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成我國第一種具有可收放空中加油管的自研國產戰機

殲20成我國第一種具有可收放空中加油管的自研國產戰機

11月13日夜間的央視焦點訪談播出了名為《藍天亮劍 新姿態 新突破》的節目,對雙11空軍節以及中國空軍在本屆珠海航展上的精彩表演進行了總結,並重點介紹了在航展上大出風頭的殲-20隱身戰鬥機,甚至還首次公布了該機收放空中加油探管的照片。

雖然視頻被打了厚碼,但仍能看到位於殲-20前機身右側的加油管和收放機構都為內埋式設計,且都被塗成醒目的黃色,這是官方首次公布殲-20的可收放空中加油探管設計。

從殲-20前機身清晰照片看,該空中加油探管位於座艙前機身稜線上緣,加油管艙門被分為前後兩塊,都為鋸齒隱身外形。前艙門雖然較短,但更寬一些,通過鉸鏈向上張開。後艙門更長更窄,直接固定在加油管上,隨加油管收放而開合。

殲-20開啟加油管時,前艙門首先張開,露出加油管上的加油探頭,在整根加油管向斜上方完全伸展之後,前艙門會關閉以降低對錐套的氣動干擾。加油完畢後,殲-20加油管的收納過程正好相反。

殲-20是第一種具有可收放空中加油管的自研國產戰鬥機,之前的殲-8、殲-10和FC-1安裝的都是固定式空中加油管,在解放軍裝備序列中唯一具有可收放空中加油管的只有「側衛」系列。

與固定式加油管相比,可收放加油管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平時收納後不會增加阻力,也不會遮擋座艙前方視野,對於殲-20來說更重要的是能保持飛機的隱身外形。

焦點訪談展示殲-20空中加油管也證實該機採用的是軟管-錐套式空中加油方式,而不是之前盛傳的硬管式空中加油。硬管式空中加油雖然具有加油流量大,適用於對大型機加油的優點,但一次只能對一架戰鬥機實施加油,而軟管-錐套式空中加油可一次實現對三架戰鬥機的加油,立足我國現有數量不多的轟油-6和伊爾-78加油機,殲-20採用軟管-錐套加油設計是必然的。近日網傳我國正在研製的運-20空中加油型同樣採用軟管-錐套設計。

總師楊偉在焦點訪談中表示殲-20具有突出的遠程打擊能力,說明該機已具有出色的大內油大航程設計,未來雙20合璧後,其遠程作戰能力必將得到進一步發揮。

作者:阿姆斯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報道 的精彩文章:

蘇霍伊總師:蘇-57在彈艙設計上比F-22和F-35更先進
F-35空中加油失敗 單發設計的艦載機要上航母到底有多困難?

TAG:軍武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