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紹病逝之後,其勢力並未窮途末路,為何還是很快走向了滅亡?

袁紹病逝之後,其勢力並未窮途末路,為何還是很快走向了滅亡?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袁紹勢力敗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官渡之戰的失敗。然而,這樣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在曹操崛起之前,袁紹是漢末最大的梟雄,他早就一統了河北四州,擁兵數十萬,麾下著名的文臣武將不少。雖然官渡之戰他麾下的「河北四庭柱」,一個也沒能保住,軍隊也折損了不少,算得上元氣大傷。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疆,這一點從他回來冀州之後,很快便平定了所有的叛亂,就可以看出。

另外,他的三個兒子,也並非都是蠢材,例如袁譚在南皮之戰中,曾擊敗過曹操大軍,袁尚更是文武雙全。也許是就是,官渡之戰後,袁紹手中依舊有地盤、有人才、有兵力、有糧草,他的兒子也並非都是草包。可是,為什麼袁紹病逝之後,曹操很快就將他的兒子們逐一擊破,一統北方了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袁紹自己留下的禍患

眾所周知,在我國封建社會,一直講究嫡長子繼承製,一旦廢長立幼,很容易引發禍亂。可是出身名門,且才華出眾的袁紹,卻彷彿一點都沒意識到這個問題,打算讓自己的小兒子袁尚,成為自己的繼承人——「紹愛少子尚,貌美,欲以為後而未顯」。如果袁紹下定了決心立袁尚,並為其鋪平了道路,倒也能避免悲劇。可是他不僅沒有明確的承認袁尚的繼承人身份,還給了另外兩個兒子袁譚和袁熙很大的權勢——兄弟三人各據一州,甚至連他的外甥高幹,也據有一州。這種情況下,他的兒子不互相內鬥,從而被曹操逐一擊敗,那才是怪事。

二、袁紹的謀士們不安分

袁紹麾下有不少頂尖謀士,甚至不輸後來的諸葛亮、司馬懿、賈詡、郭嘉等人。但是這些謀士,雖然個個能力卓越,卻要麼情商低,要麼過於耿直,要麼太過自私。例如審配在官渡之戰這樣重要的節點,因執法嚴明,不徇私情,逼反了許攸;郭圖為了爭權,為袁紹獻上了不少餿主義;田豐因為太過耿直,早早的把自己作死了,等等。

正是因為他們之間無法和平共處,袁紹又沒有明確立下繼承人,所以他們在袁紹去世之後,站到了不同的陣營,並進一步促成了袁紹諸子之間的內鬥——「審配、逢紀與辛評、郭圖爭權,配、紀與尚比,評、與譚比。眾以譚長,欲立之。配等恐譚立而評為己害,緣紹素意,乃奉尚代紹位。」原本就有爭鬥之心的袁譚和袁尚,有了足夠的人才支持之後,哪裡還有和平共處的可能呢?這也為曹操提供了機會。

三、曹操的推波助瀾

當然了,雖然曹操一直看鷸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但他也不非真的什麼都沒做。畢竟袁氏兄弟並非傻子,如果袁紹剛剛去世,曹操便直接迫不及待的動手,那麼他們一定會放下爭端,先一致對外,那樣的話,曹操不一定能夠討到好處。所以,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先按兵不動,讓袁氏兄弟失去了危機感,「放心地」展開內鬥,等他們相互消耗的差不多,甚至一方主動向自己求助時,才正式動手,這種情況下,如果曹操再做不到手到擒來,那他算不上三國第一梟雄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袁紹在官渡之敗後,依舊有很大的勢力,而且給兒子們留下了足夠的兵馬、地盤、人才,他的兒子也並非都是草包,卻還是很多被曹操吞併,看似不可思議,實際上卻是必然的,這與袁紹留下的隱患有關,與袁紹麾下謀士的勾心鬥角有關,也與曹操的謀劃有關。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趙雲是公孫瓚的救命恩人,為什麼趙雲歸順之後,他卻不敢重用?
三國有2個名人,皆只有一個女人,一個成千古男神,一個斷子絕孫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