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不只有霾,還有霧!專家詳解本輪京津冀地區大氣重污染原因

不只有霾,還有霧!專家詳解本輪京津冀地區大氣重污染原因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14日,京津冀地區迎來今年秋冬季以來最嚴重的大氣污染。根據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台,天津、河北石家莊等城市空氣質量都達重度污染,北京一度達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是PM2.5。

北京東直門。耿諾希 攝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說,本輪大氣重污染過程是「污染和不利氣象條件的雙向反饋加劇PM2.5污染」。

霾向霧轉換,能見度進一步降低

張小曳說,11日出現了影響我國華北地區的高壓脊型環流形勢,近地面形成了以區域氣團穩定、水汽向顆粒物上凝結率高為特徵的停滯-靜穩不利氣象條件;邊界層高度由通常清潔天的約1.5公里下降到約900米。

河北邯鄲。趙晨光 攝 圖片來源:東方IC

加劇霧霾的是,從東南方向的海上帶來了較多水汽,使河北西南部、河南中東部出現大霧天氣、局地出現強濃霧天氣,大量氣溶膠粒子成為雲霧的凝結核進入雲霧體系,形成霾向霧的轉換,導致地面接收的輻射進一步下降,穩定邊界層結構更加明顯,能見度進一步降低。

多種污染物疊加排放,推高PM2.5濃度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說,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聚集了大量的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耗能產業,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貨車、非道路機械使用頻度高,仍是全國污染物排放強度最大的區域。

初步估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二氧化硫排放強度仍是全國平均的3.6倍,氮氧化物和煙粉塵排放分別是全國平均的4倍和6倍。從污染物排放行業分布來看,電力、燃煤鍋爐、冶金、建材、柴油貨車和非道路機械是主要的排污行業。

山東省聊城市。趙玉國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儘管15日才正式開始供暖,不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部分城市已開始採暖,城市供暖鍋爐和農村地區散煤採暖爐具逐步啟用。據估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進入採暖季後,二氧化硫排放增加近50%,一次PM2.5排放增加約30%,尤其作為PM2.5主要組份的有機碳排放增加近1倍。

賀克斌說,多種污染物高強度的疊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污染過程中各地PM2.5濃度的重要原因。

達重污染城市僅13個,治理見成效

據2017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研究結果,通過實施燃煤鍋爐取締、散煤替代、散亂污企業整治、工業企業提標改造等措施,2017年以來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顯著下降,其中一次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分別減少18%、31%、16%、12%。

河北石家莊高速路口因霧關閉。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張小曳說,此次持續性重污染過程的氣象條件與2016年12月16-21日大範圍重污染天氣過程類似,但2016年那次,最嚴重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近80%城市達到重度污染,近50%城市達到嚴重污染;而此次污染過程中,截至目前,達到重度污染城市僅13個,治理見到成效。

當前,大氣治理力度和精準度也在加大。生態環境部持續推進「千里眼計劃」,開展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生態環境部14日表示,已要求相關城市加大預警網格的監管力度,組織開展涉氣污染源排查和問題整改。對數次被預警的熱點網格,將採取公開通報、派駐工作組和公開約談網格所在政府負責人等措施,督促地方解決問題,改善環境。

網友是這樣評論這場霧霾的:

防霾口罩戴起來!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中國針灸將納入美國「醫保」?美國人開心壞了
這個貧困縣5年98人考上北大清華!但更了不起的是…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