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形而上學會「終結」嗎?

形而上學會「終結」嗎?

作為與辯證法相對立的「形而上學」與「舊的形而上學」業已終結,但是,自古希臘以來那種定位於愛智、運思之哲學的形而上學則遠沒有終結。

原文 :《形而上學會「終結」嗎》

作者 |北京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 郭繼民/副教授

圖片 |網路

何謂形而上學

提及形而上學,人們往往簡單地理解為「辯證法」的對立面,實則不然。關於西方的形而上學,至少有三層意思。第一層,即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之後」。換言之,形而上學研究的是現象(物理學)之後的「實體」,研究現象之所是的根據或緣由。第二層,即指與辯證法相對立的以靜止、片面、機械觀念看待世界的「形而上學」觀。第三層,為康德及其後世哲學家試圖重建的「形而上學」,即西人所謂「超越俗世的上帝哲學」

上述「形而上學」雖表現為「三」,但究其實,卻又是「一」:形而上學即謂哲學或「哲學即形而上學」。之所以有「三」,無非人類理性表現不同而已。叔本華曾言,人類是形而上的動物,天生具有思辨、追問之偏好。然自十九世紀始,「形而上學(哲學)終結說」卻又不絕於耳,非但非理性哲學家尼采有是言,即便馬克思、恩格斯等實踐哲學家亦復如是;至若二十世紀更是如此,邏輯實證主義、後現代主義、存在主義皆有此論。對此,我們勢必追問,形而上學真的要終結?如是,這種終結又是何種意義上的終結?

形而上學終結的理由

終結,在慣常意義上,可理解為「停止」,或言,哲學必須有所「止」,而其所能「止」處,即可視為其「終結處」,至少理路上當作此解。由此義(「終止、停止」義)出發,「終結說」似有以下理由。

若從哲學體系之完成來看,黑格爾哲學囊括了西方自希臘以來的幾乎所有哲學領域,並以辯證法將以往的重要哲學命題鏈接、融匯而終成一博大系統,可謂西方傳統形而上學之終極完成。據此看,黑格爾哲學至少在體系層面上終結了傳統的形而上學。

海德格爾對哲學之終結給出另一種看法。他認為,哲學之終結表現為:在兩千多年的發展中,科學在由哲學開啟出來的視界內發展並日趨成熟,獲得獨立性的建立。哲學的任務已被科學完全接管過去,且已展示殆盡。在海氏看來,這一科學全面接替哲學的過程屬於哲學的合法完成,即終結。

上述對「形而上學」終止的看法,在於哲學(無論內容還是體系)有一個終極之歸宿,倘若達此終點,則意味著哲學即形而上學的合法完成,或曰終結。

此外,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哲學的終結並非在於哲學「當止於某處」,而是由於「哲學本身」存在問題,應當終結。譬如,邏輯實證主義認為,傳統形而上學根本就是無意義的命題,是「語言的誤用」,他們試圖以「一種哲學結束傳統的哲學」,這樣的哲學須是以研究語言的有意義和無意義為基礎。

種種說法,儘管不一,似乎皆為形而上學敲響了喪鐘。然而,問題在於,形而上學真的要終結嗎?

開闢形而上學新理境

誠然,作為與辯證法相對立的「形而上學」與「舊的形而上學」業已終結,毋庸多論。但是,自古希臘以來那種定位於愛智、運思之哲學的形而上學則遠沒有終結。理由如下:其一,即便假定古哲在思辨理路上已臻於完備,然而,後人能否達到此思辨之終極尚是問題。其二,更何況古人只是開闢了道路,亦未必真的達到極處,它仍召喚後來者參與運思。其三,作古義的「愛智」之哲學,最終需落實在行動上、實踐上,而當今哲學更多地走向思辨乃是知識,距離哲學之應「止」相差甚遠。更何況,傳統形而上學中的諸如至善、本質直觀、信仰、價值意義等核心命題仍帶有恆久性。因此,傳統的形而上學依然是啟迪人們心智的寶藏,依然值得後人認真運思、拓展。又何以輕言終結呢?

退一步講,即便排斥形而上學的邏輯實證主義,亦非鐵板一塊,他們雖然承認傳統形而上學乃是語言的誤用,然而卻未必完全否定其意義。邏輯實證先驅維特根斯坦嘗言:「倫理學不可能是科學。它所說的東西對我們任何意義上的知識都沒有增加任何新的內容。但這是記載人類心靈的一種傾向,我個人對此無比崇敬,我的一生絕不會嘲弄它。」至於後現代哲學,固然提出了傳統形而上學的終結,但並沒有完全否定形而上學。相反,他們多秉持有機、系統哲學之理念,此理念在傳統形而上學中也存在過,只是不佔主導地位而已。

當然,最有說服力的還是哲學自身發展之事實。考察西方哲學史,當知,黑格爾沒有終結哲學,上帝沒有終結哲學,馬克思、海德格爾、邏輯實證主義等同樣沒有終結哲學。作為反形而上學的叔本華、尼采等雖以非理性主義出現,但觀其所思,又何嘗不是一種新哲學(形而上學)之開端?又何嘗不是以嶄新的維度開闢了形而上學新理境?

自然,還是海德格爾說得好,他認為,「終結」除了「終止」的含義外,還有另一層含義——「位置」:從此一終結到彼一終結,意思是從此一位置到彼一位置。如果我們承認哲學的終結,那麼這個終結應該是一種「轉換」,包括問題域、思維方式與對待哲學態度的轉換。譬如,黑格爾以後,不但有馬克思哲學的誕生,亦有尼采、弗洛伊德等非理性哲學的崛起;馬克思以後,亦有邏輯實證主義、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科學技術哲學等各種哲學流派產生。之所以如此,就在於人總是具體歷史的產物,人總是要面對人的世界,面對具體時代所凝聚的問題,並在具體的問題中「運思」:不同之環境、殊異之問題、多維之運思、特殊之傳統乃至哲學家獨特之經歷,皆註定了哲學無論內容、方法還是運思方式,皆應呈現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局面。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31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上海製造:「好馬」,才有資格配好鞍
思考:智慧是必要,哲學並非必要!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