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亦潔的青衣人生:過去的,只是一個過程

李亦潔的青衣人生:過去的,只是一個過程

上周日《戲碼頭》的舞台上迎來了梅派青衣——"最美西施"李亦潔。李亦潔的表演深得「梅派」精髓,精美的扮相、婀娜的身姿,都將梅派最大特點——「美」,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主持人白燕升在現場直呼:這就是西施啊!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李亦潔這朵艷麗綻放的「梅派」梅花,從學藝開始,一路與汗水、淚水相伴。在接受採訪時,回憶起三十餘年的藝術生涯,她坦言有兩件事,是很幸運的:一個是拜杜近芳為師、另一個就是出演現代戲《青衣》!

一出《白蛇傳》 牽起師徒情

那一年,李亦潔接到了一個電話,是遠在北京的梅蘭芳先生弟子杜近芳打來的,想讓她給京劇《白蛇傳》音配像。用「受寵若驚」來形容李亦潔當時的心情再合適不過,「我簡直不敢相信,我既不是杜老師的學生,又不在北京,怎麼可能呢!那時,我還傻傻地問老師:您是怎麼知道我的」。

原來,杜近芳在電視上看過李亦潔演出的《天女散花》,覺著這位「梅派」青衣「有仙氣兒」,便下定決心讓李亦潔為《白蛇傳》音配像,與李亦潔搭檔、飾演許仙的正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的愛子李寶春。

之所以這麼選角,是因為杜近芳與李少春聯袂演繹過《白蛇傳》,並廣受好評。因為一出《白蛇傳》,李亦潔與杜近芳先生結下了不解之緣,2006年,李亦潔正式拜杜近芳為師。

奪梅後再出發 譜寫青衣人生

畢飛宇的小說《青衣》里有這麼一句詞兒:一個人學會了緬懷,必然意味著某一種東西走到了盡頭。

李亦潔從骨子裡認同這句話,所以在獲得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之後,她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一勞永逸,而是作品迭出:《項羽》《如姬》《太真外傳》《西施歸越》《飄逸的紅紗巾》《青衣》……

無論是新編戲還是現代戲,又或是此次在《戲碼頭》舞台上演唱的「梅派」經典《西施》片段,李亦潔以百變的舞台形象展示出國粹藝術永恆的魅力。

「人得有規劃,即便最後達不到,起碼咱朝那個方向努力了」

「獎項和榮譽,只是對你過去的一種肯定,它不能代表你的未來,更何況藝術是沒有盡頭的」

「我得感謝我的愛人」

……

提起愛人嚴陣,她的臉上笑容滿面。嚴陣是一位知名的京劇老生演員,從舞台主角到幕後軍師,嚴陣身份的轉換,給予了李亦潔更多的關愛:「《青衣》的排演,他(嚴陣)的功勞最大」。

這部根據畢飛宇同名小說改編的現代京劇,一經上演,便引起關注,廣獲好評。

《青衣》演出了很多場,最讓李亦潔記憶猶新的是在北京大學的兩場演出。「原來想著,到北大就是公益演出,組織一下學生觀看就可以了」,這樣的想法似乎是大多戲曲人的真實內心。誰料學校一位老師的「反駁」,竟讓李亦潔看到了傳統藝術的希望,「老師說,必須得售票演出,培養觀眾就要從買票看戲開始」。

儘管認同這類說法,但傳統戲曲長久以來的諸多現狀還是讓李亦潔心裡忐忑不已,「兩千個座位,第一場只坐了五六成,第二場全滿」。

《青衣》中的女主角,卸下濃墨重彩的妝容,也是像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喜怒哀樂,一樣都少不了,「各行各業不都一樣嗎?京劇是古老的,可它也得與時俱進,觀照到現當代生活,距離近了,才會有共鳴。當然,前提是你的作品首先得有戲」。

小說《青衣》里還有一句詞兒:藝術說到底都是一種恰如其分的分寸。

在《戲碼頭》,李亦潔暢想著未來五到十年的規劃,分寸而行。年底,一部全新的現代戲《太真外傳》將搬上舞台,精彩值得期待!

過去的,只是一個過程。是對汗水的肯定,不應該用來緬懷。

未來,更不是用來暢想和展望的,而應該在牢固的地基上,不斷搭建新高度!

讓我們期待李亦潔這位「梅派青衣」更大的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二十年不解之緣 白燕升情牽《戲碼頭》
馬莉莉:三十五年前,曹禺來看我的《日出》……

TAG:大揭秘 |