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你所謂的「佛系」,不過是逃避現實的借口罷了

你所謂的「佛系」,不過是逃避現實的借口罷了

最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夜的鋼琴曲二十八 ~淚雨~

 空

丹心嫣然 

00:00/04:18

人性,是否可以改變呢?

這彷彿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正如孟子堅信「人性本善」而荀子堅信「人性本惡」一樣,有那麼一類人堅信人性是與生俱來,不可改變的。只不過他們並不在意人性的本質是善還是惡。

他們堅信「天下烏鴉一般黑」,不論怎麼努力,烏鴉的顏色也無法改變。

一、

但從古至今,人們似乎一直都在努力地去改變烏鴉的顏色,哪怕僅僅讓烏鴉看起來有那麼一點白。

說到這裡,我不由得又瞥了一眼剛剛收起來的《尚書》和《禮記》,突然意識到,原來改變人性的話題,已經持續幾千年了。

雖然不知道三皇五帝是否真的存在,但至少《尚書》和《禮記》中可是記載的十分清楚,人們崇尚堯、舜、禹的德行,在他們的統治下,天下太平,百姓幸福安康。

或許《尚書》和《禮記》最初只是上古時期君王的當官筆記,記錄身為老大每天的所作所為,怎麼管理國家,怎麼祭祀的。但不巧,當這些筆記流傳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卻被人們賦予了非常獨特的邏輯。

那就是古人是這樣做的,天下太平了。現在天下不太平了,那就一定是因為人們不按照古人當年的方式去做。

於是便有了儒家。

儒家把人們強行定義成了烏鴉,而自己卻做了一個努力將烏鴉變白的聖人。

二、

當代社會有這麼一種聲音:「我這人就這樣,改變不了了。」

乍一聽這句話貌似並沒有什麼彆扭的地方,但仔細想想,這句話真是掩蓋自己缺點非常好的一個借口,這個借口理直氣壯,彷彿有了它,我們的缺點變得名正言順了。

我想最初,這樣的自我定義並不會被大家所接受,因為這是一種懶惰,是一種自暴自棄的心理。但或許是因為在這個時代這種聲音太過的普遍,久而久之我們的心變得麻木了,也就習慣了這種聲音,甚至還覺得很有道理。

這就是信仰缺乏的可怕之處。

當自暴自棄可以變得理直氣壯,那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有人說了,這是當代流行的心理狀態,叫做「佛系」。

抱歉,這個鍋,佛可不背。

真正的「佛系」是教你如何正確的認識煩惱、理解痛苦、控制情緒,進而從心底深處煩惱的根源入手,為我們提供一種變得快樂幸福的方法。而不是讓你遠離世事,自暴自棄。

人家的「佛系」是心的修行,而你的「佛系」是逃避現實的借口。

三、

戰國時期的儒生們常常感嘆禮樂崩塌,在那個年代,禮樂是社會思想的核心價值。而禮樂的崩塌恰恰是人們信仰缺乏的最直接表現。

明朝末期,社會上的主流哲學分別是朱熹一派的理學和王陽明一派的心學,雖然觀點不同,但無論哪派思想,都是治世經典。但現實呢?理學門徒成了滿嘴仁義理智信的偽君子,而心學門徒到處打著良知的幌子名正言順的干著違背良知的事。

有句話說的好:「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至今。」我們反觀現代的社會,人們打著「人性不可變」的理由自暴自棄,打著「佛系」的幌子混吃等死。

此情此景,似曾相識否?這跟戰國末期和明朝晚期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人是大樓,那信仰就好比地基,地基崩塌了,樓還能穩穩的立在那裡嗎?

四、

讓我們回到「人性,是否可以改變?」這個話題來。

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儒家聖人們無不努力的給人們灌輸著道德、仁愛的思想,但結局往往是聖人獨善其身,而百姓依舊是百姓。

為什麼呢?因為聖人鼓勵百姓都成為聖人,但百姓真的不知道怎麼成為聖人。

其實古代的聖人,放在今天,應該叫「大師」。唯一的區別就是聖人為了立言,而「大師」是為了賺錢。

可曾有人想過,或許當今社會,人們變得自暴自棄的根源恰恰是那些「大師」為我們指引的種種人生方向。

「大師」們為我們樹立了太多的高大上的典範,我們常常以之為榜樣,但是當我們學著他們的樣子去努力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以至於我們總是間歇性躊躇滿志,間歇性混吃等死,因為「大師」指的路看起來平坦,走起來卻總是「此路不通」,無奈之下人們只得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個合理的借口:「佛系」。

其實人生的修行,就好比種樹。

人人都希望樹木長得又粗又壯枝繁葉茂,但樹木生長的過程我們其實看不見也無法把控。而我們能做到的則是用心的栽培、灌溉,只要用心把握好這些種植的環節,樹木自會成材。

而現代的人們卻恰恰只想著讓自己變好,卻不懂得從平日的點點滴滴上下功夫。這就好比腦子裡想著樹木枝繁葉茂的樣子,卻不去澆水栽培,樹木如何能夠長大。

人人都認為變好需要努力,但卻不知道何為努力。努力不是喝碗雞湯暖暖身子,而是踏踏實實的積累,不可急功近利,不可好高騖遠。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種出滿林的草木,有的人卻養不活一朵普通的花朵,成與不成,不過在於一個方法。

陽明先生曾將我們無法直觀接觸的結果稱作「上達」,比如「孝順「這個模糊的概念。而我們可以把控的過程稱作「下學」,比如「常回家看看」。

對於「上達」和「下學」的關係,陽明先生曾一針見血的指出:「學著只從下學裡用功,自然上達去,不必別尋個上達的工夫。」意思就是我們不要將關注的重點放在最終要變得多好,而是不斷在放在日常的行為細節上下功夫,自會有所結果。

孝順並非想著孝順便真的就是孝順,而是通過現實中的表現來實現孝順。時常將孝順掛在嘴邊的人,往往不過是求得個孝順的名聲,本質並非真的孝順。而真正孝順的人,會不斷的為父母默默的付出。

故而如果想要成為孝順的人,則不應該專註於「孝順」二字,而是專註於通過日常行動讓父母獲得幸福。

所以其實人性並非不可改變,只是改變的方式不那麼直接,我們要懂得著眼當下,踏踏實實的從每一件小事著手,久而久之,人性便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

古人云:「天下之學者,孰不欲一蹴而造聖人之域」,之所以不欲,恰恰因其不能,其實說到底,人性的改變從沒有一蹴而就,所有的改變都需要長期的積累。

這世上最堅固的東西是岩石,岩石歷狂風驟雨自巋然不動,卻穿於滴水。

仔細想來,我們的人性不就是那塊堅固的岩石嗎?

而改變它的,正是那點點滴滴呀。

感謝大家的閱讀,下期預告:

貌似聽過這麼一句話:「我們中國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走完了別的國家50年、甚至上百年走過的進程。」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成功的渠道多了,但機會卻少了。

於是,當成功看起來那麼近在咫尺,伸手去抓卻發現是一片海市蜃樓的時候,夢想破碎的心便滋生出了一種當代社會最普遍的糟粕情緒:浮躁。

下周三晚,阿火為您深度分析當代社會「主流情緒」:浮躁 的前世今生,助您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風破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有一種心境,叫隨遇而安
大數據時代,當再讀陽明心學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