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睡覺打鼾的危害居然這麼多!為了「保命」,一定要看

睡覺打鼾的危害居然這麼多!為了「保命」,一定要看

舍友打呼有多可怕?看看這位同學的心理歷程: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友情提示:文字從下往上看)

以上圖片可以說非常完整地反映了一個正常人在同屋人的鼾聲中心理漸漸扭曲的過程……當然,這只是玩笑話哈,但是睡覺打鼾而且鼾聲如雷確實會影響到舍友或家人的睡眠質量。

當所有人都在微博跟帖吐槽自己的舍友打呼聲巨大,都快把自己折磨到神經衰弱的時候,有一位網友說出了打呼者的心聲:我們也不想打呼的啊!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是啊!誰也不想睡覺打呼嚕啊,怎麼做才能不打呼?小編今天就來拯救被打呼困擾的你,「靜眠攻略」拿走不謝。

要是你身邊也有睡覺呼嚕聲巨大的人,記得快把這篇文章轉發給TA,說不定你的隨手一轉,直接改善了TA的家庭/宿舍/人際交往關係/健康情況,甚至救了TA一命,可謂是功德無量啊!

為什麼有些人睡覺會打呼?

常常有人以為,打鼾就是睡得香、身體好的表現。其實長期打鼾對身體危害很大,打鼾往往會伴有鼻塞、憋氣,容易在睡眠中被憋醒,引起睡眠中呼吸反覆暫停,極易誘發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絞痛、腦梗塞、腦卒中、肺心病、性功能障礙,嚴重者可致猝死!

有這些表現的人要特別注意:

鼾聲特別響,時斷時續,此起彼伏,並且鼾聲常常有中斷的情況。

家人反映有夜間呼吸中斷現象,甚至自己發現有時夜間會被憋醒。

白天睏倦、乏力、精神差、記憶力下降,甚至在開會、接電話、走路的時候都想睡。

那麼,什麼人容易睡覺打呼呢?一般來說,體型肥胖、脖頸粗短的人群比如容易出現打鼾的現象。《傷寒論》中便有「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的論述。

這是因為肥胖者由於上呼吸道脂肪堆積、周圍組織鬆弛、舌頭變厚,入睡後,氣道肌肉組織塌陷,張力不夠,造成通氣不暢,容易打呼嚕、憋氣。

當然,不胖的人也有可能會打呼。愛打呼的人群體質多以「痰濕內盛」為主,而中醫認為「肥人多痰」,所以肥胖者比不胖的人更容易出現睡覺打呼的情況。

為什麼「痰濕內盛」會造成打呼呢?那就要從肺脾腎三髒的功能開始說起:我們的肺是用來疏通和調節體內水液輸布、運行、排泄的,而脾是用來運化飲食水谷的,腎氣則具有主司和調節全身水液代謝的功能。

若三臟功能失調,則會引起水液運行失常,痰濕在體內到處亂跑,到了頸部就會使氣道不暢引起打鼾,因此,打鼾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肺氣不宣、痰堵氣道,我們要改善睡覺打鼾的毛病,就要宣通肺氣、化痰祛濕。

睡覺打呼怎麼辦?

很多人都是平躺睡覺時打呼嚕,側身就不打了,所以一個簡單的辦法是睡覺採用側卧姿勢,特別是右側卧位,這樣可以有效減輕咽喉部阻塞,利於呼吸順暢,緩減打呼嚕的癥狀。

這時有些人會說:「我睡覺老愛翻身,保持不了側卧位睡覺,怎麼辦?」小編教你一個辦法,睡覺不老實的人可以在睡衣背部或枕頭下固定一個棒球,這樣就能迫使人沒法平躺,時間長了就習慣側睡了,對緩解打鼾有一定的幫助。

要注意的是,改變睡姿畢竟「治標不治本」,要先從根本上調理打鼾,上文已經說了要「宣通肺氣、化痰祛濕」,經常艾灸豐隆穴、陰陵泉、中脘穴、天樞穴、足三里、三陰交,能夠宣肺祛痰,進而更好的止鼾。

其中,豐隆穴是胃經的絡穴,屬於胃經,又聯絡脾經。脾主運化,脾虛則水濕不化,易聚集而成痰。艾灸豐隆穴能夠通調胃和脾兩大臟腑,而陰陵泉是脾經上的穴位,具有很好的強身、祛痰作用,兩穴相配,除濕祛痰效果尤為明顯。

中脘穴為特定穴中八會穴之一—「腑會」,是胃的募穴,《脾胃盛衰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艾灸中脘穴可補中氣、理中焦、化滯和中、宣肺祛痰。同在腹部的天樞穴,屬於胃經,又靠近胃部,所以它可調理胃腸、補虛化濕,當它與中脘穴協同發力,即可進一步調理打鼾。

打鼾很嚴重的人還可以加灸人體兩大保健穴——足三里三陰交,這兩個穴位都可健脾化痰、和胃固腎,一起灸還能有防病保健、宣肺理氣之用。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的精彩文章:

華蓋穴:收引水濕
中瀆穴:祛風散寒、舒筋活絡

TAG: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