界海軍發展上並沒有太多建樹,戰後挪威海軍的發展也較為單純。



挪威海軍在戰前的巔峰時代擁有四艘210毫米主炮岸防裝甲艦,分別是兩艘「雷霆之盾」級和兩艘「挪威」級,但是這些都是從英國訂購的三四千噸的「小艦」。


二戰後的一段時間裡,挪威工黨開始帶領挪威進行社會民主改革,將大量工商業收歸國有、強化稅收和社會財富再分配、提高民眾福利和工會話語權,使得挪威趕上了歐洲「黃金三十年」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同時六十年代挪威將大部分北海海域劃為主權經濟區,北海和巴倫支海豐富的海洋石油資源使得挪威躍為世界第八大石油輸出國和第三大天然氣輸出國,歷經數十年發展如今能源出口有時能佔到挪威經濟總量的一半左右。石油,讓寒冷的爛泥地成為許多人嚮往的「天堂」。


戰後挪威海軍的「C」級驅逐艦「奧斯陸」號,是英國戰時緊急造艦計划下的2500噸級驅逐艦


經濟的起色促使挪威開始重振海軍建設,計劃替換掉挪威戰後從英國加拿大等國接收的「花」級、「城堡」級、「C」級等老舊主力艦艇,決心國產第一代主力艦艇。同時,戰爭中崛起的蘇聯讓挪威的地理位置顯得緊要了起來,基於美國杜魯門的《共同防衛援助法》,美國開始對挪威海軍的重振給予大量的支持,承擔挪威國產艦艇建造經費一半的同時,向挪威轉移了當時非常先進的、美國戰後全新建造的第一款護航驅逐艦——「迪利」級的設計(USS Dealey,DE-1006)。



美國海軍的「迪利」號護航驅逐艦,於1952年開建,是美國戰後第一種全新建造的反潛護航艦艇。


挪威霍爾滕(Horten)海軍造船廠領命開始基於「迪利」級的設計進行挪威本土化修改。除了將滿載排水量從1300噸放大到1700噸,主要就是鑒於挪威北海惡劣的海況和洶湧的風浪,壓低了艦橋高度,提高了干舷高度優化耐海性。主桅杆頂部的球狀封罩內是一部荷蘭信號公司的WM-22型I/J波段綜合平面搜索和火控雷達,下方是法國湯姆遜-CSF公司的DRBV-22A型D波段對空搜索雷達。



挪威本土化修改將艦體拉長,排水量放大


武裝方面基本和「迪利」級保持一致。裝備兩門當時廣泛在美國海軍和盟友艦艇上使用美製MK.33型雙聯裝76毫米50倍徑封閉式炮塔艦炮,艦首和艦尾各一門;艦尾主炮前方抬高的平台是一個直升機甲板,能夠降落一架輕型直升機;艦尾有兩列MK-6水雷投放軌,艦島兩側耳橋各有一門萊茵20毫米機炮。


可見艦首的雙聯三寸炮採用了封閉式炮塔



這在當時世界上是比較早的具備直升機駐艦能力的中小型艦艇


艦首主炮後方將美製反潛「刺蝟」炮改為挪威國產的「燕鷗-3」型六聯裝重型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挪威國防研究所(FFI)研製,康斯伯格武器工廠(Kongsberg,今康斯伯格集團)生產,將一個兩面三聯裝發射架固定在一個可以左右60度搖擺的基座上,平時收容在保護殼內,使用時豎起,發射架可以裝填六枚重型反潛火箭深彈,採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深彈最大射程1600到2000米,全重135千克,裝藥量50千克,採用延遲引信。作戰方式是通過聲吶確定潛艇位置後,發射形成一個水下彈幕面。



「燕鷗-3」重型反潛火箭深彈系統,該系統還有岸基版本,也被德國採用


1963年,首艦在霍爾騰開工,被寄寓了厚望以挪威首都奧斯陸命名,1966年1月加入挪威海軍戰鬥序列,全級艦共五艘,在1967年12月服役完畢。然而,剛剛服役完全以火炮作為武器的「奧斯陸」級就面臨了導彈時代來臨的尷尬和蘇聯潛艇頻繁活動在挪威近海的困擾。



一艘「奧斯陸」級的下水儀式


「奧斯陸」級的艦尾,可見艦尾的三寸炮


挪威的海岸幾乎都是由冰川作用下形成的狹窄曲折的峽灣組成,這些複雜的水域成為蘇聯潛艇良好的訓練場所,也被蘇聯視為戰時疏散潛艇作戰力量良好的隱蔽場,七十年代後的一段時間裡挪威幾乎每年都會接到上百起蘇聯潛艇侵入的報告。



70年代末的四艘「奧斯陸」級同框,此時剛剛完成了第一次現代化升級


1972年,剛服役的「奧斯陸」級就開始第一次現代化升級,在原本的直升機甲板上安裝了一組MK-29八聯裝基本型「海麻雀」防空導彈發射裝置,艦舯新增一個次桅杆,用於容納制導「海麻雀」的MK-95火控雷達;桅杆兩側各安裝了一組MK-32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將艦尾水雷投放軌移除,安裝了兩排三組「企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至此,「奧斯陸」級也步入了導彈時代。



升級後的「奧斯陸」級,艦尾甲板黑乎乎的東西就是形狀怪異的艦載「企鵝」反艦導彈發射箱



發射「企鵝」反艦導彈,挪威國產的「企鵝」導彈應該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紅外製導頭的反艦導彈,早期型號最大射程20公里,戰鬥部裝藥量50千克。


這五艘「奧斯陸」級在這期間一直是挪威海軍最為倚重的主力艦艇,其餘的主要都是為迎合挪威地理特色而建造的小型導彈艇和魚雷艇。1984年「奧斯陸」級又迎來了第二次現代化升級,主要集中在船電系統上,增加了挪威NFT國產的戰術信息處理系統,武器控制系統升級為瑞典薩博的「9LV」,使用法國湯姆遜的TSM 2633綜合聲吶系統(含艦首圓柱形中頻主動聲吶和艦尾拖曳可變深度聲吶)替換掉原來的AN/SQS-36聲吶,並將艦尾的MK.33雙76艦炮改為一門博福斯單40速射炮。


第二次現代化升級後的「奧斯陸」級,注意艦尾的三寸炮已被博福斯取代,還新增了一個變深聲吶投放口



80年代末守護在挪威北海油田的「奧斯陸」號,這五艘「奧斯陸」級是挪威很長一段時間裡唯一能夠在北海惡劣海況下使用的遠洋艦艇,承擔了高強度的巡邏勤務


到90年代,作為挪威海軍的主力「奧斯陸」級已經高強度使用了近30年,開始顯現頹勢。1994年1月24日,首艦「奧斯陸」號在航行時,蒸汽輪機故障宕機失去動力,當時洶湧的海浪將無助的「奧斯陸」號推向了岸邊,於卑爾根西南部馬斯坦燈塔附近海岸擱淺(與本次「英斯塔」號擱淺地相距不足60公里),艦體破裂開始進水。





逐漸沉沒的「奧斯陸」號,在「奧斯陸」號當時的救援過程中存在水溫極低難以潛水探傷和水下作業的問題,同時,「奧斯陸」號的下沉速度過快,再加上挪威人本身就有相當磨嘰的天性。


次日,拖船「拉爾斯」號開始拖帶「奧斯陸」號,但進水繼續惡化,經判斷後已不具備拖回的必要,「奧斯陸」號被「拉爾斯」號放棄,於27個小時後沉沒。三個月後,挪威使用兩艘起重船將「奧斯陸」號吊起,運回卑爾根港並宣布將其除役拆解,本次事故造成1人死亡,9人受傷。




直到開春冰雪逐漸消融後才開始了「奧斯陸號」的打撈,直接用浮駁船架起一定深度,然後半潛船開到下面直接抬起,起重壓力驟減。按理說,挪威擁有大量的北海石油鑽井平台,相配套的海洋工程船舶行業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較為發達的



「奧斯陸」號艦首的巨大傷口,完全是擱淺的剮蹭所致,在挪威這種冰川切割的複雜岩石峽灣地貌一旦擱淺,其刺激程度和咱們一般意義上的擱淺可能不太一樣


這次事故使得挪威痛定思痛,再次對「奧斯陸」級進行現代化升級,在各個水密艙增加了鋼板以加強結構,為了維持原有浮力還延長了一段艦體,排水量上揚到2050噸。同時使用當時英國23型護衛艦上的996型S波段三維搜索雷達取代了原來的法制DRBV-22雷達。但在2006年3月17日,「奧斯陸」級三號艦「特隆赫姆」號又在挪威中北部的南特倫德拉格附近海域擱淺,兩個水密艙進水,唯一的螺旋槳受損,艦首聲吶破裂。所幸進水被控制住沒有進一步惡化,拖了回去,該艦於3個月後除役並在2013年作為靶艦被挪威國產的NSM反艦導彈擊沉。



拖帶中的「特隆赫姆」號


「奧斯陸」級次艦「卑爾根」號和四號艦「斯塔萬格」號也分別在2001年和2007年被挪威潛艇部隊當作靶艦使用魚雷擊沉。「奧斯陸」級唯一得以善終的是末艦「納爾維克」號,2007年除役,停泊在霍頓西福爾作為博物館艦永久保存。2006年4月「南森」級宙斯盾護衛艦首艦「南森」號加入挪威海軍戰鬥序列,五艘被世界巔峰科技之作「宙斯盾」加護的新「南森」級,想必一定會比前輩「奧斯陸」級更上一層樓。



最後一艘「奧斯陸」級和第一艘「南森」級兩代同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艦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第11艘遠征高速海運艦命名受洗
挪威宙斯盾艦被嚴重撞損,被迫沖灘坐沉

TAG:中外艦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