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下個月鳳凰城見!Waymo 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即將上線

下個月鳳凰城見!Waymo 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即將上線

下個月鳳凰城見!Waymo 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即將上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雷鋒網按:幾個星期之後,人類就將邁入新時代的大門——因為 Waymo 的付費打車服務將於今年 12 月在鳳凰城上線了。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全球首個商業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將於今年 12 月月初正式上線。更令人驚訝的是,Waymo 這次要直接和 Uber、Lyft 兩大打車巨頭競爭。此外,卧薪嘗膽 10 年的 Waymo 還為這一服務準備了一個全新品牌。

但在官方正式公布消息之前,Waymo 自動駕駛打車服務的品牌依然處於嚴密保護之中。

「Waymo 的自動駕駛研發進行了快 10 年,安全是我們一切努力的核心。」Waymo 在一份聲明中寫道。不過,關於自動駕駛打車服務的品牌和上線時間,Waymo 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

對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這是個重要的里程碑,但它還算不上「打開開關」的時刻。

消息人士稱,一向不愛張揚的 Waymo 並不准備舉辦大型發布會,而且近期打車專用的 App 也不會在應用商店上線。相反,Waymo 選擇低調開場,到時最多會有幾百人參加在鳳凰城郊區的活動,而其服務也被限定在大約 100 平方英里的範圍內。

據雷鋒網新智駕(微信:AI-Drive)了解,第一批乘客會從 Waymo 的「老熟人」中挑選,他們參加 Waymo 的「Early Riders」體驗項目已經一年多(共計 400 個家庭)。

進入新的服務框架後,保密協議會喪失對這些乘客的約束效力,到時他們就能大談自己的乘車體驗,在車裡瘋狂自拍或者帶著媒體人士上車體驗(看來 Waymo 對自家服務信心十足)。

隨著車隊車輛的增加,Waymo 還會適當接納更多新顧客,以平衡打車供需。

Waymo 商業打車服務的上線也意味著罩在這個神秘項目頭上的面紗會被徹底揭開,大眾對於自動駕駛技術的了解也會進一步加深。

自動駕駛汽車蓄勢待發

下個月鳳凰城見!Waymo 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即將上線

Waymo 已經累積了 1000 萬英里的測試里程(2016 年 12 月分拆並更名為 Waymo)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Waymo 有自己的優勢。

首先,沒人會質疑它用十年時間搭建起的可信度;

其次,經過長期磨合的車輛網路、保養倉庫和支援服務也足夠穩健,有能力吸引 Uber 和 Lyft 的顧客;

最後,先發優勢還為 Waymo 的打車服務拿到了摩根斯坦利分析師 800 億美元的超高估值,而後者給出這個估值時 Waymo 的服務還未上線。

除了打車服務,摩根斯坦利還給 Waymo 未來即將開展的自動駕駛卡車與技術授權業務估值 960 億美元。也就是說,Waymo 的身價幾乎已經相當於母公司的五分之一。

消息人士還透露,12 月份發布的新品牌是 Waymo 打車應用的專屬,Waymo 會著力突出它與其他打車服務的差異性。

當然,Waymo 的先發優勢並非不可超越。通用明年就會跟上腳步,而特斯拉、戴姆勒、大眾等廠商也在籌劃類似服務,大家對自動駕駛的未來都有自己的考量,最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12 月 Waymo 能玩出什麼「新花樣」?

雖說 Waymo 第一個拿到了加州全自動駕駛測試執照,但在商業服務上,還不敢上來就玩「大撒把」。車隊在鳳凰城郊區上線後,一些車輛會配有安全司機,他們不但能緩解用戶的緊張情緒,還能在關鍵時刻掌控車輛。

Waymo 遞交給加州監管部門的測試數據也顯示,那些「暴改」的 Pacifica 其實超過 99.9% 的時間都處在自動駕駛狀態。

消息人士還表示,一些參與 Early Riders 項目的志願者並不會被轉入新的商業服務框架,他們依然可以免費乘車,幫助 Waymo 測試新功能並反饋相關問題。舉例來說,他們坐上「空無一人」測試車的幾率會越來越高。

未來,Waymo 會逐步將自動駕駛的「種子」灑向全美各大城市區域,隨後推向國際市場。

由於要保證良好的用戶體驗並避免惡性事故發生(一旦發生事故,恐怕項目推進就要延後很多年),Waymo 必須慎之又慎,因此這個過程肯定沉重又緩慢。

此外,要想讓自家服務成為像 Uber 或 Lyft 那樣家喻戶曉的品牌,Waymo 必須詳細丈量每一寸道路,而這一切都是時間堆出來的。

Waymo 謹慎的龜速前進可不受特斯拉待見。Elon Musk 要做狂奔的野兔,最近接受採訪時他甚至直接表示其他廠商都是「渣渣」,特斯拉明年一個推送就能讓旗下數十萬輛車自動駕駛化。

當然,經常玩跳票的 Musk 到底有幾分可信度誰也說不清,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Waymo 就要在特斯拉後院點火了,畢竟它已經拿到了加州的全自動駕駛測試執照,下一步就是複製鳳凰城的經驗,在加州推 Early Riders 項目,繼而上線商業打車服務。

除了加入早、車輛多,Waymo 的領先優勢還能通過其他方法來量化。

在加州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需要定期上交測試報告,結果顯示,Waymo 確實大幅領先各路競爭對手,其自動駕駛系統的「脫離」頻率比其他公司要低得多。

下個月鳳凰城見!Waymo 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即將上線

Waymo 駕駛員介入的頻率更低

打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貴嗎?

在價格模型方面,Waymo 確實是新手。

眼下,Waymo 的主要目標是如何安全的擴大車隊規模,而非賺錢。服務上線初期,Waymo 會定一個相當有競爭力的價格,以便從 Uber 和 Lyft 手裡搶客戶。

今年 7 月,有媒體曾見到過開發中的 Waymo 打車應用,其用戶界面與谷歌的導航應用類似,但加入了其它打車應用的功能。

不過,Waymo 的打車價格並非一成不變,隨著項目的深入,Waymo 也會對其進行調整。如果未來徹底取消安全司機的同時, Waymo 還能找到車內娛樂和廣告的變現方案,打車價格還會繼續降低。

自動駕駛汽車真的來了嗎?

今年 7 月有媒體拜訪 Waymo 鳳凰城倉庫時,那裡剛剛經歷過一場大擴建,其佔地面積已達 7 萬平方英尺。倉庫里調度員正繁忙的指揮著數百輛車,同時每周都有新車加入。

有人會說,這不過是 Waymo 十年卧薪嘗膽後再正常不過的步伐罷了。畢竟,安全駕駛員還在,服務也並非面向所有市民,而且其運營範圍相當有限,想真正盈利恐怕更是得再等幾年。

不過,Waymo 可沒有那麼消極,它已經大手筆訂購了 8.2 萬輛新車,雄心勃勃的要在未來幾年做出一番成績。

幾十年來我們都在發問,「汽車什麼時候能學會自動駕駛」?這個問題現在可以告一段落了。下一步我們要問的問題是:「我們什麼時候能真正用上自動駕駛汽車」?

雷鋒網推薦閱讀:

特斯拉 vs Waymo:到底誰才是自動駕駛行業的頭號種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vivo X23發布:雙渦輪引擎是亮點,Jovi物聯成驚喜
谷歌最強 NLP 模型 BERT 解讀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