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軾很有禪意的一首詞,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晝夢長

蘇軾很有禪意的一首詞,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晝夢長

閑來品一杯清茶,靜享輕煙裊裊;忙時看一眼白雲,感悟禪意悠悠。林清玄曾說,「一個人的心如果澄凈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處處是福地,還有什麼能迷惑我們呢?」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一次無意間看見一首好詩,便特意去拜訪作者,還感悟了很多禪意。

減字木蘭花

宋代 蘇軾

雙龍對起,白甲蒼髯煙雨里。

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晝夢長。

湖風清軟,雙鵲飛來爭噪晚。

翠颭紅輕,時下凌霄百尺英。

西湖邊的藏春塢住著一位僧人,名叫清順,字怡然,生活清苦卻喜歡吟詩,而且多佳句。蘇軾在杭州做郡守時,有一次游西湖僧舍,壁間見題著一首小詩:「竹暗不通日,泉聲落如雨。春風自有期,桃李亂深塢。」先生感到很好奇,於是有人就告以錢塘僧清順者,蘇軾當即就想去拜訪。

藏春塢門前有兩棵古松樹,樹上有凌霄花攀援,清順常在白天躺卧在松樹下。蘇軾有一天屏退隨從專門去拜訪他,看見那裡松風騷然,很是清靜,頓時覺得精神為之一振,於是就與僧人攀談起來。清順指著落花,示意他去描寫它,蘇軾略加思索,就創作了這首詞。

東坡愛和僧人交往,喜歡談禪說法,這首詞既是應和尚的請求而作,必然透露出禪機。蘇軾在詞作中寫道,寺廟的庭院中有兩株古松衝天而起,彷彿銅枝鐵干,屈伸偃仰;又如白甲蒼髯的兩條巨龍,張牙舞爪,在煙雨中飛騰。

樹榦上攀援的凌霄花,開滿了金紅色的花朵,掩映在墨綠蒼翠之間,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濃蔭下一位僧人躺在竹床上,正清閑地小憩。詞人乍見古松,就產生龍的聯想,恍惚中似見雙龍在風雨中翻騰。「雙龍對起」,起筆便有拔地千尋、突兀凌雲之勢。

湖上吹來清軟的風,如此溫柔多情,不知是怕吹醒了幽人,還是憐惜嬌嫩的凌霄花。一對喜鵲,飛到樹上,嘰嘰喳喳地爭吵些什麼呢?但樹安靜,花自香,幽人也入夢。

人世的紛爭更能顯出佛門的超脫,鳥兒的鳴叫更能顯示境界的幽靜。微風摩挲,青翠的松枝盡情伸展,凌霄花兒嫵媚顫動。在濃綠的枝葉之中,忽然一點金紅,輕飄飄、慢悠悠地離開枝蔓,安然無聲。如此境界,真令人神清氣爽,思慮頓消,整個身心都融化在一片無我、無思,純任自然、天機自運的恬淡之中。

先生的筆法靈活多樣,「雙龍對起」的動勢,與「疏影微香」的靜態形成鮮明的對比;「雙鵲飛來爭噪晚」和「時下凌霄百尺英」形成強烈對照。在對立的和諧中,詞人創造出了一種超然物外、虛靜清空的藝術境界。

僧人說,「竹暗不通日,泉聲落如雨」,以動襯靜,使人倍感寺院的清寂幽遠。而後兩句「春風自有期,桃李亂深塢」,以一個「亂」字將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表現得疊彩紛呈,一個「深」字又將山塢的幽邃進一步強化。僧人含蓄地寫出了自己的心境,雖然塵世間紛紛擾擾,他卻能安然地在此靜坐修行。

蘇軾當然深悟禪理,也看懂了詩中的禪意,所以他說,「翠颭紅輕,時下凌霄百尺英」,因為閑,故能傾聽到花兒飄落;因為靜,方才感受到寺院的寂曠。樹風花鳥自由自在,了無交涉,晝夢的幽人似乎也融化在自然之中。青青松柏,皆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每個人都是塵世的過客,一場雲煙,一種幻覺。當心沉靜於阡陌的歲月,禪就是共賞一杯茗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柳永描寫離別的一首詞,淚流瓊臉,梨花一枝春帶雨
吳承恩一首詩描寫行舟,全文無一個舟字,卻句句烘托氛圍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